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丽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功能科 上海 201800)
腱鞘囊肿是一种发生于关节部位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韧带、关节囊及腱鞘中结缔组织退变引发的疾病。腱鞘囊肿多见于女性,发病部位呈圆形肿块,有酸痛感,若未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活动功能障[1]碍。因此,早诊断、早治疗腱鞘囊肿至关重要。近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成像的清晰度越来越高,在骨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为进一步明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腱鞘囊肿诊断中的效果,选择49例进行高频彩超检查的疑似腱鞘囊肿患者展开研究。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疑似腱鞘囊肿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31例、男性18例,年龄在27~65岁,平均年龄(42.52±6.14)岁,患者的足部、腕部、手部等部位有局部的肿块,肿块出现时间2个月~1.5年,平均(10.52±2.08)个月,且其中手部、腕部肿块39例、足部肿块10例。上述患者均在术前自愿接受高频彩超检查,且最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应用Phillips 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频率选择6.0~10.0MHz。首先将存在肿块的手部、足部放在合适的位置,以使检查部位充分暴露,随后在肿块表面和探头的顶端涂抹耦合剂,以纵切、横切面对受检部位进行扫查,观察并记录肿块的数量、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包膜情况、质地、与周围组织(韧带、肌腱、关节)的关系等情况。然后,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模式扫描察看肿块内部、周围组织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扫查过程中,需与健侧肢体作对照。
49例疑似腱鞘囊肿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腱鞘囊肿的有46例。而高频彩超检出45例腱鞘囊肿,其中44例经病理确诊,其诊断准确率95.65%(44/46),误诊率2.22%(1/45)。
高频彩超确诊的44例腱鞘囊肿患者中,囊性肿块最小直径为7×5mm,肿块最大直径为2.5×1.7cm。同时,44例腱鞘囊肿中单发囊肿40例(90.91%),形态规则38例(86.36%),边界清晰37例(84.09%),见包膜回声43例(97.73%),35例(79.55%)囊内透声良好,32例(72.73%)囊性肿块后方回声增强。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发现,44例(100.0%)囊性肿块的内部均无血流信号。
在临床上,腱鞘囊肿是手足小关节外滑液囊疝和腱鞘内结缔组织粘液性囊肿的统称,主要由由蒂部、囊壁、囊液构成。该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生与过度使用或反复损伤导致结缔组织出现黏液样退行性病变有关[2]。对于本病的诊断,以往主要是依靠患者的主诉以及医生的触诊进行综合诊断,但此方法主观性太强,极易漏诊、误诊,尤其是对于体积较小的囊肿,体格检查难以触及到囊性肿块。
近年,随着超声技术不断提升,高频彩超在骨关节、软组织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可清楚显示关节周围的肌肉、软组织、韧带形态结构以及血流分布情况,使皮下软组织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也有研究报道[3],高频彩超检查腱鞘囊肿的原理主要是由于人体内不同的组织其密度、声阻抗均不同,当进行超声检查时超声波会穿过两组织之间形成声学界面表现出不同的回声,医师可根据此回声表现判断肌腱、关节软骨、韧带的病变情况。此外,高频彩超属于一项非创伤性检查方法,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无副作用的优点,已被患者所接受,尤适用于肌肉、关节、韧带的检查诊断[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49例疑似腱鞘囊肿患者经高频彩超检出45例腱鞘囊肿,病理确诊44例,其诊断准确率95.65%,腱鞘囊肿的超声图像特点主要为单发囊性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囊内透声较好,后方回声增强,且CDFI显示囊肿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分布,提示高频彩超可清晰显示腱鞘囊肿囊肿的结构特点,诊断准确率较高。但本研究中应用高频彩超检查仍有1例误诊,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腱鞘巨细胞瘤,笔者分析其误诊原因可能是医师对腱鞘巨细胞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和发病部位认识不足,而此病例细胞瘤发生于手指,且在超声检查中未见肿瘤内部有彩色血流信号,与腱鞘囊肿的特点类似故误诊。
综上,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囊肿的边界、大小、形态、深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及其血流分布情况,在腱鞘囊肿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