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友,蒋媛,江凤英,童斌,陈慧敏,刘欢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手术室,安徽 芜湖241001)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护士人数324万,2020年达到445万[1]。护士短缺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共性问题[2]。护士离职是造成护士短缺局面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3],离职意愿是离职前个体的自我认知先兆,对其离职有非常好的预测能力[2]。有研究显示,护士的离职行为是由其离职意愿决定[4]。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的的特性给手术室的护士造成较大的职业压力,对手术室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也造成巨大影响[5]。因此,研究手术室护士的离职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护士心理健康差[6]。随着近年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护士职业幸福感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7]。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与心理健康和职业幸福感的相关性值得进行研究。本课题组于2019年6月至7月对安徽省277名手术室护士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了解其离职意愿现状,分析其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稳定手术室护理队伍的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安徽省手术室护士管理微信群里的277名护士(其中三甲医院3所、二甲医院4所)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定科的注册护士;(2)临床一线护士,直接从事器械、巡回护士工作;(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问卷调查。排除标准:(1)手术室实习护生、轮转的新护士;(2)到外院进修的手术室护士。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等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健康状态、近6个月来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针刺伤、锐器伤等)。
1.2.2 离职意愿量表 采用台湾国立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李经远[2]编制的离职意愿量表,共有6个条目,分3个维度。“从不”到“经常”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计1~4分。总分越高表示离职意愿越高。在本研究中离职意愿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7。
1.2.3 GHQ-12一般健 康问卷 GHQ-12[8]量表用于测评个体1个月内的心理健康状况,由12个项目组成,采用0-0-1-1计分,总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情况越差。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6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4 护士工作幸福感量表 护士工作幸福感量表是由陈玲等[9]编制,共19个条目,分5个维度。1=“非常不赞同”,6=“非常赞同”,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总分越高表示护士的工作幸福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74,信效度良好。
1.3 资料收集方法 征得医院护理部、手术室相关领导同意后,2019年6月至7月将《问卷星》平台上的《安徽省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电子版链接及二维码在安徽省手术室护士管理微信群发布,一般人口学资料和3个调查量表的所有条目均设为“必答题”,保证调查问卷的完整性。手术室护士知情同意后点开电子版链接和扫二维码即可参与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将问卷填写结果从问卷星后台导出后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运用Stata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同人口学特征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护士心理健康、职业幸福感与离职意愿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的得分情况 277名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总分为(14.94±3.369)分,离职意愿总分≤6分有4名护士,占1.4%;>6分且≤12分有65名护士,占23.5%;>12分且≤18分有176名护士,占63.5%;>18分有32名护士,占11.6%。其他结果见表1。
表1 护士离职意愿得分(n=277)
2.2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下班时间、每周不同值夜班次数、是否有慢性疾病、近6个月是否发生过职业暴露的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不同人口学特征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总分比较(n=277)
续表1
2.3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离职意愿总分与工作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GHQ-12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3。
表3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幸福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n=277)
2.4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4个人口学变量,工作幸福感、心理健康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每天下班时间、每周值夜班情况、是否发生过针刺伤、锐器伤等职业暴露。见表4、5。
表4 影响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赋值情况
表5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n=277)
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较高占63.5%,很高占11.6%;高于杨琼[10],远高于徐芸[11]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中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14.94±3.369)分,高于刘晓艳在北京市[12]的研究结果。说明安徽省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处于较高水平。可能的原因是:(1)本次调查的医院中,手术量剧烈增长,开设新院区手术室,工作量大一定程度上造成手术室护士高离职意愿;表2中5.4%的手术室护士可以准时下班也说明了这一点。(2)可能受研究开展时间的影响,上述研究开展的时间均较本研究晚。在离职意愿的3个维度中,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的维度得分最高,这与国内相关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的研究结果一致[13]。本研究中21~30岁年龄段的手术室护士占42.6%,低年资护士因为护士需要上晚夜班多想换职业,并且年轻人获的其他工作机会也比较大。低年资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不稳定思绪会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与安全带来负面影响,需手术室护士长和护理部领导的高度重视。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每天下班时间是离职意愿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可能是由于医院手术量不断增加,手术室护士配置不足,每天不能准时下班,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离职意愿[5,14]。作为医院管理者,一方面不断提高手术医生的开刀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手术量质,缩短手术时间;另外医院人事科增加护理人员的招聘人数,增加手术室护理团队的人员配置,让手术室护士8 h工作后可以有护士接班;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护士加班加点上台的现象。本研究发现,每周值夜班情况是离职意愿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15]一致。对护士而言,频繁夜班会影响睡眠,造成护士体力精力不足,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手术室护士值夜班时突发的急诊手术多,夜班后经常又会排备班,这会加重手术室护士的离职意愿。归根到底,仍需要增加手术室护士人数,给手术室排少量的夜班和增加夜班的护士数;让手术室护士能够承受夜班负荷,降低夜班对身心的影响。近半年来是否发生过针刺伤、锐器伤等职业暴露也是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6]。护士职业暴露后会给护士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会增大护士的离职意愿。因此,需要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和人员配备,增加防护设备[17]。
本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与工作幸福感及各维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工作幸福感高的护士其离职意愿低,与有关研究结果[18]一致。工作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职业和自身发展的感受,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的自感完美的一种心理状态[9],工作幸福感主要通过工作环境、领导关爱、工作被认可、同事团结和睦、福利待遇好来体现。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提高薪酬待遇、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建设“磁性医院”来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幸福感[19]。
有研究显示我国护士心理健康较差,护士的心理健康值得关注[6]。本研究显示,心理健康状况差的护士其离职意愿高,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一致[20]。
提示医院管理者可以为本院护士进行心理体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达到有效地增强护士的心理健康,降低护士离职意愿的水平开展[21];此外还关注护士的心理求助行为,创造良好的心理支持环境,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沙龙等灵活多样的心理培训活动。
综上所述,安徽省手术室护士离职意愿水平不容乐观,离职意愿与工作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护理管理者要注重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工作幸福感。进一步增加手术室护士的人力资源,减少每天延迟下班时间和值夜班数,改善工作环境,加强职业防护,减少护士职业暴露,以稳定手术室护理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