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购置的资产越来越多,科研成果层出不穷。高校内国有资产的形式不断多样化,内容不断丰富化,这便给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资产管理模式的措施,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高校国有资产状况。因此高校必须要突破传统观念,勇于创新管理模式,克服资产管理在形式上、内容上以及技术上等一系列瓶颈,通过完善与时俱进的资产管理体系,保障高校的正常运作,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1)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高校国有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和设备,其中大多数高校对于闲置房屋的处理是采用出租的形式,但在程序上,应当遵循国家有关规定先进行申请,待审核通过以后对外出租。目前大部分高校出租程序不符合规定,没有按照严格的审核流程,給审计部门监督管理高校固定资产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除了房屋,高校固定资产还包括办公设备和教学设施,在管理上注重购置,而忽略了维修保养。闲置资产转让、出售和报废等处理方式,没有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备案操作,给国有资产带来了极大的浪费。
(2)无形资产的管理问题。高校无形资产涵盖面较广,既包括校内的科研成果,也包括学校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等。科研成果是科研人员耗费智慧和心血凝结的重要作品,然而,由于高校对其经济价值的认知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未经评估变转让的现象层出不穷,科研资产价值流失。除此之外,学校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形象也是高校应当重点管理的无形资产。不少高校在联合办学或者对外投资的过程中,都忽略了对自身名誉的重视,使学校的社会形象遭到了侵害,这不仅会在社会范围内造成不良影响,还影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选择,生源质量下滑。
(3)对外投资的管理问题。高校利用闲置资产对外投资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合理的程序问题。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将投资收益划分进预算体系中,也没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和报备,致使国有资产流失,高校也出现了贪污腐败的现象,给社会风气带来了恶劣影响。还有一些高校没有能按时处理长期亏损的对外投资,尤其是一些投资在有历史遗留问题的股份企业,给撤并和退出带来了诸多的困难。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改善措施
(1)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完善高校资产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日常工作规范化、秩序化、标准化,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克服资产管理的缺陷,实现对高校国有资产全面化管理。高校还应当对校内国有资产进行合理分类,根据不同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效果。管理人员应当熟悉掌握国家相关资产管理政策及法律法规,根据规定制定管理机制,形成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2)完善资产监管机制。高校当中,往往存在着数量不一的闲置资产,这些资产闲置时间较长,投资额较大,较低的利用率给国有资产造成了浪费。为了使这部分资产被更好的利用,一方面,高校应当对其正确处置,实现资源共享。闲置不意味着放弃管理,而恰恰应当加大监管力度,增加闲置资产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及相关检查部门应当对高校固定资产加强监督,确保在资产的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利用,确保国家投资价值得以实现,还能对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定期考核,督促高校不断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尤其是重点高校的国有资产,比如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权,以及科研成果等,应当进行评估,实施有效监督,确保其在高校处置和流转过程中合理、合法、有效。核算工作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机制的多元化,将会使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3)推进资产信息化管理。高校内部国有资产种类丰富,完全依靠人工统计管理,人均工作负担较大,难免在日常管理中出现错漏。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可以推进国有资产信息化平台建设,依靠计算机技术对高校国有资产进行实施管理,同时也便于加大监控力度。在具体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高校应当首先全面清算实际资产状况,并进行分类,然后在平台上划分不同的管理区域,在每一区域都采用同样的计算和统计方法,使平台更智能化。随着高校各个信息平台的建设,国有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和财务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便于财务工作人员及时获取国有资产管理数据,降低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财务部门效率,防止高校在资产的采购、维护、以及流转等程序中出现纰漏。
(4)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不仅要了解专业的资产管理和财务运营知识,还要懂得经济管理,掌握国家经济政策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高水平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根据高校实际状况,展开科学的资产清算和分析工作。而往往高校却忽视了对管理人员水平的要求,造成了资产管理的低效。在今后,高校应当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并积极引入高水平人才。对于现有工作能力不足的从业人员,积极引导,提供进修和高校间交流机会。高校本身也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国有资产管理专家进行教学和指导,在校内开展培训和实践,有效地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国有资产是高校的重要资源,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提高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是优化资源配置,保护国有资产不流失的主要途径,通过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推动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员水平等措施,实现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高校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吴海澜.方小平.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6,8(5):101-103
[2]樊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79-80
作者简介:孙邦荣,1972年1月,女,汉,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人,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