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娓
好日
如果再过半个钟头还找不到主家,丁小鱼就准备掉头往回骑了。这十多里才有一个村落的山路,小小的自行车走起来,实在是吃力。仗着胆量,靠着运气,已经气喘不休双腿酸软的小鱼终于问到了操办白喜事的地方,寻去,果然锣鼓镲钹齐作,单缺了一个唱和念的。
司鼓阿山不停下手里的活儿,眨巴了下眼示意她:已经等候多时,须得马上融入。衣兜里掏出手绢,慌忙抹去脸上的汗迹,小鱼开口便唱:“叫一声李郎我的夫——”然后坐下,接过右手边递来的小锣,找到那个隐在的第三拍,准确地敲出“得”字音,声和手便都和上了乐队的节奏。“广采得采/广采得采/广采得采/广采得采……”这一轮,因为她的嗓音而吆喝来了一大群新的听客,主家面上泛出傲人的红光。
八月的乡村,夜幕已经拉上,却仍旧燠热异常。丧事准备办个七天,阿山说,大有一笔钱可赚。选择这样的时间一个人前来,是因为她可以少向厂里请一天的假而获得主家半天的报酬——累是累了,但能够换来两全。四十好几,小鱼却像二十岁时那样对待自己。有一回腹痛去医院,那个医生口罩戴着,不知脸部具体表情如何,却把一句话讲了两遍给她听——“别太拼命!”小魚连忙应承,她相信,医生完全出于善心仁意。但时间是自己的,每抽出一点来就多了一份收入,她满满的充实感、自豪感。
第一次答应阿山的请求,是在永强七甲村的演出后。阿山当地人,在她卸妆的时候出现在了后方,一只手搭在箱笼上,另一只手比比划划着道:“姐,我一个乡邻没了。帮帮忙,去那边唱几天‘太阳可好?你只要往那儿一坐,一天一百五!”从她的镜子里,看得到阿山的忧心惴惴,也探得出某种力量予他的骄傲自满。
“太阳”乃戏班切字,就是“好日子”的意思。丁小鱼演戏在圈内人中是出了名的“痴”的,除了演什么像什么、演什么红什么,成了几个班主和众多头家争抢的对象,还有一桩被人津津乐道——她的生活要求极低,只要给她戏演,即便吃得再苦、住得再差,也行。但一码归一码,阿山是同道中人,清楚地知道演戏、唱丧两件事在艺人的心目中地位完全不同,让他斗胆作出试探的,是他还掌握一个重要信息——小鱼独自带着儿子过,用度较为窘迫。
她把目光移到镜子以外,“在哪儿唱?”侧偏了头,来找阿山。
“啊,姐,你同意啦?!就在乡下,就在乡下,离城里远着呢!”
小鱼的城里,风儿已经长到十二岁了。
丢开儿子,一个人跟随临时搭就的班底行走、闯荡,作出决定的时候,不必说,她是个狠心的母亲,然而每一个在外的日子,深夜回想,她发现,其实自己考虑问题的起点和终点还在儿子,只是,无处申说罢了。譬如这一刻,假若儿子得知,尤其是从近旁的人风传的话语里得知:母亲在谁家唱丧……无论如何,都该会有一些难堪吧。
小时候的风儿面白唇红,个子在同龄人中最高、最大,自从法院判决小儿跟随了母亲,却眼见着他消瘦、羸弱、干黑。丁小鱼有且只有一技之长,某一天,对她知根知底的大师兄充当了戏贾,头一个就冲到了她的厂里,待她下班,慢慢、细细地开导……大约半年之后,她的戏班生涯重新开启。
好戏
大师兄极力描画的场景,其实早已俘获她老戏班人的心,之所以迟于行动,不是矜持,更不是不想念戏中的情短义长、妖娆旖旎,丁小鱼的顾忌有师兄推想的两倍之多,最艰难的,便是对儿子开口。小鱼记得,她是先把大师兄的话咀嚼了上百遍,直到其中的意思都已经消化吸收为自己的语言了,才走到小儿面前的。“风儿,有件事妈要和你商量商量。你看,当初如果不要这一小间,咱娘儿俩便没处落脚,要了它,就得每个月拼凑,甚至赊欠着还,单靠妈厂里的工资,可怎么过活?妈得出去挣点钱,”她停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就趁星期天、节日里演演戏,好吗?”
