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嘉鑫 赖泓洋 李梅(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地方应用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主体,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囊、技术、文化、人才的摇篮与孵化基地。在我国积极推动并已经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热潮的社会大环境下,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更加彰显办学目标,既不但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学业有成的培养,更进一步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创业教育,使得大学生群体以自身的高知素养、前卫视野、敢想敢为的胆识、风华正茂的能量、善于开拓进取的作为,成为创业创新热潮中的先锋力量。云南农业大学一贯奉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的校训,追求具有品格高尚、知识渊博,追求真理、献身三农的人才培养品位,为国家和地方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一批批专业人才。分析研究大学生主打云南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即基于我们云南农业基于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包括教师队伍所具有的专业优势,利用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特产苦荞麦品种,采用“公司+加工+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项目,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高原特色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态农业发展水平,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作出云南农业大学这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云南农业大学学子的积极贡献。*
无论任何创业创新项目,开发和生产的主要前提条件都必须是拥有旺盛的可持续性的市场需求,主打云南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就是瞄准市场需求旺盛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考量。
荞麦本属人们饮食中并不多见的粗粮成分,但近些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保健观念更加追求营养保健的改变,荞麦籽粒以其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芦丁等功能物质及营养抑制因子,面粉的灰分、矿物元素、稀有元素含量高,特别是硅含量比小麦粉高5倍以上,锂含量高5倍以上,硒含量一般在0.43mg/kg的特性,既成为人们青睐的食品成分,亦成为人们青睐的保健品成分,更具有我国中医药“食药同源”理论基础上的“气盛有湿者宜之”的药用价值。近些年来,荞麦的世界性需求呈上升趋势,又尤以我国和日本的需求量为最大。苦荞麦是荞麦中的一个优质品种,在食品、饮品、保健品、药用价值上都堪优,已经引起栽培种植、开发加工、营销经营市场的关注和投入。
苦荞麦的品质与种植地地理条件有关,因为苦荞麦的生长耐阴凉、耐瘠薄、耐高寒、以海拔达到2000米以上为佳。云南以高海拔、无污染、高寒山区的地理环境成为苦荞麦中熟品种的优质产地,已有这样的定论:“中国是世界苦荞种植面积和敞亮最大的国家,而云南又是中国种植面积和敞亮最大的地区”就本研究所主打的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项目说来,将原产品苦荞麦的生产源确位于云南的省香格里拉地区,其种植区海拔在3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5.4°C,年均降雨量为268-945毫米,环境适宜,远离工业区污染,是苦荞麦优质产地的理想地域。而且,云南苦荞麦产品的优质在市场上已有口碑,譬如认为云南高寒山区无污染苦荞麦为原料加工出来的苦荞茶最好,含有的保健营养成分比黄苦荞高出几倍,销售价格也更高。
本研究所要主打的云南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项目由我们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发起,以本学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基础,并积极利用本校有益于运作这一创业创新项目的其他院系的专业技术力量,可谓之,以农业大学的专业技术力量形成这一创业创新项目的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主打这一项目的核心团队,包括项目的指导教师,项目主要负责人,产品研发负责人,市场部负责人,市场推广员,产品视频制作人,财务部负责人等。核心团队无论从专业技术水平方面看,还是从开拓进取的积极性方面看,都很充实和饱满,目前,这一项目已经进入起步阶段。
“公司+农户”的经管模式,已经被我国农村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进行专业项目规模化发展的实践所证实,是一种企业与乡村与农民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经营管理方式,本研发项目所要采用的“公司+加工+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是对这种经营模式的借鉴,所相同的是都以公司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龙头,负责产品的生产、销售、品牌开发和技术力量的培训,将原材料的生产和提供交由农民;所不同的是本研发项目为了确保产品生产品质的高标准,公司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全面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指标、统一加工生产、统一运输的生产模式,保证产品质量。因此,所主打的云南苦荞麦品牌创新创业选择借鉴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其具体运作方式为:
其一,建立注册一个专业的、多样化的,全方位服务的苦荞产品网络销售公司。以公司为项目研发、生产和营销的实体和龙头,以香格里拉地区为生产加工基地,与香格里拉地区种植苦荞的农户建立普遍性的联系,发动和组织有意向种植苦荞的农户,在一手抓已经种植苦荞的老户和一手抓发展种植苦荞新户的基础上,将公司所能够拥有的苦荞种植户的基本盘做大,形成老户稳定、新户进入的苦荞种植基地,保证苦荞产量和产品的开发利用。下设苦荞产品加工厂点和连锁店,以苦荞产品的特色加工和连锁营销形成生产销售业态。
其二进行有计划的苦荞生产与产品加工技术培训。一方面实行对苦荞种植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尽管苦荞种植在香格里拉地区已经发展起来,但无论老的种植户和即将发展起来的新的种植户,他们都需要更新和提高苦荞栽培技术,从产和质量上进一步提高,以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对苦荞加工技术的培训,在不断提高加工厂点的加工技术水平的同时,对一些做苦荞产品粗加工的农户给予必要的加工技术培训。
其三,面向市场,开拓市场。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积极宣传本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所经销的苦荞系列产品,建立消费者对本公司与苦荞系列产品的认知感;尝试运用不同的销售手段,打通分销渠道,以建立分销连锁店、给消费者提供便利购买的方式,促进销售量增长,不断地扩大和稳定市场占有份额,稳定和发展所主打的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项目。
品牌是企业的形象和生命,主打云南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同样必须遵循此理,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采用品牌营销策略。
目前,以云南苦荞为原料加工和面市的产品品种已有很多,本项目遵循“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品牌营销理念来打造企业品牌。一是对已经开始销售的苦荞粉精心研磨,从产品的外观、冲后的汤色、香味、可冲泡次数等指标上进行品质提升,争创所营销苦荞粉的市场品牌效应;二是与鸡枞、菌类、紫皮核桃等种植户进行交流与合作,寻求农业科研所的农业科研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苦荞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研发苦荞麦深加工品牌产品;四是参加各种农业博览会,学习借鉴他人经验,开阔事业和思路,增强品牌产品研发能力。
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责任,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下,基于云南农业大学的校级立项课题“山里的秘密”,具体到主打云南苦荞麦品牌创业创新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尝试,都还处于探研过程,尚未取得成熟经验,承担本项目研究和实践的机电工程学院的项目组成员将继续加强和深入对这一课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