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含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此为习文之魂,亦可谓之文学精神。
文学精神是多维的。苏轼的散文不拘泥前人章法,独具一格,他的创新是为文学精神;鲁迅用手中的笔承载现实的关怀与担当,他的责任感是为文学精神;老舍用手中的笔透视民族命脉,他的民族色彩是为文学精神……除此之外,文学精神还包含着德行不污、气节莫失、违心不言等诸多内涵,盖因如此丰富的精神内涵,方使文以载道。
言及文学精神,一定绕不开文学创作者。
有这样一群文学创作者,他们生活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文山。“文学创作者”与“文山”,两者皆含“文”字,无形中透露着无以名状的宿命感。的确,这群文学创作者,他们来自文山的壮乡苗岭、彝山瑶寨,他们之中有身居庙堂之人,也有引车卖浆之辈,有纵横商海的弄潮儿,也有专攻术业的八斗之才等等。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他们只是沧海一粟,可谓平凡之至,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他们不趋同于利来利往的常态观念,执着坚守着文学理想,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用文字呈现时代、家国、故乡的精神图谱,以文字传递着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周祖平:用作品记录人民,讴歌时代
周祖平,一位儿时因几本小人书而与文学结缘的彝家汉子,当文学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里落地生根的那一刻,他便在脑海里构筑了一座精神的象牙塔,那是他的文学天地,他的思想在那里发生着剧烈的碰撞,他的创作在那里闪烁着灵感的火花。数十年来,他固守着精神的高地,孜孜不倦地创作,作品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文艺评论等不同体裁,有300多万字文学作品分别在《人民日报》《民族文学》《文艺报》《文学报》《中国艺术报》《中国诗歌》《上海诗歌》《华夏诗报》等重点报刊杂志发表,并获各种文学大赛奖30余次,著有诗集《亲近南高原》《守望南高原》《南高原放歌》《诗意马关》,散文集《南高原恋歌》《山恋》《山情》。徜徉在周祖平的文学作品中,不论何种体裁,均能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泥土、草木的洁净和温度,这源于他的创作扎根于生他养他的大山,在山养山育的精神传承中,他秉承了大山坚定、担当、务实的精神,并将其融会于自身的创作初心里,故而在他的作品中能呈现出生活需要的温暖、力量、尊严和人性之美。这与他常言的一句话相互印证,他常说:“尽管我创作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生活演化的速度。面对一山相送一山相迎、山连天天连山、天蓝蓝云悠悠、水潺潺的南高原,面对一张张甜蜜的笑脸抑或一双双渴望幸福的眼睛,总觉得有许多话要讲。于是,我便拿起了笔。”另外,殊为难得的还有,周祖平虽身居官位,作品里却没有附庸官场和权利的油腻文辞,他更多的是观照现实,关注基层,心系群众,在粗粝而渺小的日常中发现个体或地域与时代共鸣的精神指向,继而通过手中的笔,创作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因为接地气,他的作品深得基层群众的喜爱,因为紧扣时代,他的作品透射出时代之表的一种力量感。文学创作者周祖平,用作品记录人民,讴歌时代。
张邦兴:多维度创作,打造民族文化名片
张邦兴,一位倾情于少数民族文艺创作的壮族作家,他擅长于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和影视剧本创作。纵观近年来张邦兴的创作路径,其立足点便是少数民族文化,如长篇壮族神话小说《乜汤温》、大型壮族歌剧本《女太阳》、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中国第一个壮族女县长侬惠莲》,反映少数民族移民搬迁的纪实报告文学《水下水上》,民族类书籍《当代云南壮族简史》,与人合拍电影《狼兵吼》等等,都是张邦兴拔节于少数民族文化之上的创作。张邦兴热爱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尤其对本民族文化有一种深沉的热烈情怀,这种热烈情怀是以多维度创作的方式呈现的。在他的作品中,他以开阔的视野、深入的触角,让人们从中领略到广博而灿烂的壮族文化,以及积淀其中深厚传统的文明基因。或许因为他本身就是壮族,所以对于本民族文化他有着与生俱来的文化自觉和担当。长期以來,他在历史性和当代性的联系中体察壮族文化的细枝末节,用文学的目光捕捉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基因,以虔诚的姿态书写本民族的光辉与进步。随着他的作品获奖及搬上荧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文山,认识了底蕴丰厚、古老神秘的壮族文化。文学创作者张邦兴,用作品打造民族文化名片,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周家鸿:用诗歌散文书写边疆人文与风貌
周家鸿,一个在诗歌与散文之间倾泻灵性的作家。他有两重身份,其一是基层公务员,其二才是作家。工作之余,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创作上,经常挑灯伏案,在文字里或穿行或静默,虽然创作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但他却甘之如饴。周家鸿长于诗歌和散文创作,其笔触细腻灵动,文辞间投射着思想的张力。览阅他的作品,你会发现他的创作视角从未离开过文山这个南疆小城,他创作的用意是为了接近这片土地上的灵魂,写出人与地域的关系。他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有责任和义务通过自己的笔触展现边疆在国家发展中的意义以及边疆群众在时代发展与变迁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如诗歌《四月,祈愿里的文山》《安宁时空里的麻栗坡》《被雕刻的村庄》《记忆:村庄变化》,散文《神秘的花倮部落》《神秘的女子太阳祭》《滇南密林深处的天主教堂》《边塞水之变》等以南疆文山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民风民俗等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皆展现了个体与地域、边疆与国家的关联与共鸣,从而让读者认识和了解诗意中的村落、奋进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发展中的边疆。周家鸿的文学创作历程近三十载,这其间,物事已变,年岁已更,然而唯一不变的是他的文学情怀和担当。文学创作者周家鸿,用作品展现边疆人文与风貌,为边疆发出积极向上的时代之声。
