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按照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等文件要求,在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该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对校企组合新模式进行探索,以此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从某种程度来说,为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也是适应时代潮流,以此促进本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
对于生产性的阐述,顾名思义即为在实训基地中,产品是可以进行生产的,因此有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后,就能将真实的训练场所和职业环境提供给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以此使得企业的工作过程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这样不仅能够改变传统实训教学的弊端,而且通过校企合作、工学合作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提高[1]。
在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是极其有利的。因为身为一名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教师,对于如下方面需要予以关注:一是要掌握项目的生产过程、操作要求、技术原理;二是要加强与企业技术骨干的联系;三是对于一些技术和能力较强的教师,还可以参与企业开发和研制新产品的工作;四是可利于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而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时,有了这些方面便可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开展项目时,其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此实训基地可以创造出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训能力,而且对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还能带来一定的益处。
在建设物流管理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时,对于区域共享型这一种模式,各级政府部门即为其的建设主体,即在此过程中政府会提供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以此对相关的实训设备进行完善。同时,对于这些设备的使用权、监管权、处置权,政府也同样具备。
在该模式中,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目标即为其的优点所在,并且还能使得规模经济能够得以形成,这样重复建设同类型实训基地的情况就能得到有效的避免,从而能够有效配置区域内的资源,且区域内职业院校在投入资本时,就能更好的缓解压力。此外,在实训基地中一般能够做到合理规划,且拥有先进的设备设施,这样在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时就能确保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时就能带来一定的好处[2]。
对于该种类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主体为职业院校。一般来说,在利用实训基地来对经营活动进行开展时,院校基于对如下优势进行利用的基础上:一是师资队伍,二是设施设备,三是实践场地,其可以对市场的生产订单和服务进行承接,然后以此为生产性的实训机会予以创造。
通过对该种模式进行利用,便能在校内开展经营活动,如此校方在监管活动时就能带来一定的便利,并且基于充分考虑课程教学实际的情况下,在对实践活动进行开展时还能更加高效。但该模式也会存在一定的弊端,即在前期对此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时,需投入的资金是较大的,这样当完成基地的前期建设后,才能更好的为后期承接订单奠定基础。
强调共建和突出共享是该模式的显著特点。即在对校企共建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建设时,校企双方都要有所付出,其中校方应提供如下方面:一是运营场地,二是教学团队,三是政策支持等;企业方应提供如下方面:一是经营理念,二是管理制度,三是设备设施,四是技术人员。这样在对生产和实训活动进行生产时,有了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合作下,效果就会更理想。同时,基于电子商务领域得到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各大物流公司开始对高校开展竞争,因此这时可以对“市场换技术”的方式进行利用,以此对合适的物流企业进行引入,这样在对实训基地进行共建时就能同时兼顾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企业在培训员工时还能带来一定的益处,这样便可为企业和学校带来一定的利益[3]。
而对于该种模式的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可以有效实现优势互补的目标;第二,学校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还能充分享受企业给其带来的便利,比如在技术和管理理念上的便利;第三,企业在投入的过程中,还可以将此生产性实训基地视作员工的培训基地,这样对校企的合作和发展而言都是极其有利的。同时,基于真实企业环境中进行实践教学的情况下,不仅教师能够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学生从中还能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价值作用,企业和职业院校应该对协调小组进行创建,然后推选出一名负责人,以此专门对项目的实施和运营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负责。同时,为了能够顺利进行各项实训项目,还应及时做好相关的汇报工作。此外,对于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还应让小组中的业务骨干予以担任,并且每一为骨干指导的学生人数要进行合理的控制,以此确保指导作用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协调小组中,学校教师主要负责日常管理实训这一方面,而企业人员主要对生产质量和业务予以负责。
在运行生产性实训基地时,对于企业和学校的义务和权利要予以充分的明确,并且在运行方案中,相关的合作协议、运行章程、管理办法、组织机构等方面要详细予以长,以此确保生产性实训基地在运行时,能够有完善的运行机制予以保证。此外,为了能够充分确保运行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企业和校方要联合进行制定,而且在制定的过程中对于如下方面也要予以全面的考虑:一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情况,二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三是该专业在当前市场中的发展现状。
对职业院校来说,对于培养学生的纲领,实际上可以等同为人才培养方案。而受到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约束作用的影响下,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制定时,学校和企业都应该要积极参与其中。如此一来,基于校企双方的参与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然后在对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时,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标准”为依据,再对合理的项目课程进行开发,并对考核标准予以确定,以及在学生实训工作业绩中纳入这一考核标准,最后在综合对其的实训进行评价。这样不但能促进评价有效性的提高,而且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而言,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保证[4]。此外,在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制定时,对于企业的需求,教学项目不能与之相脱离,并且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企业技术骨干和教师还应该协同合作来共同完成,以此确保教学效率和质量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以及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注重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用是尤为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够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目标的实现,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对职业院校该专业的学生而言,也能为其的学习和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5]。因此为了能够充分发挥该实训基地的作用,在运行该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还应对上文提到的三个方面予以重视:一是要成立协调小组,二是要制定运行方案,三是要制定培养方案。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带来极大的辅助作用,而且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也能提供有效的平台,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