雷俊华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云南 昆明 650031)
胎盘早剥指的是在分娩期或妊娠20周之后,产生位置正常的胎盘在胎儿被娩出之前,子宫壁全部或者部分发生剥离,据数据统计发现,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9%~1.29%[1]。因为胎盘早剥的进展速度比较快,起病极为隐匿,临床症状普遍比较重,且剥离程度不同也会造成患者比较大的临床差异,若未及时进行处理,就会直接威胁到母婴的生命。胎盘早剥会造成羊水栓塞、失血性休克、肾衰竭以及产后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的结局一般比较差[2]。因而,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超声是诊断胎盘早剥患者的主要诊断手段,为了提高超声诊断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经病理证实为胎盘早剥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1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图像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10例胎盘早剥患者,纳入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均自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1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基本资料如下:年龄最大患者41岁,年龄最小患者2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65±3.25)岁;孕周在33~41周之间,患者的平均孕周为(37.71±2.19)周;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76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周≤37周25例,孕周≥37周85例。
本研究中的110例胎盘早剥患者均采取GE-8型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在检查开展前,告知患者保持平卧位,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检查项目,重点检测其羊水量、胎儿的脐血流,并且认真观察胎儿的脏器发育情况,常规检查胎儿身体的各个部位是否出现异常。全面、认真地检查胎盘早剥患者胎盘的形态、厚度、位置、边缘回声、附着处回声以及胎盘实质等情况。然后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仔细检查以及观察胎盘早剥患者的胎盘中、胎盘边缘的血流信号、可疑区域以及基底部位的血流信号情况,检测胎儿的心率以及孕妇脐带游离段脐动脉的S/D值,并且对患者的声像图进行拍照,然后把声像图保存到工作站的档案中。
(1)对轻型胎盘早剥患者、中重型胎盘早剥患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
(2)对11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11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胎盘早剥97例,漏诊13例,诊断符合率为88.18%(97/110),中重型胎盘早剥诊断符合率94.23%(49/52),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符合率82.76%(48/58)(P<0.05)。
胎盘早剥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胎盘局部或大部分呈团状异常增厚、胎盘后血肿、胎盘边缘血肿、羊水内团块状稍高回声等。
胎盘早剥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无间歇的宫缩,比较持续性的腹部疼痛,胎心率明显减慢或甚至消失,大量的阴道出血,子宫出现高张力的表现状态,宫底明显增高[3]。胎盘早剥一旦发病能造成产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出血和休克等,直接危及母婴的生命,围生儿的死亡率甚至可以高达20%~35%。目前已知的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的原因包括:①外伤是造成胎盘早剥的一个重要诱因;②慢性高血压病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③其他的因素如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和脐带过短等由于处理不当而造成胎盘早剥。胎盘早剥的临产分类包括隐形剥离、混合型剥离和显性剥离。超声是一种便捷、无创和诊断率高的检查手段,可以直观地观察胎盘早剥的各种临床声像特点,快速提示早剥的范围、位置以及严重程度[4]。
胎盘早剥比较典型的超声检查声像图特征如下:胎盘的厚度显著增加,胎盘的形态也会出现变化,且胎盘内部的回声强弱不等,比较杂乱,其绒毛板会显著凸向羊膜腔,胎儿表现出受压的征象,子宫壁与出现增厚的胎盘基底部的分界极为不清楚[5-6]。本研究结果发现,中重型胎盘早剥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符合率(P<0.05)。表明超声检查对中重度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是目前诊断胎盘早剥的主要诊断方式,在中重度胎盘早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有助于提高母婴预后,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