万国华:呈现乡土人情世相,回应时代命题
万国华,一位立足乡土讲百姓故事的小说家。他是《含笑花》杂志的原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在职时,他以其较高的文学品味和审美鉴赏力,编选了许多文质俱佳且精神力量较强的文学作品以饕读者,本土很多文学爱好者都是通过《含笑花》杂志成为文学追梦人和筑梦人的。除了编辑刊物,他也进行文学创作,其文学作品涉猎体裁广泛,尤以小说创作见长。他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他把目光聚焦乡土,通过真实而生动地再现小人物的寒冷与温暖,疼痛与幸福,困顿与沉重,纠结与迷茫,诚信与仁义,善良与宽容,责任与担当,梦想与坚守等情状和精神世界,通过多义性的文学呈现,剖析社会肌理,透视人生况味,勾勒乡土图景。如小说《憨包的日子》,万国华通过提取人物性格密码,把主人翁“憨包”的“憨”展现并升华为一种优秀的品德,“憨包”正是许多善良敦厚的乡村人物的集合;再如长篇小说《苍生梦痕》,作品揭示与展现滇南某古镇两户宅门深院里,四代人之间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故事,故事中万国华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且这些人物有的刻画得栩栩如生,有的描写得入木三分,有的勾勒得惟妙惟肖,读罢,仿有人物跃然纸上之感。另外,他的“十色系列”小说:《音色》《脸色》《懵色》《晦色》《洞色》等,塑造了一组组人物性格鲜明、富于边疆色彩和乡土气息的小人物形象,展现了边疆人民群众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精神状态及生命意识,也透视出他对生命的深切关注和现实的深度追问。万国华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因为秉持着乡土文化自觉与担当,所以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切肤感受和直接识见融汇于文学创作中,使文学作品及物,接地气。文学创作者万国华,笔耕半百年华,始终把乡土作为精神和内心的根,并与之建立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他倾力呈现一方乡土的人情世相,以此,回应时代的命题。
王勇:状写人间,叩问生命的价值
王勇,一位聚焦现实题材,敢于自我突破的作家。他潜心文学创作,从诗歌、散文、小说到影视文学,他不断的自我突破,尝试新的文体创作,但无论如何创作,他的目光都不曾离开过现实题材。历数他的作品,有的是遵循根植历史、基于现实、呼应时代的原则,在历史中挖掘与现实相呼应的精神特质,继而弘扬核心价值,构筑精神高地,如电影剧本《狼兵吼》《决战云南》等;有的是在生活的土壤中汲取题材、情节、语言和审美自觉等,然后把捕捉的时代征象进行洞穿、透视和叠加,以充满在场感又饱含纵深感的方式书写,如电影剧本《倮·恋》《阿峨之恋》,中国第一部反映麻风病防治伟大成就的长篇小说《今生今世的诺言》等。近年来,王勇除了创作文学作品,还拍摄电影,他把书写实现转变为拍摄现实,以更直观的艺术形式传递他对于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深入思考,让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他的视角能触摸到现实的肌理,让每一个裹挟在现实和时代中的人们能够在对内与对外的审視中叩问生命的价值。文学创作者王勇,直面现实,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获取生生不息的营养,继而,状写人间。
除以上列位,文山的文学创作队伍里还有许多持之以恒、默默笔耕的文学创作者,如白天忙于公务夜晚挑灯创作的基层公务员韦治娜、身处商海却醉心于诗词楹联创作的陈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作家成仁明、身处扶贫一线的女作家何源梅、在深山支教的彝族女诗人王娟等等。他们是如此平凡,平凡到与我们身边的甲乙丙丁无二,故而未曾有人特别关注过他们。但就是如此平凡的他们,除了应对生活的艰难、事业的挫折、名利的诱惑以外,依然以一股“板凳要做十年空”的韧劲,在文字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地俯首躬耕。他们无名无利,唯一拥有的,就是他们视若生命的作品,因为他们坚信,文学创作不仅仅是让世间多了一份文字记录,更是让世间增添了一种光明、温暖和进步的力量,或许这种力量未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它一定能春风化雨滋润人心,潜移默化雕塑人心。为此,他们怀揣文学“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们坚守文学理想,向着人类精神的最深处注目和探寻;他们深耕文学创作,用文字唤起生命的生机和生活的力量;他们赓续文学精神,以精神之力塑心载道。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由此及彼,文学创作者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他们以文砺人,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从而构筑人们的价值力量,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文山的文学创作者们,虽然他们目前没有创作出举世瞩目的文学巨著,但是他们以寸草之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边疆各民族群众铺设了一条向上向善的精神之路,使边疆各民族群众从精神上凝聚起来,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边疆各民族同胞赤诚的力量、拥护的力量和强劲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