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影像学分析

2019-12-09 23:23:59杨芳思徐秀征郭正纲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肌间臂丛穿刺针

杨芳思,徐秀征,郭正纲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麻醉科 北京 100144)

臂丛神经阻滞是麻醉手术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其多应用于上肢手术中,根据麻醉入路的差异,可以将其分为肌间沟、腋路、锁骨上以及锁骨下臂丛阻滞法。传统的臂丛阻滞方法主要通过异感发进行神经定位,但是该方法在应用的时候,却容易造成神经损伤,局部麻醉药物还可能会误入血管,因此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而借助超声引导影像学分析,则能够准确直观的进行神经定位,这使得麻醉效果大幅度提升,有效的减轻了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其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入我院实行上肢手术的患者40例,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在20~60岁,体质量在40~75kg,颈部平均长度为(11.2±1.3)cm,ASAⅠ~Ⅱ级。研究期间术侧神经功能损害、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者等不能入选研究。

1.2 仪器与方法

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在研究正式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做好准备工作。患者在术前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等都采用micro Maxx L38c超声仪进行检测,其中探头频率为5~10赫兹。当患者处在仰卧位时,头会偏向健康的一侧,患肢垂直的贴在身体的另一侧。检查期间,超声探头会获得颈动静脉的横断剖面图像,然后探头将会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逐渐移动到胸锁乳突肌之上,在部分检测完毕之后,探头则会沿着及胸乳突肌下移到前中斜角肌间隙位置,检测时可以看到一个类似圆形臂丛的神经结构。在找到该结构之后,将神经影像放在屏幕中心位置,穿刺针于探头宽面中央平行超声探头中线位置和皮肤之间呈45°时,就可以将穿刺针刺入。穿刺针在超声图像上展现为一个能够移动的锐利光束,而且伴有声影,在穿刺针即将接近神经的时候,如果轻轻推动针体,神经也将会被推动,这种情况下就说明针尖已经接近神经,此时快速的给患者注入0.5%的罗哌卡因2ml,药物被注入之后,可以通过超声观察到局部麻药在朝着神经周围扩散。在确定药物扩散之后,医师需要调整麻醉方向,将剩余的药物注入到神经干周围,此时如果从超声成像还不够明确,则可以采用神经刺激器进行辅助麻醉,在手术结束后12个小时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神经损伤的症状[1]。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的主要观察指标,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患者组织效用发挥作用的时间,该指标通常是在药物注入结束之后进行计算的,每过2分钟对患者情况测试一次,直到20分钟以后,记录患者各处神经支配区痛觉消失的时间。其疼痛评分如下:0分,没有感觉;1分,没有痛觉;2分,轻微疼痛感;3分,疼痛减弱;4分,痛觉正常。其中0~1分显示患者的神经完全被阻滞。二是在治疗期间还应当记录患者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比如说在治疗期间是否出现了误入血管、血肿及神经损伤等不良症状。

2 结果

在对患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借助超声技术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患者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以及肌间沟内的臂丛神经结构基本情况,臂丛神经在肌间沟处及分为上、中、下三个不同的部分。在进行横切的时候,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所展示的影像可以发现,横切表现为类圆形或者是卵圆形的低回声区以及其外周包围小的强回声区,而在注入药物之后,药物生效也有一个过程。药物注入到患处之后,麻醉发生效用的时间为(2.31±0.14)min,阻滞完全的时间为(6.32±0.24)min。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出现血肿、神经损伤等不良症状。

3 讨论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在越来越多的疾病治疗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较为清晰的反映出医学影像,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如上文所述,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优点就在于其能够直接快速的显示患者神经及其相邻结构,注射药物的时候能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现实局部麻药的扩散情况,其能够为后期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这样也是的治疗更加的安全、高效,其有效的减少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避免了在神经内注射药物时,误注血管,减少了局部麻醉药物的用量,这样做也有效的避免了外伤患者因为神经刺激所引发的肌肉收缩,神经阻滞所发挥的效用更快。

在应用超声时,借助超声引导进行不同部位的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所发挥的效果更加迅速,穿刺、麻醉成功率和麻醉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操作方法来说更加的便利。超声引导最为明显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结合注入药物后患者的局部麻醉扩散轻判断药物是否因为操作上的失误进入到了血管内,其能够将局部麻醉药物准确的注入到神经干的周围之后,对药物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如前期注入少量药物,如果声像图上没有出现扩散的情况,则需要立即停止注入药物,并将已经注入的药物回抽,注意避免其注入到血管内,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同时在注入药物完毕之后,工作人员可以清晰的看到药物的应用情况,而结合上文结果中的麻醉发挥效用时间以及阻滞完善情况等比较分析也从侧面真实了该治疗方法的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没有血肿等不良症状的发生,手术结束之后进行随访,患者也没有出现神经损伤[2]。

总之,超声的应用使得许多疾病得以更快的发现,充分的应用超声能够更好的推动区域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使得麻醉及其他操作技术更加的方便简单,其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病痛,有助于各项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间臂丛穿刺针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鱼身体里的“小刺”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河南水产(2019年4期)2019-12-13 02:50:42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护理研究(2012年26期)2012-07-26 0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