“妈,你去吧,我会好好的。”
这么简单!简单得让心事重重的小鱼不敢置信。她的目光停留在儿子身上,总以为他还会说一些话作为补充,可是风儿只有背影以及“刷刷刷”的笔头触碰纸面的书写声呈递给她,丝毫没有纠缠,更无须她作任何一点解劝、承诺。儿子看起来虎头虎脑的,身子却只剩下了个皮包骨,大约,这就是母亲婚姻状况的一段见证吧。听他的话语,极尽体贴,小鱼不免哀叹起夫妻分开时自己的决绝了——毕竟,小儿还不满十岁……
给风儿留好单位食堂的饭菜票,小鱼将自己投入了风餐和露宿之中。过去人们常说戏班人“镬灶打脚肚腿上”,意谓其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现在情况也还差不离。农村需要戏曲来热火人们的生活,所以消失了三十多年的戏班子重又得以暗中组建。于是,传统戏回到了视野,而熟稔古装舞台唱、念、做、打艺术的一拨人也因此三三两两地会聚在了“自由班”里。把这样的班子称为“飞班”,则既是他们语言的寻常,也是他们艺术性的概括以及自我审美、自我调侃的一种特殊组合。永嘉、乐清、瑞安、平阳乡间,凡是戏贾联系得到的村庄,班子就有可能前往;草台、庙宇、祠堂、村民家,无处不可成为艺人们的憩息之所。“打游击一样!”她曾经对厂里的姐妹描述。难道不是吗?时间是缝里挤出来的,地点是变化不定的,条件是万分艰苦的,最最重要的是——作战方式短平快,内心对胜利的战果期盼非常。
小鱼十三岁入的“老锦绣”,后来各个有名的戏班合并成立了地方剧团,她便也随之归为国家的人。小鱼学过的戏足足有师父传授的八十四本,外加那些年剧团新编的现代戏二三十出,直到六十年代末期,剧团也变成了文工团,她才调去工厂,不承想,人到中年,也不曾去翻它,却一本本依然烂熟滚烫。在忠奸善恶中明辨,在家短里长间徘徊,她满足于有个身外的世界与自己相伴,心中无限丰富,极尽美妙。所以,“飞班”行程紧促,小鱼毫无怨言,“飞班”日演两三场,小鱼享受其中。厂里姐妹也曾和她哀叹过生活的艰辛,她们下班后有缝踩鞋包的,也有装搭打火机的,有赶到亲戚饭店帮工的,也有担任夜场录像厅售票的……私活儿耗去了她们八小时以外几乎所有的精力,然后才带来经济上稍稍可以腾挪的余地。她觉得她比同时期奔波于两个职业间的好多人都幸运——她的所擅、所喜之事与所做之事合而为一了。
偶尔也有在城边近郊演的。仰义的那趟,她就是骑车去,也准备晚上骑车回的,因而她告诉出门上学的风儿:“下班,妈要马上赶到西郊外。落夜后我会回来,你睡覺时可别反锁了啊!”
许是沾染了些城市文明,此地人特别识戏,点的就是当年令她一举成名的《贩马记》。想起先生教导,一个哭腔就足足练了她三个月!还有那组蹉步,若不是苦苦坚持,也就收获不了后来为人人称许,并因她的表演而被誉为“风流步”的成果了……老话说得没错,少年的台下功夫,如今都成了吸引观众目光的资本。最后一场下台,多少人把她围住——她是当家的旦,媳妇、婆婆们从戏曲中清醒过来,都愿意再看一看这故事中的灵魂、人群里的星星。
渐渐地才安静下来。
毕竟夜了,毕竟乡村,除却戏班后台还笼罩着一团橘黄,催促忙碌的艺人们拾掇好服装、道具及自身,其余一片原荒。
“桂枝,”寂静的后方传来一声轻柔的啼唤,“请收下这一份点心——”显然,她已经避开喧闹,又在无声中等候多时。
“桂枝”是小鱼这出戏里的角色。脱去戏装,正往下拆头面的她闻言转身,灯光以外,一位年纪与自己不相上下的妇人站在五六步远的位置上,双手捧定一样东西竭力往前伸。她试着接过来,掌上一阵温热,转瞬传送至心尖。是用毛巾裹了又裹的一搪瓷缸食物。“炖的黄酒猪心,刚刚从灶火里起来,我怕它凉了,所以……”仍旧是轻柔,还夹杂了一些些羞涩。
免不了的推托。但似乎对方的力气比小鱼的大,搪瓷缸推过去又被挡回来,总在小鱼的这一向。
“多久没看到这么好的戏了!上一次看,我还小呢……”说着,她把东西紧紧地塞到小鱼的怀抱,“唉,就不知什么时候能再来啊……”
“再来,我一定先找你!”小鱼停止反抗,迎上了对方直直照射的目光,“那,我该称呼你姐姐,还是妹妹?”话音未落,睫毛已挂不住一对沉沉欲坠的泪珠,无力间眨了下眼,顺颊两道亮亮的湿痕。小鱼记住了妇人“桂香”的名儿,因为她说自己和剧中的“桂枝”仅一字之差。
