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研究

2019-12-09 01:57陈美荣
财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摘  要:目前,现代化建设迅速,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导致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核算工作,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资金来源为国家财政,在社会公益活动中使用资金,为社会大众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研究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基于经济增速而言,明显有所放慢,尤其是经济新常态出现之后,市场经济发展更是出现了诸多新元素。如何发挥行政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需注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事业单位作为政治体制下的一部分,需做好制度改革,尤其是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方可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事业单位纷纷增强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度,并积极开始了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有效途径,然而在实践中,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中,出现了管理薄弱等问题,致使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尚未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重点关注现存的主要问题,予以有效措施解决,方可保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效能的发挥,为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夯实基础。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理论

(1)会计核算内涵。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主要针对其经营性收入、业务性活动以及资金资产安全管理进行核算,以通过公开透明的核算工作,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加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提高其内生发展动力。

(2)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特点。随着我国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也相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在核算内容以及方法特点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变化使得其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行中的地位逐渐突显。一是向着企业会计核算方向发展。受机构改革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强化了与市场的对接联系,其管理、运行等越来越趋于企业化。二是各地区、各单位发展形式、组织架构等不同,使得其会计核算制度标准也存在差异。

(3)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从会计核算范围来看,凡是事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及其他事项都要进行核算,并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情况和结果,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现阶段,因易操作、好运行,收付实现制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采取的主要会计核算制度。从财务报告体系方面来看,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体系分成报表和附注两个部分,报表集中反映了事业单位年度财政收支、结存情况,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1)会计核算意识淡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投入越来越多,更加需要重视各项经费的管理、预算、审核等工作。但仍有一些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于会计核算相关工作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管理意识与财务风险意识。有的事业单位人手不足,领导就安排财务人员同时承担了好几份职责,责权规划十分不明确,更有的甚至被领导当作“勤杂工”,做着许多与财会业务无关的工作。有的单位不重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管理,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与日常财务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难以进行有效的资金管理。有的单位会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法律观念不强,凭借主观意识办事,漏洞百出。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具体的实施措施和可操作性的程序,对业务活动、经济活动和组织管理机构运行中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的防范和管控。一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票据的领用、保管、缴销、审核,财务报表的记录、储存、对账、自查,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等财产的核实、清算,相应账目和货币资金的监管、审计等等工作,都没有确立行之有效的实施措施和可执行程序。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安排不够合理,一人多岗,岗位职责比较混乱,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到实处。

(3)预算编制管理不完善。预算是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合理的预算通常具有数量化和可执行性的特征,有助于增强预见性,避免盲目行为,激励员工完成预定目标。但是,有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尽合理,会计人员在编制下一阶段预算的时候过多地参考了历史成本和收益,而没有能够结合各业务部门未来经济活动及市场环境编制,再加上相关的会计基础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准确、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预算编制结果和实际存在较大的偏差。如果没有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监督和管理,是很难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些预算偏差的,这种不重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不及时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的做法,只会让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虽然看似花哨,但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实际意义并不大。

三、优化措施分析

(1)创新核算方法,提升会计质量。政府会计制度集中了事业机构会计规范体系,需要事业机构的财会工作者采取权责发生制,确保会计核算方法更为科学有效的同时,提升了盈亏核算的真实性。权责发生制财会制度引进的同时添加了收入与成本两个会计要素,经确定业务事项出现的时间属性,提升并保障会计核算范畴的明确性及内容导向性,而且还促使会计数据可比性及相关性等价值得到确认。另外,针对固定资本、无形资本的计提折旧与摊销方法,在新政府会计体系中有反映,资产价值的准确性得到全面体现。

(2)大胆创新财会管理机制。大数据环境下,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力。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财务管理工作也是如此,需要创新管理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企业财会管理出现新的局面。比如将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有效结合起来进行运用,对企业财会系统当中的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技术进行革新,保证企业数据安全性的同时也提高对企业数据的利用效率。因此,要不断完善数据库建构工作,充分发挥会计信息资源价值,加快数据查詢、整合工作的进度。

(3)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事业单位运营发展中,需加强财务会计相适应的制度建设,结合上级部门提出的硬性要求,结合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做好内部制度的完善工作,尤其是财务会计方面的制度。只有在完善制度的情况,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及其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进而为保证财务会计工作具备一定的实效。笔者结合个人长期实践工作经验,分析并总结了当前财务管理中亟需完善的制度,主要包括绩效制度、岗位责任制等,上述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牵涉到财务会计核算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可以这么说,上述制度的完善,可有效促进财务工作人员积极性的提高,同时有利于促进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实践中,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完善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管理机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制定实用性较强的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并需要结合不同岗位工作职责、环境以及内容等,完善绩效考核细则。同时,需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实时调整相关制度,保证制度时刻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运营发展中,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完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关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高度认识到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中的不足,通过加强财务会计工作全过程监管、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机制等有效举措,方可真正意义上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制度,为有效提高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周晓红.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9(08):28+30

[2]张玉磊.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J].财会学习,2019(07):136+138

作者简介:陈美荣(1970.09-),女,汉族,山东平度市人,高级会计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事业单位会计方面,大型建筑企业会计方面,水管单位会计方面。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事业单位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探讨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互联网金融下的会计核算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