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智 杨天伦
摘要:防水防渗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筑施工涉及较多复杂的工序,也无形中加大了各分部防水防渗工程施工的难度,所以要对防水防渗技术进行分析,并在施工操作中严格遵循相关规范要求,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一、引言
目前国家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为其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还可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建筑工程安全性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建筑房屋的满意度,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提升的关键性技术。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一)屋面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对屋面进行防水以及防渗处理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首先,在进行施工之前,相关的部门需要严格把控施工材料的种类以及质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水材料。其次,对屋面防水施工流程进行严格监控,防水施工前基层质量缺陷应全部处理到位,卷材施工严格按规范要求。在施工中要将屋面排水系统加以有效设定,重视对排水管道防水层的处理,出屋面烟道等砼反坎应随屋面板一次浇筑成型,找坡层的坡向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正确留置,以此来有效做好屋面防渗漏工作,充分避免屋面产生不良的渗漏问题。
(二)厨房及卫生间处理
由于厨卫间容易和管道直接接触,易发生渗漏现象,建议施工单位除对基本厨卫进行基本防水之外,还需做好管道以及卫浴设施的防水处理。穿过楼面的给排水管道要按设计要求埋设套管,待管道安装就位后,严格按要求补浇混凝土并振密实,达龄期后在管道补浇混凝土的范围做蓄水试验。选用合格的防水材料,严格控制防水施工工艺,在穿过楼面的给排水管四周也要卷边铺涂防水材料,防水处理完要对整个厨房卫生间做蓄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三)门窗防渗技术
进行防渗透建筑工程施工时,根据门窗的施工频率及次数,可知其使用范围较广,因此,对防水防渗透有着较高的要求,对民用建筑、工业建筑进行施工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整体美观和安全性能,作为门窗施工环节中使用的防水防渗透技术,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水标准,同时要兼备美观性。根据这一项施工标准,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员需重点进行施工技术理论培训,有效保障整体门窗具备美观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透性能。对门窗环节进行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需参照预期设定图纸的相关要求,选取最佳的防水处理材料,严格把控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尤其是进行防水防渗透过程中。对门窗施工时,需处理门窗缝,以便有效降低缝隙出现的可能性,若发生此类问题,可借助水泥浆进行填补,以此有效确保窗体阳台实际高度和雨期施工要求相一致。
(四)外墙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在进行外墙防水防渗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重窗口的防水防渗施工。因为窗口是外墙主要的渗漏部位,所以在窗口施工的时候,要做出一个窗口外部的倾斜度,这样雨水在对窗口进行冲刷的过程中,雨水可以利用这个坡度流走,不会造成存水的现象,从而减少了外墙渗漏的发生概率,而且在窗安装完成以后,工作人员要对窗口周边的缝隙进行填充,可以使用发泡胶来填满缝隙,避免渗漏情况的发生。另外,在房屋建筑外墙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振捣工作,特别是在墙底部位发生跑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对其进行补足,而且要加强对外墙体施工空洞的管理,使用合格的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来补全孔洞周边的缝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房屋建筑外墙渗漏情况的发生,提高房屋建筑的合格程度。
(五)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
地下室是渗漏现象的高发区域,在进行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的时候,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防水材料。另外,还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方式来进行防水涂料的刷涂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防治地下室滲漏现象的出现。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下室墙体的各种管道要重点关注,加强周边的防水处理。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在墙体底部很容易出现缝隙,接缝处的防水处理一定要仔细,因为这些缝隙是渗漏主要的发生地。在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完成以后,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缝隙的产生,而且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重点观测。如果混凝土温度过高,要进行洒水降温,防止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混凝土裂缝,从而导致房屋建筑地下室渗漏的发生。
三、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一)做好施工前的环境勘察工作
在开始建设房屋前还要进行详细的勘探,组建一支优质的团队,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机器设备,在建设之前搜集相应的信息,为防渗防水打下优质的基础。这些信息包含各个方面,如土层的渗透情况、雨季的降水情况、温度、地表结构、地质状况、地下的水位情况等。要严格搜集各种信息,利用信息进行设计,做出施工计划。一般情况下,这些工作由相关的专业部门完成,在完成各种任务之后再与相应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联系,商量制订后续的建设工作。
(二)使用新型防水材料
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问题。
(1)建筑材料市场繁杂,要先进行防水材料的性价比分析,再到市场中问价,在满足必须的要求下尽可能地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节约成本,提高收益。
(2)在采购完原材料进行运输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障防水材料的质量,避免因为运输环境的影响,损害防水材料的质量。
(3)在进行建设时要先对材料进行检验,只有检验无误才能用于建筑上,避免因材料不合格再进行拆卸引发不必要的成本。
作者简介: 申智,杨天伦,河南春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