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校办企业需要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从宏观角度看,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从微观角度看,能够促进校办企业进行风险防范,有利于保障校办企业的财产安全。但是,由于校办企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相比较而言不如社会企业,这就导致了校办企业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一直“有心无力”,尽管明白其重要性,但是并没有将工作做得令人满意。校办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问题,精准下策,在组织架构、人员素质、监督体系、管理体系上下功夫,全方位无死角地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
一、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高速发展,越来越多有实力的高校逐步兴办了校办企业。作为企业类型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相比一般的社会企业而言,存在着共性,那就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关系着校办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当然,校办企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求同存异,借势发展是校办企业的必由之路。从另一个角度讲,校办企业在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其中财务内部控制问题是校办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因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成为当前校办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二、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
(一)组织架构不够完善
校办企业组织架构不够完善是由来已久的问题,也是校办企业自身性质所带来的问题。校办企业是由学校创办和控股的,既要为学校师生提供保障服务,又要创造经济效益为学校输送“血液”。目前校办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服务型公司和技术研究院,当前科技型企业成为校办企业的主体,既要保证社会效益,又要创造经济效益,这是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的根本区别。由于学校自身以教学和科研为主导的性质,决定了校办企业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士,在机构设置上就出现权责不明确,分工不清晰的现状。一般情况下,学校对高校企业进行全额投资,企业的唯一投资主体就是高校,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所有者委托和经营者被委托关系。企业的实际法人一般是由高校领导兼任,企业本质上没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其二者之间的经济法律关系,既相互割裂开来又有千丝万缕的纠葛,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不够完善也体现在,校办企业独立性较差,产权关系不明确,其管理方式仍然以行政为主,权责不明,职能重叠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二)财务工作人员能力难以胜任
任何一个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都不仅仅是依赖于有好的设备和制度就能完成的,最终使其产生效果的是人的执行。但是校办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往往不是由社会招聘的,而是有一定的事业单位的色彩,仍然有内部调任工作人员或者高校财务人员兼任校办企业的职位现象。由于校办企业组织架构不够完善带来了财务信息传递和沟通上的困难,再加上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可能不熟悉不了解企业业务,使得工作人员难以胜任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最终导致其内部控制工作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高校仍然没有意识到培养和招聘专业财务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仍旧以任命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仍然以调任或者兼任为主,具有行政级别的色彩,导致企业管理者与企业之间缺少利益纽带的维系,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不重视、不熟悉,最终形成财务工作人员能力难以胜任的问题。
(三)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不适用
校办企业与社会企业存在着根本性质上的区别,二者之间存在共性与存在差异。当前,校办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矛盾之处。例如,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的制订和完善上,存在着照搬照抄社会企业或者其他校办企业制度的情况,没有考虑到自身校办企业的特点;在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必然依赖于最终人的决策。如果最终的制度是由学校领导层决定的话,由于决策层在学校这一类教育单位工作,能考虑到“校办”的性质,但考虑不全“企业”性质;如果最终决策是由社会专业的财务人员制订的话,那么侧整点便会在“企业”身上,忽略“校辦”的性质。所以,传统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不适用,制订新的存在着客观困难,也是当前校办企业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所面对的巨大问题。
(四)缺少风险意识
目前,校办企业的仍然存在“行政化”的特点,校办企业直接负责人往往缺少财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只有“指导”之名,无指导之实,对财务风险无法准确把控。校办企业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在预算、经营、决策方面必须依赖市场的变化来进行安排,但是其相关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经营理念上还是工作经验上都难以把握市场规律,从而使得校办企业缺少风险意识,存在经营风险。
三、建立完善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建立层级式管理组织架构。
建立层级式管理制度有利于明确权责关系,完善校办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框架和结构,是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的关键。设置独立性、专业性强的校方成立经资委,授权其行使股东权利,如决策权、知情权和监督权等。设立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学校投资中心,将校办企业划转至资产经营公司名下,资产公司作为校办企业母公司,负责校办企业投、融资管理,经营目标设定,预算编制,业绩考核等。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日常管理上,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开展对校办企业财务人员的相关培训,增强其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才能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在具体操作方法上,除了基础性地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上的训练外,还要加强其新财务观念的培养,包括让其了解校办企业的特点,掌握其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另外,也要引入社会企业财务管理优秀人才,一定程度上摆脱“行政性”工作观念和制度的影响,才能更好地根据市场做出合理财务内部控制。最后,由于校办企业有着二个主体的特点,无论是流程上和制度上都不健全,使得有许多法律边缘的空子可钻,一定要加强员工法律意识的培养,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三)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
校办企业的特点让财务监督效果削弱,所以要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系,确保监督职能的有效。首先,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上对每一项流程、每一项工作做出规定和标准,有章可循是监督的基础;最后,设立独立性强的监督机构,可以加强监督人员标准的下沉,校方人士和企业人士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最后,确保监督制度和机构的执行力度,定期抽查、巡检来督促机制的落实和职能的履行。
(四)增强风险的识别能力
想要增强校办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就必须让管理者和工作者熟悉全流程。管理者在开设和经营校办企业的时候,必须做好社会调研,从社会背景、经济现状、所属行业、经营特点、市场竞争力等各种方面入手,结合专业理论和人士的共同探讨,从宏观上评估经营风险;微观层面上,校办企业的各项财务信息是识别财务风险的重要基础,从编订预算开始到账目的审计完成,管理者、工作者、监督者必须要做到对全流程的熟悉,并且严格按照既定标准行事,在每一项基础工作的环节就将风险化为最小。财务风险可以规避但是仍然会随着政策调整、经济环境的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出现而出现,要建立的专门的预警机制或部门,保证在突发情况下,仍然有备案可以执行,保证校办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序性和抗风险能力。最后,加强员工抗风险能力的检测,从基础环节就弥补好薄弱的地方,在日常工作中和培训内容里加入一些科学的评测问卷或者模拟案例的演练,加强员工的抗风险意识和能力。
四、总结
市场经济变化尤为迅速,校办企业作为其中普遍有特殊的个体,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是基础工作又是重点工作。从制度到人加强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也是众多企业遵循的原则。但是,完成这一项艰巨的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校办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上,结合个性,制订适宜自身发展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董广丽.校办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6):43-44.
作者简介: 汪芬,中国计量大学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