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在肺隔离症中的应用价值

2019-12-10 10:22:19周海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内型后处理供血

周海龙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第二医院放射科 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所谓的肺隔离症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先天性肺部发育畸形,通常是由体循环动脉供血部分发生异常,从而使该部分组织形成囊肿,同时这部分组织又与支气管相通,从而对患者造成反复局部感染,在不相通的时候则不会有任何不良症状。因此,该病又被称为支气管肺隔离症。该病在临床中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异常动脉供血,需要采用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的方式进行治疗[1]。在对肺隔离症患者的检查中,通常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检查。通过对肺隔离症患者进行CT常规扫描检查后的处理技术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肺隔离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9.67±7.29)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咳嗽、咯痰、咯血以及发热,其中包括3例无症状表现通过体检发现的患者。

1.2 检查方式

对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检查:采用东软128层全身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患者选取仰卧位,在患者屏气时对患者整个胸腔进行全面扫描,扫描位置为患者整个肺部。在对患者进行原始数据扫描时扫描厚度为1mm,扫描之间间距1mm,重建层厚度为3mm;对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

1.3 图像分析处理

对患者完成扫描检查后,将患者扫描原始数据上传至AVW工作站,并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技术(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处理技术对书籍进行分析处理。同时采用3名专业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数据进行共同分析,并对其影响特征等信息进行记录。

患者均通过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并通过手术对患者进行病理确诊,以手术确诊的病理结果为对比依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病变部位以及类型区分

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显示,检测出的患者肺部病变情况如下:左下肺病变患者共25例(58.14%),右下肺病变患者共18例(41.86%)。其中有14例患者为肺叶外型(32.56%)、其中29例患者为肺叶内型(67.44%)。本次检查结果与影响处理分析后的结果相同;本次检查结果与对患者进行手术病理确诊的检查结果相同。

2.2 CT扫描诊断的准确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CT单纯平扫检查,对患者进行病情确诊例数为32例,诊断准确率为(74.42%);采用CT单纯平扫联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例数为41例,诊断准确率为(95.35%),其中有1例患者被误诊为肺气肿,1例被误诊为肺癌患者。

2.3 CT扫描下的表现

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患者病灶表现为最小病灶大小2.1cm×1.4cm×2.4cm,患者最大病灶为7.6cm×5.2cm×7.2cm,其中有17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囊肿,其CT值为7~13Hu,并且病灶密度较为均匀,边缘较为光整;其中16例患者检查结果为实性肿块,其CT值为37~59Hu,在16例实性肿块中,有4例病灶通过影像检测表现为边缘光整,2例边缘欠光整;3例患者病灶分布较为均匀、其中有2例病灶出现空洞影,1例出现钙化影。还有3例病灶通过影像分析表现为炎症状斑片影,并且病灶边缘模糊,密度分布不匀。经过图像处理后显示,以上病灶均源于主动脉的异常供血动脉进入病灶内或包绕病灶所引起。

3 讨论

肺隔离症属于一种极为罕见的先天性畸形,是由患者体内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部分组织出现变异而形成囊性肿块,这部分组织可与患者的气管相通,从而造成患者局部反复感染的情况,若是未与气管相通,则不会出现任何症状。非隔离症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胎儿在母体中进行肺发育时,院士主动脉与原始肺相互连接的血管并未退化,从而导致血流因压力较高而对肺部分局域造成压迫,对肺部的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导致该区域发生囊性变与纤维性变,从而造成肺隔离症的形成。肺隔离症通常被分为叶内型与叶外型两种,叶内型肺隔离症与人体正常肺功能组织被一同包裹于胸膜下,有着极为密切的解剖关系,并与患者肺部支气管相通;而叶外型则属于单独包裹于异常胸膜之下,并无其他症状,但有极大可能与其他组织发生畸形[2]。

肺隔离症在临床中的症状可主要分为三个大类:首先为呼吸道症状,该症状主要发生于叶内型肺隔离症中,类型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通常表现为肺部感染、咳嗽、咯痰以及咯血等情况反复发生;其次为无明显症状,该情况通常发生于叶外型肺隔离症患者,通过对其进行CT检查,在胸片的表现为肺内出现明显的肿块影;最后为心血管症状,这种症状在临床中极为少见,主要表现为肺隔离症供血血管对血液造成分流,从而导致患者心力衰竭的情况[3-7]。

在临床中对肺隔离症患者进行检查,大多采用以下方式进行:首先,肺隔离症患者若是出现感染时,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会大幅度提升,因此对患者白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定。其次对患者采用胸部X线检查的方式来进行诊断。肺隔离症患者在X线诊断下,通常会表现出密度增强却极为不均匀的阴影,部分阴影边界清楚,呈现出分叶状,部分伴有囊状扩张影。若是合并肺炎患者,在隔离肺组织与邻近正常的肺组织时,会出现肺部炎症浸润影等。在对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大多数患者都是由患者胸腔内的降主动脉分支异常供血导致,还有小部分为腹腔动脉异常分支导致。此外,还包括有肋间动脉、锁骨动脉以及心包动脉等等,根据医学界对肺隔离症患者的研究指出,还曾发现1例极为罕见的冠状动脉异常供血。

综上所述,在对肺隔离症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患者的诊断中,具有更佳的诊断效果,相对于单独采用CT平扫对患者进行诊断来说,联合后处理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具有更高的确证率,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内型后处理供血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甲状腺浸润性微小癌包膜内型与非包膜内型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比较分析
辣语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能源(2018年10期)2018-12-08 08:02:48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能源(2016年10期)2016-02-28 11:33:30
立体选择性合成内型N-Boc-N-去甲托品醇
合成化学(2015年10期)2016-01-17 08:56:07
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内型错构瘤2例
河北医药(2015年13期)2015-11-13 06:20:06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中成药(2014年11期)2014-02-28 22: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