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立华
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大海再也没有垃圾可捡,再也不需要“清道夫”。
2019年7月,垃圾分类成为全民热点的时候,青岛潜水教练陈雷已经在海底捡了10年的海洋垃圾。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每次下水打捞5公斤垃圾,每年潜水100次,他凭一己之力10年捞出约5吨垃圾。不敢想象,5吨垃圾会给海洋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而陈雷正在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这些危害,还海洋一片净水。
夏天,是潜水爱好者的季节。青岛,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
今年28岁的陈雷祖籍在河北承德,年少时他就被爷爷奶奶带到青岛生活。他喜欢一望无际的大海,喜欢游泳,更对潜水充满了好奇。大海深处有他最奇妙的幻想,光怪陆离的海鱼追逐嬉戏,五彩的珊瑚群泛着艳丽的光芒,他甚至想海底是不是真有摇曳生姿的美人鱼和神话里的龙宫。
17岁那年,陈雷报了潜水训练班。他的理想是学会潜水就去探索海底世界,体验不为人知的海洋奥妙。以优异的成绩从潜水训练班结业后,他又瞄准了潜水教练这个职业。经过严格的训练,2008年,陈雷成为一名合格的潜水教练。
至今,第一次潜水的情景仍深深烙在他的记忆里,那是打破他幻想的一次体验。对海底世界的憧憬让陈雷兴奋了一晚上,就在入水的那一刻,他心里还满怀着美好的期待。汩汩的水声里,陈雷四下观望,没有湛蓝的颜色,没有成群的鱼蟹,能见度不足2米。对面漂过的方便面袋子贴到他脸上,又绕道隐进浑浊的海水里。他像困在一片混沌中不知所措,窒息的感觉一波波袭来。他赶紧潜出水面,巨大的失落犹如眼前的海水哗啦啦冲刷着他的心。
从那以后,陈雷一边当教练,一边开始查看关于海洋环境的资料。原来,在平静的海平面下,竟蕴藏着一个巨大的垃圾场。
根据中国海洋大学的资料记载,微塑料(小于0.5毫米的塑料垃圾)已经遍布全球海洋,就连南北极也不能幸免,科学家在南极的冰层里发现了漂洋过海的人类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跨越区域界限,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命。大量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后,发生病变,乃至死亡。
本文主人公
珊瑚,这种美丽的生物在海洋深处释放五彩斑斓的美,扮靓着海底世界。但是随着海洋垃圾不断增多,水温增高,珊瑚虫大面积病变、死亡,导致珊瑚呈白化状态。
陈雷浏览网页时,看到一些触目惊心的画面:鱼类被塑料袋套住窒息而死,海龟因脖子被垃圾缠住而露出无奈痛苦的眼神。最令他震惊的是一幅海龟的图片,那只大海龟被一个塑料垃圾卡住了身子,结果它长成了一个葫芦的造型。没人知道这只海龟戴着这个枷锁生活了多少年,也体会不到它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什么样的痛苦。这些画面像针扎般刺痛了陈雷的心……
黝黑的皮肤、瘦高的身材这是王宝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他从事的工作就是在中军帐瞭望台进行瞭望及时发现火情并上报,他在这座两层的水泥“堡垒”里一待就是十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瞭望,环绕整个中军帐瞭望台的防火线进行巡查,在这能瞭望到1.3万亩的林地,站的高看的远,哪里有火苗拿望远镜一看就能确定位置。”王宝生说。
陈雷决定为清洁大海贡献一份力。2009年,他开启了“海底清道夫”的生涯。
在给学员上第一次潜水理论课时,陈雷都会讲到一个主题:保护海洋环境,还海洋一片净水。每次看着新一期潜水学员和他当初一样因为憧憬海底世界而兴奋不已时,他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要学习潜水?”“当然是为了看海底五彩缤纷的美景了!”他接着问:“如果你们看到的不是五彩缤纷的美景,而是五彩缤纷的垃圾,你们会怎么想,怎么做?”看着面面相觑的学员,陈雷开始了他的潜水理论课。
陈雷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头虎鲸经过17个月的孕育,生下一头可爱的小虎鲸,但是由于海洋环境恶劣,海水升温,小虎鲸出生1个小时后死亡了。悲伤的虎鲸妈妈把孩子托在自己的额头上,不时地露出海面让孩子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希望它的宝宝能活过来。就这样,虎鲸妈妈拖着小虎鲸在大海里漂泊了17天,直到小虎鲸的尸体高度腐烂,无法保持原状,沉入了海底。
学员们沉默了。陈雷动员大家:“海洋垃圾虽然很多,但我们捡一点就能少一点,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大海恢复往日的美丽!”