一路星光,一路疾驰。同样骑自行车,回家的速度往往比出发要快上许多,但这次,小鱼发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真是老去得厉害!”她想。
推开门,小屋亮如白昼。风儿并没有关灯,但见他穿戴整齐,仰躺在格子铺的下铺,双手抱着平常被他唤作“红缨枪”的一根藤棒。小鱼以为小儿贪玩,上前欲先将他游戏的武器卸下,然后脱去鞋子、外衣,给盖上被子,却不料,藤棒在风儿的双手间紧紧地攥着,一时竟无法剥离。
儿子的睡相直接叩问了小鱼——莫非,风儿在用自己的方式守卫家门?那么,那些个自己下乡回不来的夜晚,儿子该怎样的忐忑不安,而又兼以从头到脚的声势虚张啊!心脏一蹙,胸腔微微打颤。
“风儿,妈回来了。”轻轻地叫醒他。
风儿猛地睁眼,“噌”的一声坐起来。“妈,你看!”他将藤棒在胸前重新握了一握。藤棒天然的韧性让它在白晃晃的灯光里弹跳并闪烁了好几下,横斜于母子之间的这样器物一下子把个周全的世界劈碎打落。
“嗯,嗯,风儿真勇敢!风儿饿吗?妈可带了点心回来呢!”
“不,妈,你回来了就好。桌上的数学作业记得签字,我到上铺去睡了啊……”
铁架子床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就像小鱼此时的心里,五味翻江。小学五年级,别人的孩子时不时地要在母亲怀里撒一会儿娇的年龄,她的风儿却挑去了这个家一半的重量,甚至还要担惊受怕,为自己,也为母亲。丁小鱼一直以为,自己决定“自由”行走,混迹“江湖”开始,怜子的一根神经已经被掐断,死无通路,不知道,它仍然是鲜活鲜活的,眼眶里有两串热珠涌起,突破上下眼脸和睫毛的重重阻塞,脉脉淌流。
演戏,演戏,乍想都是利好,这一刻看去,蕴含了太多对孩子的伤害……然而,要为孩子将来摆脱困境着想,却又不得不继续在工作之外兼以这项私活儿,其中,来钱最快的竟是——唱“太阳”……她在单位做统计,一个月拿的工资才八九十;而按照行情,戏班光一个周日就能给到这个数的三分之二;若是遇上“好日子”,愿意坐到灵前,嗓子打开,则一天就让这个数翻番!儿子正在长身体,她要给风儿买新的运动鞋,要给他吃得营养一点,还要慢慢地还掉房屋集资联建欠下的债……对于白喜事,她的内心倒不是特别抵触,但毕竟过去师父有教诲,所以当初连阿山向自己开问也迟迟又疑疑。答应了阿山永强七甲村的,也便答应了此后许多次丧事,不过市区以内,一概回绝,她怕她的风儿无意间知晓……
“又有了戏唱啦,”每次,她都这样讲给自己听,“还省却了动作、化装。坐立之间,看尽沧桑……”
好梦
小鱼喉咙里长了个金嗓子,哪怕刚刚唱了两天“太阳”,也可以马上接演一日三场。小鱼肚子里还装了个戏箱子,有的,没的剧本,戏班人也尽是向她询问。
“姐,姐,上场时我该念什么呢?”农村里点戏,讲究一个“老”字,没有唱过旧社会“路头戏”的人遇到不常做的,还真得傻眼。小鱼不怕,她有的是经验,十三四岁时师父咬碎了嚼烂了喂给她,凭着她的悟性和记忆,一切都还端端正正、齐齐整整地保留在头脑里。她会回答:“家道清贫/难度光阴……”或者,“家无隔宿粮/饥寒实难当……”
旦的、生的、丑的,只要有求,小鱼必应。班子虽都是零散搭就,只要小鱼在,主心骨就有了,班主就放心,也舒心。
这日,在乐清的阁村庙台开演。听大师兄介绍,行销全国的低压电器已渐成阁村的支柱产业,农事早前几年就退居其后了,但老百姓庆祝的方式不变,修筑庙台,戏曲、歌舞轮番上演,本来,年底的这一段是卖给瑞安某村的,结果,这里的头家甩出了双倍的价钱……
天气阴冷,寒凛凛的西风刀子般地使坏,丁小鱼的油彩涂得更浓了些,盖住了皮肤上的细微裂痕。处理好外形上的瑕疵,她揉了揉肚子。她感觉到,这次作痛的部位明显就是老病区,但范围广了,程度也深了,或许忙过年底,新春,她真的得找医生给治治了。
头通锣鼓就把小鱼催到了台边。每当这时,除戏曲外,所有的事情都会被丁小鱼赶至犄角旮旯,哪怕是痛,是病。
戏到中场,阿山身边的女孩吸引了小鱼的目光——她十二三岁光景,一直待在乐队里,也不走动,也不盯着舞台或哪个演员看,没有这个年龄四溢的神采。小鱼想,阿山带了谁来这乡下看做戏呀?她跟风儿差不多大小吧?怎么不像风儿一样在学校读书?
