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金亚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得以降低,然而多数存活患者存在偏瘫等残疾,其运动功能受限,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进程中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是极为关键的环节,早期平衡功能和步态训练可取得一定效果,但步行是多肌群和关节的协调性、周期性运动,常规康复训练无法较好的结合步行中平衡、负重及迈步这三个方面,易导致不良步态的形成[1-2]。近年来,下肢康复机器人能够在偏瘫的不同时期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已逐渐成为常规康复治疗的有效补充[3-4]。本研究对康复训练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7~70岁,平均年龄(51.03±9.93)岁;病程7 ~30 d,平均病程(20.28±3.35)d;偏瘫部位:右侧20例,左侧23例。对照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0.82±10.07)岁;病程5 ~29 d,平均病程(21.03±3.92)d;偏瘫部位:右侧31 例,左侧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中脑梗死诊断标准,梗死部位为单侧基底核区;单侧肢体偏瘫;首次发病,病程≤30 d,年龄≤70岁;生命体征平稳,具有自主意识,能够服从指令;对研究内容知情,签署相关同意书。排除标准:颅脑外伤、脑出血所造成的偏瘫;合并其他对步行能力有影响的关节和神经肌肉疾病;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精神症状、认知障碍及听力障碍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言语治疗、物理治疗和作业疗法,行良肢位摆放、膝髋关节控制训练、躯干肌控制训练、关节被动活动、踝背屈诱发训练、翻身训练;步态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站位及坐位平衡等训练,30 min/次,5次/周,连续干预10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选用Flexbot-B型下肢康复机器人(上海和技创机器人有限公司),该仪器能够提供具有生理步态的训练模式,可协调控制髋膝踝关节,患者下肢受髋膝电动机带动进行协调运动以模拟正常生理步态。训练前调整悬吊装置固定患者身体,视患者下肢长度及体型对膝关节与髋关节间的距离、踝关节松紧度进行调节,调整悬吊装置拉力,机器人直立角度为70°。设定训练参数及视觉反馈场景模式,步速1.23 ~1.80 km/h,治疗时间20~30 min。训练期间固定每位患者的起立床角度、步速及抗阻强度。如训练期间机器人出现故障或患者身体不适,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止训练。训练频率5次/周,连续10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8周后由同一位康复治疗师评定两组患者的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①下肢肌力: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价绳肌、股四头肌肌力,以Kendall百分比法评定,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与肌力呈正相关。②下肢运动功能:使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测定,该量表从关节屈伸运动功能、反射活动及协同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分越低,下肢运动功能越差。③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该量表包含从坐位站起、无支持站立、转移等从易到难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均采用0~4分5级评分法,总分为56分,得分与平衡功能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表2) 两组治疗前BBS、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BS、FMA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下肢肌力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绳肌 股四头肌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46.78±14.89 71.60±17.14 48.32±13.48 76.80±19.20对照组 43 47.06±15.43 59.26±16.70 49.54±14.16 61.82±17.56 t值 0.086 3.381 0.409 3.775 P值 >0.05 <0.05 >0.05 <0.05组别 例数
表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BBS评分 FM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19.24±5.72 43.38±8.70 15.20±5.88 26.70±4.05对照组 43 18.96±6.35 35.92±7.97 15.34±5.06 22.32±4.70 t值 0.215 4.146 0.118 4.629 P值 >0.05 <0.05 >0.05 <0.05
脑卒中偏瘫患者因大脑功能损伤,运动残疾的发生率较高,伸肌模式是其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表现,肌力下降、踝背屈能力下降、主动屈膝及屈髋受限,影响平衡功能和步态,导致不同程度的转移、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以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等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运动功能,但人力成本较高,患者经济负担较重[6-7]。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行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可防止痉挛加重、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同时促进关节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而运动训练则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态训练中绳肌、股四头肌肌力的提高,对于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增强平衡能力至关重要[8]。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步行训练,该机器人具有虚拟训练模式、智能反馈系统及减重系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绳肌、股四头肌评分与FMA、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肌力、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恢复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在于,康复机器人在患者减重状态下以电机带动患者以接近正常步态的模式进行训练,重心位于身体中线,躯干和盆骨运动稳定,能够对下肢关节肌腱肌肉的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恢复本体感觉,进行重复性的步行训练,从而改善步行能力;而训练过程中视患者下肢具体情况进行减重,循序渐进的帮助患者由不完全负重过渡至完全负重,有机的结合了迈步、平衡负重三个方面,减重下的步行训练能够缓解步行过程中下肢肌群的收缩负荷,改善拮抗肌-主动肌的协同运动,同时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调节肌张力,进而改善下肢运动功能;下肢康复机器人所具有的多功能踏板能够调整踝关节角度,适应患者内外翻足型,在矫正步态的同时提供生物负载,对足部本体感觉产生刺激,进而提高下肢运动功能[9]。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通过电子线路探测到腿部肌肉痉挛的发生,并立即切断马达能量供应,且系统在痉挛解除后会自动降低预先设定的步行速度以适应患者身体状况。因此,使用康复机器人进行渐进性、可重复性、定时定量的康复训练,实现了训练方法的参数化,使得康复训练具有持续性和一致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康复效果[10]。此外,下肢康复机器人的操作简单,能够大幅减轻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强度。
综上所述,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有效提高其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利于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能够帮助患者在训练早期建立康复信心,积极参与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康复效果、缩短治疗周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