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一九四六年九月,沂蒙山腹地。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一座小山村的年轻人凑到一起,开始商量参军事宜,而他们将要加入的是一支独特的队伍——担架队。
1946年9月,沂蒙山腹地。
山东省临沂平邑县一座小山村的年轻人凑到一起,开始商量参军事宜,而他们将要加入的是一支独特的队伍——担架队。
各村青年报名积极性异常高涨,在很短的时间内,平邑县就组织起了68副担架,354人。很快,队伍进行了严密编组,一副担架5个人,三副担架一个班……奔赴前线。当时只有20岁的王立法,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没什么可想的,抬起担架就上前线啊”。
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平邑担架队跟随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莱芜战役中,他们从家门口平邑镇路过,全体队员无一人离队进入近在咫尺的家门。这次战斗中,除顺利完成转运伤员的任务外,他们还俘虏了敌人215人。为此,这支担架队荣获了“陈毅担架队”的荣誉称号。
不仅是平邑担架队,在解放战争时期,从沂蒙山腹地到胶东地区,都有民兵担架队的身影。今天,我们能从很多渠道了解他们曾经的光荣岁月。一份名为《担架团沂蒙战役工作总结》的档案中,对担架队员的工作有详尽的描述:这些年轻人“抬起担架是担架员,放下担架是看护员”,在找不到卫生机关的时候,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看护伤员。“经常问饥、问渴、问冷、问热”,“吃饭是先伤员后自己”,而在有限的条件下“用自己的饭碗或己备的小瓢,给接屎尿”,也是经常的事情。
解放战争时期,平邑担架队的足迹,遍布鲁、冀、苏、豫、皖5省,到新中国成立,这支队伍中的49人却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
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沂蒙这片八百里红色热土上发生着,太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就此书写。而爱党爱军、拥军爱国的红色传承,在这里从未间断,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其内涵,精炼其本源。
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广大民兵,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游击战”“麻雀战”“地雷战”,打得日军闻风丧胆。“一家三兄弟,齐齐上战场”的事迹时有发生。
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组织的支前民兵与担架队伍,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跟随人民军队转战南北。而在后方,沂蒙人民把节省的粮食、马草等物资不断送往前線。要人出人、要粮出粮、要物出物。
从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到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她们与“沂蒙母亲”王换于一起,共同书写着沂蒙女性的形象。而“沂蒙母亲”这一光荣称号,也从王换于一人,逐渐成为整个沂蒙女性的共同称谓,成为战争时期沂蒙精神的代言。
新世纪,沂蒙“一家三代当红嫂”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沂蒙母亲”王换于在抗战时期创办收养八路军子女和烈士遗孤的“战时托儿所”,收养徐向前、罗荣桓等著名革命将领后代;“沂蒙红嫂”张淑贞在哺乳期舍下女儿,喂养烈士遗孤;而今,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获誉“当代红嫂”,她不仅向官兵赠送鞋垫和生活用品,还当起了红嫂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这是独属于“沂蒙母亲”的红色传承。
新中国成立,万象更新;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乡村振兴与全民共同奔小康的步伐不断加快。红色的沂蒙人,用新的形式为沂蒙精神拓展出新的时代内涵。沂蒙精神也成为临沂,这座鲁南最大城市的文化基因。
新中国成立之初,莒南县厉家寨,整梯田、拓河道、建水库、修塘坝,向穷山恶水宣战。1957年,毛泽东主席作出批示,称赞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20世纪80年代,平邑县九间棚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嘉坤等9名党员带领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架电线、修公路、创企业。九间棚就此走出大山奔小康。
新世纪,兰陵县代村,“时代楷模”王传喜带全村党员干部奋斗19年,将一个负债380万的落后村,发展成为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过亿的乡村振兴排头兵。
新中国70年,越来越多的时代英模人物在沂蒙精神的滋养下,为临沂这座红色之城树立起一座座丰碑。
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用全身坚强意志和满腔为民情怀书写“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是沂蒙精神的代表人物朱彦夫。
四川省凉山州木里森林火灾,27名森林消防员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幸遇难,他们年龄最小的仅18岁,其中5人来自山东。他们中4位临沂人:赵永一、康荣臻、张帅、徐鹏龙。
2013年,习近平同志到沂蒙看望老区人民,他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百万人民拥军支前,十万英烈血洒疆场,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英雄之城感动中国。
这里就是临沂,一座城的红色传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