女孩的木讷恰似一枚反光的镜子,让小鱼自然而然地多看了司鼓阿山一眼。舞台上,剧情起承转合,乐队里,司鼓者指挥自如,阿山个子虽小,身上却有着凝聚各样乐器精华的魔力,俨然整场音乐的灵魂。
戏毕,收束了手脚和眼神的阿山屁股后头跟了个人儿,却朝小鱼这边走来。“姐,我,你,”近前,他先将自己搁到了箱笼的半包围里,比比划划支支吾吾了好一会儿,直到垂落了手、低下了头,方才有整句话说出口,“小女冬儿,读书不够争气……昨天,又被老师责罚,停课回家……姐,你有空就教教她吧,说不准,她将来也是吃咱戏班饭的人啊!”
猜中了一半,却怎么也猜不中剩下的一半。小鱼想不明白:真的还会有戏班下一代吗?她希望其有,也希望其无,心里重重地压过思虑的痕迹。
女孩终于拿自己的眼睛主动去探寻对方的反应,小鱼右手撑住腹部,正欲俯下身伸出左手去接迎,她却又将目光收回,双手都藏到了身后。小鱼不恼,反笑了,说:“你父亲当年从‘新品玉并过来,一开始,也是个‘闷罐子……我们三十多年的姐弟呢,你就算是我的侄女——非正式学徒吧!”
是夜寄宿庙里。香烛点燃,透夜称颂着当地的经济得法、物阜民丰,一派欢快吉祥。包裹打开就是一个世界。小鱼感觉被铺蓬松绵软,有徽调滩簧昆腔乱弹的沉醉,有出发前风儿给看的考试成绩,渐渐地忘却不适,渐渐地呼吸顺畅,渐渐地意识模糊起来。
“绣房停针线/移步去堂前……”小鱼手把手地教冬儿。
“带发修行实可怜/一盏孤灯伴我前/光阴似箭催人老/蹉跎青春美少年……”小鱼在前,冬儿在后,一板一眼,依字行腔。而远处,大师兄全景观看,对冬儿的表现频频点头。
暖融融,飘飘乎,她在幻境里流连。
好人
这是过去戏班人经常遇到的情形——平日空旷的草地上临时搭起两座戏台,两边相距不过二三十米,却你唱你的京剧,我演我的乱弹;说是毫不相干,实则拼劲十足,各不退让,因为观众的多寡,直接判定了戏班的胜负。“斗台”,消亡了三十多年,这回阁村头家重金聘请两班人马竞技对杀,预备让村民们重享最原始的豪华精神大餐。“富裕而不舍传统嘛”,头家与戏贾对话,底气十足,出口不凡。
电话里,大师兄低低地说,因为是“斗台”,所以关系自家名声,问,她能不能来……小鱼仿佛接到了最高指令,“当然!‘斗台才有意思呢,看我,怎么把观众给吸引过来!”
