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问题及措施探究

2019-12-09 15:42李静霞
营销界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公司法人风险管理结构

李静霞

我国为给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相继推出了诸如《内部控制统一框架》、《全面风险管理统一框架》等一系列的制度与法规。但就国内的发展形势而言,中小企业目前仍面临着较大的发展风险。而纵观我国中小企业的实践过程,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并未能将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进而使得企业也面临了更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需务必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内部控制中的风险问题,让企业摆脱风险的压迫并取得理想的控制成效[1]。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的意识较为薄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逐步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虽是为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少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时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基于多方面不确定因素的叠加与累积,使得中小企业也面临了更大的风险。然而,由于部分企业即便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却依旧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就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而言大多仅是停留在财务风险,这便使得他们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更多抱有一种侥幸的投机心理,这便使得风险的破坏力在无形中又得到了进一步扩大,而一旦该风险爆发,对企业的打击也将是毁灭性的[2]。

(二)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就我国中小企业当下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还是拥有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倘若企业能可确保自身内部控制功能的充分发挥,不仅能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且能为企业后续的发展提供保障。然而,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徒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却未能发挥好内部控制功能,以致企业的权利设置与制衡始终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仅如此,部分中小企业虽也配备了相应的权力结构,但与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仍有较大差距,加之部分企业内部的董事会设置有着严重重叠的现象,这不仅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较大阻碍,且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本身便存在较大缺陷及漏洞,因而也使得诸多规定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三)评估指标体系尚待完善

由于风险本身便存在无法量化或不便量化特征,这便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开展亦无法确切评估出风险因素,而即便是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依旧无法对风险进行定量估计或对其指标予以量化、定性。不仅如此,因中小企业普遍基础条件较差,致使行业内的专家通常也难以做到对风险评价指标数量的合理把控,以致企业风险评估的结果往往也不具备较强的有效性。此外,由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定量衡量指标的选择方面,中小企业在资产负债率、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短期、显性财务指标考虑较多,对债务保障率、资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等长期、隐性发展指标等重要的财务指标考虑较少。这样,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系统的功能常打折扣[3]。

(四)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本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性工程,稍有刻意为之的迹象均难以起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中小企业需务必在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辅以合理的管理制度及规定,让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附带约束功能,从而为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鉴于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尚未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且在新的环境下还有许多新的问题产生,故为防止企业面临较大的内部控制风险。便必然要对内部控制的制度予以尽快完善,并做到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的全方位监督,以此方能帮助企业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环境,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维护企业的发展健康与稳定。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与观念

就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而言,企业的当下首要便应致力于良好风险管理意识与观念的形成。同时,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并非仅是针对某一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而是针对企业内部所有岗位的工作人员,是一项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强的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具体执行过程中,应该积极鼓励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投身于内部控制活动中,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岗位人员工作职责的明确来规范所有人员的日常行为,从而共同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服务;再次,科学调整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合理减少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层级及数量,注重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的横向管理与纵向管理的平衡性;最后,加快企业内部控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促使企业内部人员逐步养成廉洁正直的道德品质,增强企业所有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同时切实维护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建立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所谓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即指公司的管理层主要是由经理层、监事会、董事会以及股东大会所组成。而基于上述组成部分各自有着相应的权责,将形成相互制约且权责分明的契约关系。就我国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设置而言,虽部分中小企业亦采取了法人治理结构,但大多数结构的设置却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因此,为切实防患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首要之务便是要对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予以合理调整及优化。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领导体制,坚持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创新,根据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责权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其中,建立健全公司法人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设计完善的监督和反馈系统,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监督作用,并从法律的角度对董事的独立性予以明确,方能让企业在合理结构的治理下逐步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三)强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尽管中小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且抗风险能力亦有待提升,但仍可借由强化风险评估的途径来做到对企业内部风险的科学管理,继而在阿境地企业的风险等级同时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当然,为切实促进以上目标的顺利达成,企业除要了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同时,亦需确保风险识别与控制工作的全面落实。由此方能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并切实维护企业的发展和谐与稳定。

(四)完善公司风险应对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

对于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唯有在清楚识别风险类型的前提下,方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从而将风险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由此可见,管理企业内部风险的关键亦在于风险识别。而鉴于中小企业普遍不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故在识别风险过程中必定会遭遇重重阻碍。对此,中小企业需务必构建起一套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体系,一来可帮助企业实现对风险的准确识别,二来则可避免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与预先制定的发展目标相背离。当然,为做到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有效识别,则在管理各种风险事项的同时,企业还需做到对各种风险事项的细致划分,以便风险发生之时,企业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适宜的应对方法,从而将企业的内部风险影响降至最低。

总之,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将无可避免的遭受各种风险因素,且其中也必定会与企业的内部控制相关。因此,为避免企业受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以及为帮助企业实现对内部控制风险的良好预防,则必然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并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构建,以此方能降低企业内部控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并切实维护中小企业的发展健康与稳定。

猜你喜欢
公司法人风险管理结构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论结构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试析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途径
论《日出》的结构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公司法人本质属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