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升?陈宝文?诸振家
摘 要:本文以高职院校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基于分层迭代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以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在同一维度达成各自技能的分段锤炼和稳步提升。分层教学立足学生知识能力差异化的现实,力求因材施教。迭代式教学则针对Java Web开发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首先对其进行综合分解,形成有梯度的、递进的核心知识模块,然后依次基于这些模块重复完成同一典型载体项目的开发与优化,实现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递进式上升。
关键词:Java Web 分层教学法 迭代教学法
课 题:本文系深圳市教育科学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编号ybzz17020)研究成果。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同时包括前后端开发,是基于Java、数据库和网页设计之上的顶端课程。该课程的定位是培养学生在动态网站、企业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和岗位职业能力,以面向广阔的就业市场。然而,该课程的教学成效并不理想,虽然各相关高职院校都在Java Web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事实上,多数毕业生在Java Web开发方面的职业能力仍有相当的欠缺,无法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为了应聘Java Web开发方面的工作,很多毕业生甚至去一些培训机构重新学习Java Web技术。这种情况的出现,有Java Web技术复杂性以及学生基础薄弱等因素,但课程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多。对此,相关院校开展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笔者学校有六个专业开设了Java Web,虽培养侧重点不同,但均为主干课程。在本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Java Web已有数年的教学积累。在历经广东省重点专业和国家高职骨干校建设后,本专业继续迎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建设,实施了广泛的教学改革。在Web核心课程组内,根据前期积累的教学经验,结合对当前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分层迭代理念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该模式是一个深度整合的有机系统,注重分层培养、分段锤炼、项目引领、迭代递进,可灵活对接小班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分层迭代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在当前学分制改革和学生弹性个性化培养的大背景下,该模式对其他高职课程的教学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和启迪性。
一、课程问题分析
1.课程内涵不明,缺失系统性
不少高职院校没有明确课程内涵,忽视了课程所涉及的众多知识模块间的内在联系,造成“教学不足”与“教学过度”并存,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缺陷。在Java、数据库和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很多学校前期开设一门JSP程序设计课程,中后期开设一门诸如小型Web项目开发实战、轻量级J2EE开发等课程。这些课程在内容上多有重复,而在层次上又有所割裂,没有形成有机结合和依次递进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课程教学侧重于简单的JSP+JavaBean+Servlet开发技术,而对于就业市场主流的Java Web框架技术如Struts+Spring+Hibernate、SpringMVC+Spring+MyBatis等教学不足。作为软件技术专业的顶端课程,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内在的知识点众多且较为复杂,不能简单地视其为一门单一课程,而是要明确其内涵,并站在全局的高度将相关核心内容模块进行有机统一,形成依次递进的层次化系统性课程体系。
2.教学一刀切,忽视学生知识能力的个性化差异
因材施教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其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不足。虽然因材施教概念为人们熟知,但在高职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将其付诸有效实施,至多因竞赛等需求而为极少数优秀学生“开小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人数众多,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方面是缺少因材施教的机制和有效执行方法。当前,教学一刀切严重制约了高职的人才培养成效,导致的后果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中途放弃,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未能进行深入的學习。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根据课程特点而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式,尽力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3.实践教学薄弱,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欠缺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职业性明显。因此,既要确保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需求,同时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一些高职院校在编制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前没有充分调研市场,对岗位的核心技能要求认识不到位,造成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课程教学还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性,沿袭了传统的普通高校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职业能力的培养。此外,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项目案例陈旧,导致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薄弱,达不到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分层迭代式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类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的目标是惠及大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其在高职教学中引起了一些探索和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迭代”原本是数学计算中的一个概念,每一次对计算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输入值)。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把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某个新知识看做初始值,把按照一定方法模式组织的教学过程看做“迭代”,那么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就是迭代的结果值(输出值)。因此,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提升可以视为多次“迭代”的结果。