这边年底的寒气还残留在身上,那边阁村的田野已经开始冒出绿芽。再一次到来,让小鱼感觉自己和这个村庄别有一番因缘。
《贩马记》,演到《写状》一出时,小鱼就看到台下观众已经由起初的三三两两变为密密匝匝了——他们,可都是她用自己的声腔、身段、情感一个一个地争取过来的!对方的武戏似乎占据一定优势,小鱼和班主商量,“干脆,我们以柔克刚。”于是,第二本继续文戏,《蝴蝶杯》。丁小鱼的胡凤莲光是摇橹行舟的动作就赢得了满堂彩。这她是有数的,她的这场表演,道具仅一根简陋的木棍,体现出来的却有橹有舟,还有水,还有风,还有月。在过去的无数次的演出中,她慢慢地讓她所饰演的每一个角色立得住、经得品,若不是经验,她真找不出什么理由可以让她成为今日的自己。而“斗台”的演出形式,又激活了她身上每一丝每一毫的艺术神经——此刻,她的台下聚集了全村几乎所有的人,而对方场地上真个乃空空如也。
“小鱼,你先歇歇吧!”师兄满是感激。
“乘胜追击!第三本,《高机与吴三春》……冬儿可以和我搭戏,试试丫鬟林聪。”
丁小鱼在台上顾盼生辉,她唱《锦翠》:“春风啊/无意到我家/窗外桃树又开花/朝朝暮暮/朝朝暮暮思念他……”羞羞答答,风情万般。戏里爱情萌发,戏外阵阵暖风轻拂,天地间一张张被灯光映照得红润的男男女女的脸一致地展开了笑靥。冬儿还不会演戏,但在小鱼的带领与提示下,或欣喜,或愠恼,本色表现,配角也有了配角的意义。情节往前推进,美好爱情遭到了世俗摧残,小鱼的胸含着,小鱼的手抵着,悲悲戚戚。当吴三春唱哭了自己的时候,台下众人也开始偷偷地拭泪。
“小姐——”遵照教导,林聪总共只有一句台词,演员随着剧情的变化处理好声调、音长、轻重便可以过关。可是,林聪的呼唤突然间变了节奏,“小姐——小姐,小姐,小姐小姐……”
猛地一阵剧痛,一阵眩晕,吴三春小鱼难敌身体下坠的颓势,就地倒下来。林聪冬儿乱了阵脚,赶紧去扶,却根本无力可使。后台人员奔出,一同抬起小鱼退下了场。
是夜仍寄宿庙里。
大师兄已经到铺前来过三次了,一再忏悔自己对小鱼太不关心。醒时,小鱼只问他:“戏,后来怎样?”
“你放心!当时阿山就让锣鼓一直响着了,然后跟斗就先上了场……明早回城,我送你去医院!”
“嗯,先别告诉我家风儿好吗?”又开始了昏昏沉沉的睡。
她的身旁摆着一杯乌枣泡酒,满满地盛着,散发出郑重的甜蜜的气息,酒液黏稠、紫黑,于静寂寥落之中又显现出一种卑微的尊贵来;还有一条真橹,木工削刨的痕迹尚在,清香弥室传布——它们,是当地村民送给剧中人吴三春和胡凤莲的。他们过来时,小鱼没有睁开眼,他们便请求守在一旁的冬儿务必将东西收下,“你看,你看!她的眼角流下泪来了!”冬儿问询高姓大名,他们挥挥手,一一离开。
香烛点燃,仿佛做喜事的人家。白麻黑纱垂挂,中间僧侣,堂侧一张直缝的八仙桌,四边围坐八个人,分明是唱丧仪式的排布。“广采得采/广采得采/广采得采/广采得采……”音乐起来。那个司鼓的,一看就是阿山,而那个坐在上首,手持小锣张口欲唱的,小鱼只觉得面熟,却一时记不起她是谁。近了,才端详对方的脸——眉、眼、鼻、口……那,不就是另一个自己么!
“这是在哪里啊?”心头捣瞎鼓,吸进来的是口凉气。但那八人沉浸在鼓乐唱念之中,没有一个回应她。“一阵风/一阵雨/满城中落花飞絮/纱窗外蓦然闻杜宇……”面貌和自己无异的人唱得极为凄切,也极为动听,小鱼不觉接上了下句:“一声声唤回春去……”铙钹踫奏出阴森蚀骨的“采——”《慢长锤》在滞缓、固定的节拍中以强大的力量重复着抽走小鱼体内仅剩的气力。这时,耳旁传来嘈杂的声响,拧身,只见片刻间空堂之上挤满了人,有熟识的,也有陌生的,脸上统统写着“悲哀”二字。“风儿,风儿——”她叫他,他却没有反应。再回转,想拉起那个已然忘情于“太阳”的戏痴子来质问,却和正中央照片上的人撞了个满怀——这个深情地微笑着的黑白色的人影,原来,也是她自己丁小鱼……
这年春天,温州城里来的丁小鱼演戏,把自己的魂灵留在了阁村。医院,只给了她身体三十天的延续时间。
(责任编辑:丁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