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背景下降低企业成本研究

2019-12-10 04:42:04王笑兰州财经大学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管理者

■王笑(兰州财经大学)

在2015 年11 月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要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将工作重心放在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这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发生重要调整。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活动中的两大主要因素,没有供给只有需求,会导致通货膨胀,恶意囤货,物价上涨;没有需求只有供给,会造成产品积压,资源浪费。供给和需求只有相辅相成均衡发展才能长远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一、供需关系现状分析

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消费,投资和出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三驾马车”功不可没,但随着供需关系的失衡,“三驾马车”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甚至逐渐失灵。当前我国供需关系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供给的低效率抑制了有效需求造成了“消费马车”的失灵

我国人均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逐年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日渐提升,但在某些行业,低效率的供给抑制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导致虽然有大量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房地产企业有大量的商品房,但因为高昂的价格,导致人们虽然有很多的住房需求,但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住房,导致住房积压。显然,通过单纯的刺激需求并不能缓解该问题。

(二)有供给无需求造成了“投资马车”的失灵

近年来,政府的投资方向大多为铁路,公路,钢铁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但这些领域所对应的市场已经逐年饱和,相应的企业往往产能过剩,当政府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后,其产能过剩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同时这些企业往往对环境有着较大的危害,政府的投资更加加剧了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其次,政府的资金是有限的,将资金投资于上述企业后,政府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去投资那些真正缺少资金的企业。

(三)有需求无供给造成了“出口马车”的失灵

我国消费者正经历从过去看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到如今更看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的转变,但很多企业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仍在大量生产低价格低质量的产品。这就导致我国消费者往往更青睐于国外的产品,进口的需求增加,而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由于质量问题缺乏竞争优势,导致出口量逐年下降,产品的进口远大于出口。

二、三驾马车失灵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

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指企业为了遵循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这些成本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无法降低。我国制度性交易成本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由于复杂的审批程序导致的显性制度性交易成本。在办理一些必要手续时,企业往往对办理流程不够了解,导致企业办理人员要多次在各个部门之间往返,同时一些审批手续办理时间长,可能会导致企业耽误最佳时间,造成损失。这些都是因为我国审批程序环节复杂,各个层级之间没有明确的责任关系导致的。第二种是由于政府制度改革所导致的隐性制度性交易成本。最近几年随着政府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从表面上看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但有些地方政府通过提高办理程序的门槛,变相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或者将削减后的项目费用转移到一些中介机构,使得企业在办理审批手续时需要向这些中介机构缴纳费用。这就造成了虽然看起来企业需要向政府缴纳的费用降低,但企业实际负担的费用仍然不变甚至有所上升。企业实际负担加重,成本上升,那么企业为了盈利与发展,就势必会将成本转移到产品上,导致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企业的产品。

(二)融资成本过高

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和融资市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使得银行和政府在进行投资时往往非常谨慎,更喜欢投资大型企业。同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政府的投资更倾向于国有企业,这就导致政府有限的资金往往投资于已经产能过剩不需要增加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而真正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往往只能通过私募基金、担保公司等形式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这些资金普遍利率较高,大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即使有银行愿意提供资金给中小企业,但为了控制风险,设置了复杂的保险措施,企业为了获得资金将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这也导致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上升。

(三)机制成本过高

机制成本是指因为企业落后的管理制度或者企业管理者落后的管理思想导致的企业出现各种问题增加的额外成本,这种问题在中小企业中尤为明显。机制成本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集权化严重,企业管理者往往盲目自信,认为企业能够有所成就都是自己的功劳,特别是一些有所规模的企业,企业管理者更是认为自己足以应对任何市场变化,导致企业错过发展机遇或是造成重大损失。第二是人才缺乏,管理者对员工没有太多感情,认为两者之间只有合同关系,导致员工有机会便跳槽,增加了企业人力成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有些中小企业通过制造以价格为优势的产品打开市场来获取利润;但当市场发生变化,消费者开始重视产品质量时,这些企业并没有敏锐的发现这些改变,依然大量生产低质量产品,这些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消费者更青睐于外国产品,纷纷进口国外高质量产品,使得我国产品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

三、政府和企业应该合力降低成本,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降低制度成本

政府应该以职能转变为核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资格认定与审批环节,做换位思考,最大限度缩短企业的审批流程,避免企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同时税务部门应该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发展负担,推进多元化税务服务,减少人工成本,使得企业整体成本降低,从而使产品价格降低,让消费者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需要的产品。这将提高供给效率,缓和供需的不平衡。

(二)完善市场机制,降低投融资成本

首先政府应该推动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对企业信用进行评价,分类和使用,当政府有资金想要投资时,可以根据已经建立的评价体系对企业的信用进行评价,挑选信用良好的企业进行投资。这不仅降低了政府的投资风险,也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同时政府应该出面消除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歧视,简化银行的贷款审批程序,降低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难度。

(三)转变思想观念,降低机制成本

企业管理者应该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听取员工的意见,避免企业成为自己的“一言堂”,这也有助于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企业管理者也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不断更新和完善现有的企业规章制度,降低因企业内部制度漏洞而造成的额外成本。企业还应该及时观察市场动态,注重与顾客的交流,了解市场需求与顾客的心理,针对性的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将眼光迈向国际,提高产品出口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面对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所进行的一项伟大的战略创新转型,它转变了过去依赖“三驾马车”的经济增长模式,转而将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了供给侧上。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供给效率与供给质量,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

猜你喜欢
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管理者
企业管理者纵论品牌建设
中国石化(2022年5期)2022-06-10 06:38:44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 15:53:19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智富时代(2018年7期)2018-09-03 03:47:26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西藏研究(2018年3期)2018-08-27 01:06:10
中国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调查研究
企业文明(2018年2期)2018-03-30 11:29:36
试述腐败滋生的制度性缺陷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企业管理者要为社会奉献正能量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49:42
制度性退出是引“才”政策的进步
学校共同体:制度性的公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