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导致的断奶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2019-12-10 09:55:16刘龙英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肿病圈舍断奶

刘龙英

(山东省博兴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滨州 256500)

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肠毒血症,是养猪业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损害了养殖者的经济利益,给养猪业的健康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通常该病发病急,病程短,断奶前后的仔猪更容易感染发病,发病后一般只在个别猪群内流行。本文总结了一例典型的因应激导致的仔猪水肿病的诊治,并对如何避免断奶仔猪的发病进行概括总结,旨在为养殖过程中预防仔猪水肿病提供科学依据。

1 发病情况

2017年10月当地某小型养猪户出现疑似断奶仔猪水肿病的疫情,养殖户口述养殖场内两窝断奶约一星期左右的仔猪突然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废绝、步态蹒跚、腹泻、眼结膜潮红等临床症状,有的病猪伴随四肢运动障碍、角弓反张等间歇性神经症状,部分病猪口吐白沫、叫声嘶哑,捕捉时反应非常敏感。发病后快速死亡,病初1~2d 内已经死亡4 头,随后发病和死亡仔猪陆续增多,发病初期使用抗菌消炎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求诊时已有7 头仔猪死亡。经现场走访发现该养殖场管理较为正规,并且定期实施免疫计划,鉴于此次疫情发病对象均为断奶后仔猪,且临床表现与仔猪水肿病相符,故初步诊断为仔猪水肿病,但因仔猪水肿病易于与其他猪病如猪链球病等细菌病相似,为避免误诊,应进行深入研究。

2 病例剖检

将濒死期病猪2 头进行临床检查及剖检,可见全身大部分器官出现水肿充血等表现,集中体现在病死猪颜面部及上下眼睑等多个部位呈灰白色凉粉样水肿,胃壁充血水肿增厚,其中胃黏膜贲门区水肿最为严重,胃内充满食物,且内容物气味酸臭;全身淋巴结充血肿大,淋巴液增多;小肠黏膜弥漫性出血,内容物较少,肠系膜呈凉粉样水肿,喉、肺、胆囊等轻度水肿,胸腔有微黄色浆液,心脏内外膜有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

无菌条件下用棉拭子采集病死猪的肠系膜淋巴结、胃肠内容物等组织病料,将病料分别接种到新配制的麦康凯琼脂培养基和含5%血清的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可见粉红色、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的溶血菌落,在5%血清的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上出现灰白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圆形的均一菌落。将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显示分离菌为中等大小、有鞭毛、两端浓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与致病菌大肠杆菌的形态特征一致。

4 诊治

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等最终确诊为仔猪水肿病。目前仔猪水肿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确诊后首先将病猪隔离饲养,整个圈舍喷洒2.5%的氢氧化钠进行彻底消毒,连续消毒7d。对其他仔猪加强护理,控制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饲喂合理的饲料,提高抗病能力,以此降低新的病死情况的发生;并根据对症治疗的原则,将消肿、抗过敏及抑菌同步进行,对症状较轻的病猪肌内注射复方磺胺嘧啶钠0.2mL/ (kg·bw),2 次/d,连用5d。对于心力衰竭的重症仔猪,使用强心利尿类的药物来减轻心脏的压力,加快病猪体内水肿液的排出,进而促进病猪康复;同时在饲料中添加适量多维和磺胺嘧啶钠对健康猪群进行预防,连续添加5d。联合用药及对症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近一星期的治疗,病猪逐渐好转,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再无新病死猪出现。

5 病因分析及预防

该养殖场虽然规模不大,但饲养管理还是比较正规,平时很注意圈舍内外卫生清洁,并制定了合理的免疫计划和消毒计划。鉴于此次发病猪多为断奶7d 左右的仔猪,并且发病时当地气温骤降,结合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与断奶、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相关,故此次仔猪水肿病为双因素应激导致。仔猪水肿病病原为条件性致病菌,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当天气骤变、断奶转群、圈舍温湿度过高、精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或饲料单一等诱因下,极易使仔猪胃肠功能发生紊乱,进而破坏胃肠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致病性大肠杆菌大量繁殖后产生肠毒素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通常营养良好、体质健硕的仔猪易于发病。

仔猪水肿病是猪场断奶仔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阻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缺乏有效的仔猪水肿病疫苗,因此提前预防是防治仔猪水肿病的关键。在日常饲养时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控制适宜的饲养密度,圈舍定期消毒,每天通风换气,尽量减少应激反应的发生,避免突然断奶和更换饲料。加强仔猪尤其是断奶仔猪的护理,保证日粮结构的多样化,适量添加优质的青绿饲料及补充其他营养物质如VE 和微量元素硒等,通常VE 可按照0.2g/kg 剂量补充,微量元素硒的补充量为0.3mg/kg。同时注意仔猪缺铁性贫血,贫血也可导致水肿病的发生,故仔猪应及时补充铁元素。通常7日龄左右的仔猪可饲喂代乳料混合少量的植物蛋白的日粮来提升仔猪对断奶的适应能力。断奶初期仔猪采用少食多餐的饲养制度,断奶后可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柠檬酸来提高仔猪胃内酸度,不仅有助于提高消化酶的活性,还可以抑制病原菌大肠埃希氏杆菌的繁殖,进而有效地控制仔猪水肿病或其他细菌类疾病的发生。此外断奶前后进行仔猪驱虫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避免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水肿病圈舍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饲料(2016年4期)2016-12-01 03:43:18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4期)2016-02-28 18:42:28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
猪业科学(2015年10期)2015-01-25 07:14:18
适用于地面平养的可防暑降温的禽类圈舍
家禽科学(2014年11期)2014-04-29 00:44:03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