针对传统教学法的不足,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结合分层的优势,利用“迭代”和课程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改革方案,称之为基于分层迭代理念的教学新模式,即把不同学生的当前知识技能作为初始值输入一套建立的教学迭代程序中,经过多次迭代后,学生的知识技能(输出值)即可达到或者非常接近教学目标。
下面介绍分层迭代教学模式的构建。分层迭代教学模式是诸多教学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其构建过程分为7个环节,依次为确立教学内容、搭建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案例、划分学生层次、制定教学目标、设置迭代程序、建立分层迭代模式。
1.确立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梳理核心知识模块是实施教学的首要任务,关系到教学设计、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等。教学内容的确立需要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和充分的调研,包括市场研究、行企调查、毕业生追踪和同行交流等,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典型性和针对性。先进性是指在当前知识加速更新的时代,教学内容要紧密围绕区域产业行业的需求和发展,面向就业岗位。典型性是指在复杂繁多的技术内容中选择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知识点。针对性是要求教学内容要适应高职学生的特点,不宜过难、过深。
2.搭建课程体系
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作为顶端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复杂繁多,因此多数学校都将其分解为从JSP基础到包含各种框架开发的若干门子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耦合松散,内容重叠较多,各自定位不清晰。因此,基于已确立的教学内容,深度整合各典型知识点,有机形成若干核心内容模块,并根据这些模块搭建一条系统性的、层梯度的课程主线。课程主线可视为逻辑上的课程体系,而各核心模块可视为若干个子课程。各核心模块要求内涵明晰、衔接紧密、依次递进。
3.设计项目案例
基于各核心内容模块,校企合作设计典型项目案例,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方式。Java Web开发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一个项目可以用最基本的JSJ技术实现,也可以通过高级的框架技术如Struts2、SSH和SSM等实现。因此,从任务目标来看,只需设计一个项目即可,比如以建立一个“在线商城系统”为目标。另一方面,该系统又要求分别采用JSJ、Struts2、SSH和SSM等由简单到复杂的框架技术实现,即一个项目多个版本。每个版本的完成又可以分解为多个子任务,通过一个个任务完成,稳步提升学生的开发技能。
4.划分学生层次
划分学生层次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关于层次的划分,曾有人提出基于学习过程自适应的划分方法,即在教学之初不进行学生层次划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项目完成进度来实现自动分层。所有学生都是沿着同一课程主线从同一起点出发,知识能力的差异必然会体现在学习过程中,以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度量标准,自然就实现了层次划分。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自适应划分灵活且易操作。至于划分多少个层次,则根据教师自身情况决定,建议为2到3层为宜。
5.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主线,结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灵活的教学目标。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决定了不宜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不宜针对每个层次学生固定一个教学目标。因此,制定一个目标范围,即为教学目标设置下限和上限。目标下限是由最基本的岗位职业能力决定,即最低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具备初级的Java Web应用开发技能。目标上限的设置则综合考虑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能力、课程总课时和任课教师情况等。建议教学目标下限对应完成SSH模块学习,上限则对应完成SSMJB模块的学习,达到可进行前后台综合开发的水平。
6.设置迭代程序
在分层迭代教学模式中,迭代程序是指在教学周期内采用一定规则、组织形式、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的具体教学过程。在迭代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当前知识技能和将要学习的内容模块是迭代程序的输入值,经过迭代程序运算后,学生得到提升的知识技能便是迭代程序的输出值。在教学迭代程序中,综合运用分层法、分组法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采用PCDA循环法管理教学过程,并利用灵活的过程性评价考核学生。多关注、多指导层次较低的学生;充分挖掘小组间、小组内的互助机制,利用学生自身的力量减轻教师负担,提升效率;善于激励,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7.建立分层迭代教学模式
最后,在前六个环节的基础之上建立课程的分层迭代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一次次迭代教学的成果就是不断完善的项目和稳步提升的开发技能。每一次迭代教学的起始点(输入),都是前一次迭代教学的结果(输出)和新的知识模块。学生在同一维度下,即同时、同地、同师、同内容起点,以项目的开发和完善为阶段目标,进行迭代学习。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学习进度出现差异,因此逐渐进入分层教学。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范围,迭代教学至少进行3次,而最多可达5次。学生的层次数和教学目标范围可根据学情分析、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灵活设置。在学分制和个性化弹性学制背景下,可设立相应的迭代终止结点,如提前完成迭代、达到培养目标即可获得学分。
分层迭代教學模式有三条贯穿全程的发展路线,分别是“知识递进路线”“项目完善路线”和“技能提升路线”。“知识递进路线”是精心定制的课程主线,“项目完善路线”是学生实现项目的从无到有,从初级版本到完善版本的实践进阶途径,而“技能提升路线”则体现了学生在经历一次次迭代学习后的技能逐步增强趋势。
三、小结
在当前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化、个性化培养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如何在纷繁的技术知识中,提炼出核心内容,并高效地授予与学生,转化为他们的职业能力,并惠及多数群体尤为重要。分层迭代教学模式为此提供了很好的启迪与解决思路。该模式的核心是分层培养、分段锤炼、项目引领、迭代递进,由于教学本质上有很多是相通的,因此该思想完全可以为其他高职专业的教学所借鉴,具体的构建实施可参考本文提出的7个环节。分层迭代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实施前要做好保障措施,如搭建教学体系、编制教学内容与目标、制作教学资源等,在具体实施中则要注意相关教学组织、方法、管理与评价的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陈哲.基于工作过程的“Java Web应用程序开发”课程教学效果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5).
[2]王国春,李万龙,彭馨仪,等.技术递进驱动教学法在Web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35).
[3]张雪松,朱作付,王鸿磊.高职软件专业Java Web开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4]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6(4).
[5]吴光林,季翔,沈士德,等.以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
[6]邵庆龙,葛李.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分组分层教学法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作者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