一批一批学员结业了,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离开,他们成了陈雷的“铁杆粉丝”,跟着他一起潜水一起打捞垃圾,成了“清道夫”的一员。
2017年,陈雷带队在菲律宾潜水。在海洋深处,陈雷看到有一张废旧渔网,便游了过去,发现一只小海龟被渔网缠住了,无论它怎么努力都挣脱不开。陈雷从渔网里救出小海龟,待小海龟游远了,他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海底除了渔网,还有一些塑料袋,很像海龟的主要食物水母,海龟极易误食而造成死亡。陈雷知道,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近岸海底最多的垃圾是塑料袋、一次性塑料手套和饮料瓶子,这些多是游客野餐留下的垃圾被冲刷进了海里。陈雷还捡过其他各种各样的垃圾,一尊瓷制高约40厘米的关公像、钱包、印章、钥匙扣、手机、拖鞋……其中他捡到的体积最大的垃圾是一个汽车轮胎。
陈雷对青岛这个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10年来,他去过国内外很多地方潜水,捡垃圾,最令他痛心的是青岛本地海洋环境的破坏程度,这里也是他捡到垃圾最多的地方。2018年9月,台风“山竹”以不可抵挡之势袭击了青岛。台风刚过,他便和12名志同道合的潜水爱好者赶到海边。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的海底垃圾最多。此时,海水很凉,海滩上没有游客,他们安静地在海底游弋,捡拾。这次潜水,他们中有一个队友竟捡了5公斤垃圾。
陈雷潜出水面时,惊奇地发现还有一个“小队友”在和他们共同努力,一只螃蟹嘴里叼着一个塑料袋正费力地往岸边拉拽。陈雷帮螃蟹把袋子拿走后,调皮地对着它鞠了个躬,表示感谢。他十分感慨,一只螃蟹尚且知道奋力保护家园,更何况我们人类呢?唤醒人类保护海洋、保护家园,迫在眉睫。
其实,海底危险重重。一次,一名女性潜水爱好者跟着陈雷在15米深的浅海捡垃圾。虽然她没有遇到腿抽筋、装备出故障的问题,但是一个意外却把她吓得不轻。在水底,她看到废弃的绳子,于是游了过去。在捡拾过程中,她的腿被一根绳子缠住了,任她怎么挣扎就是摆脱不了。水底不同于陆地,她没法呼救,只能用夸张的肢体摆动吸引就在附近的陈雷的注意。
当陈雷扶着她潜出海面时,她累得瘫倒在地上,紧张地对陈雷说:“要是没被你发现,我今天就要葬身海底了!原以为你们潜水捡垃圾很轻松,没想到会这么危险!”
海洋持续被污染,怎样才能唤起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陈雷十分焦虑。
2009年,他就曾自费印发呼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宣传页,可是收效甚微。后来,随着陈雷的学员越来越多,跟着他潜水捡垃圾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事迹被人制作成视频传播到网上。陈雷愿意自己的事迹被广泛传播,他说:“我不是为了出名,我想让人们看到有一群在海底捡垃圾的人,用微弱的力量在保护海洋生态。”
渐渐地,更多潜水爱好者被他的精神感动,慕名找到他,跟他一起到全国各地潜水,捡垃圾。2018年9月23日,湖南卫视“新闻当事人”栏目组听说陈雷潜水捡垃圾的事情,觉得很有意义,于是邀请他录制节目。陈雷在节目中发出呼吁:“我在海底捡垃圾就会影响到第二个人跟着捡,第二个人就会影响第三个人、第四个人,让我们一起来保护海洋。”
在媒体带动下,一些演员也加入到海洋环保的宣传中来。2019年7月,陈雷在参加汪涵制作的“头号任务”节目时,特意在现场放了一个贴着塑料保鲜膜的木框,让欧弟、杨迪、关晓彤等人挨个上场体验穿透保鲜膜。嘉宾们对着薄如蝉翼的保鲜膜跃跃欲试,没想到,任他们施展十八般武艺也没有一个人能穿透保鲜膜。此时,汪涵问陈雷:“为什么让我们体验这个呢?”陈雷说:“我想让大家试着感受一下海洋生物被塑料垃圾缠绕时的绝望。”现场一片沉默,嘉宾和观众都陷入了深思,强烈地意识到海洋环保工作刻不容缓。
陈雷教过的最小学员吴依然,学潜水时只有10岁,从2012年至今,他一直跟着陈雷潜水捡垃圾。今年,17岁的吴依然去了美国读书,在视频通话时他告诉陈雷:“我把您的精神带到了国外,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我会像您一样坚持不懈地呼吁,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关注海洋环保!”
4年前,陈雷在驾校练车时,认识了小他1岁的赵哲。赵哲是一名律师,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赵哲被陈雷执着保护海洋生态的精神所感动,带他去见了中国海洋大学一位专门从事鱼类研究的老师。这位老师给陈雷提供了很多海洋生物数据资料,为他做海洋生态保护宣传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赵哲在业余时间跟着陈雷学习潜水,也跟他一起捡拾海洋垃圾,渐渐地,两颗心越靠越近,他们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陈雷对朋友说:“我在海底捡了10年垃圾,大海也回馈给我一份爱情,我和赵哲因海洋而结缘,我们会把保护海洋工作进行到底。”
10年了,陈雷教过的500多名学员里,有200人跟着他在做“海洋清道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海洋保护事业。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陈雷惊喜地发现,海洋环境正在逐渐得到改善。2009年潜水时,青岛海底能见度只有1米左右,而到了2019年,同样深的水域里能见度已达到了7米左右。从全国各地传来的数据显示,海底能见度都在不同程度地扩大。
努力没有白费,陈雷按捺不住兴奋。这么多年里,陈雷和世界各地的海洋亲密接触,最令人赏心悦目、让他流连忘返的是缅甸的马蹄岛。那里有湛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悠闲的海底生物,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感觉——这才是最原始的海。
但令人惋惜的是,当地渔民大肆捕捞鱼类和海龟,进行交易。陈雷痛心地看到,渔民把打捞上来的鲨鱼和鳐鱼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卖掉,或者直接扔掉。陈雷决心为马蹄岛做点什么——他要把这片没有受到污染的海域保护起来,给大海做一个“样板间”,让人们知道,大海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经过几次考察,陈雷的团队和缅甸当地政府接触谈判,希望能买下马蹄岛,让全世界的人都到这里看看海洋最初的样子,以此来呼吁人们,保护海洋环境,让大海恢复该有的洁净。令人高兴的是,缅甸政府对海洋环保的行为表示大力支持,目前谈判已经初见成效。
2019年9月,陈雷和队友再次飞往缅甸进行协商。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海域,陈雷想,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大海再也没有垃圾可捡,再也不需要“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