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琴缘

2019-12-08 08:14任抒真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刘畅刘老师钢琴

●任抒真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他是我一双儿女的恩师。

他是西音钢琴学科的开拓者、建设者、带头人。

他是西北地区钢琴教育界的泰斗。

他就是西安音乐学院原钢琴系系主任刘畅标教授。

今年是刘老师九十华诞,我衷心祝愿他生日快乐!

每天清晨,作为晚辈的我踏着他曾走过的林荫大道,进入钢琴系琴房,兢兢业业地上好每一节课,勤勤恳恳地培养着每一位学生,仔仔细细地修改着每一篇论文,认认真真地聆听每一节大师课,真切地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音乐会。直至如今退休多年依旧为西音钢琴学科建设发挥着余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有刘畅标教授所做出的优秀榜样引领着我,榜样是无穷的力量,是无尽的财富与宝藏。

一、师情随想

我是1956年考入西音附中的,当时我的老师是顾仪芳老师,顾老师回家歇产假的那段日子里,是刘畅标老师带我的钢琴课。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竟然在第一节钢琴课上就给我布置了一首贝多芬钢琴三重奏,由我和我班的小提琴白典福、大提琴刁随心三人共同演奏,刘老师给我们一起上课。这是太新鲜的一件事儿了,我们的练习兴趣倍增。刘老师这一举动创造了室内乐进入钢琴教学课堂的先例,在当年的西音是一件富有创举的事情,我们进行了汇报演出,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还记得我们在校的1958年,正值大跃进时期,劳动教学互相结合,什么事情都要创新,要求全院师生进行创作。又是刘畅标老师带头,他指导我和他的学生周绍初进行钢琴作品创作,我只记得我的作品是《少年进行曲》和《草原的故事》。我们的作品均进行了演出,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和体验。这件事使我意识到不能只会弹琴,应该更广泛地涉猎其他音乐学科的知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刘老师勤恳积极、认真贯彻院系各项工作的态度及深厚广博的专业学识,都使得学生时代的我受益匪浅。

二、儿女结缘

1963年,本科毕业后,我被总政挑选到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音乐系工作。军艺解散后,我调入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直至1989年1月,又回到我的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在阔别母校的27年间,和刘老师也有过多次接触,印象最深刻的是在1981年春,刘老师随着学校招生来到兰州。在兰州工作的西音学子们,热情接待了前来参加招生的老师们,大家在我家欢聚一堂。期间刘老师问及了毕业生们家庭和孩子的情况,在见到了我的孩子壮壮的时候很是喜欢,问他道:“你学钢琴了吗?跟谁学?”当年的我年轻,没有教学经验,脾气又急躁,教学效果并不好!我回答说:“这孩子不喜欢钢琴,不好好学,将来就跟他爸爸一样学习作曲吧!”但是,刘老师和壮壮像是很有缘分似的,他离席后把我的儿子叫到另一间屋子,好好地聊了二三十分钟。谁知道刘老师用了什么样的灵丹妙药,就此神奇地点开了儿子的心。等刘老师一行离开兰州后,儿子的钢琴学习完全变了样子,能主动、严格、耐心、刻苦地练琴了。在1982年,壮壮考入了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初中部,师从刘畅标老师,一学就是附中的六年。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后,他又考取了刘老师的硕士研究生。是刘老师改变了李壮壮的人生道路!恩师之情,永世难忘!

1984年,我的女儿李健健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四年级,由于我们部队工作繁忙,无法陪同女儿学习,孩子年纪又太小,学习的效果显然不能和有家长陪读的孩子相比,最终女儿又于1986年从央音附小考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师从顾仪芳老师。一年后,顾老师去了美国,把女儿交给了李兰芬老师,后又转到了刘畅标老师手下。于是,我和刘老师又一次结缘了。

作为我一双儿女的恩师,刘畅标老师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耐心包容的教学理念,为孩子们播下钢琴专业的种子,开启了儿女走向专业道路的大门,奠定了儿女专业成长的基础。

三、榜样力量

1989年我复转,回到了母校,与刘老师从师生关系变成了同事关系。从1989年-2009年(刘老师退休回北京前),我和刘老师相处了20年之久。刘老师的为人、为师、为长都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和榜样。

1.严肃、严谨、严格的学者风范

每天清晨,刘老师快步走在学院的林荫大道上,7:50分第一个提前进入教室。刘老师走路很快,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快板”。他数年如一日的从事钢琴教学,耐心包容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每一首曲子。时常为核对一个谱子而查找很多版本;为确定一个临时升降记号,去找不同的音响资料,反复核对,确认过后才肯罢休。在刘老师家有一面墙和两个大柜子,全部都是书谱。几千本谱子,资料分门别类,摆放整整齐齐。在学校资料匮乏的时期,我们需要什么谱子,刘老师总能帮我们找到。自此,我们也懂得了怎么购买书谱,积累资料。以后的每一年,我都会把自己不是很丰富的曲谱资料分门别类,整理清楚。这有助于我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以及不太熟知的作品。一切的一切都是跟刘老师学习得来的。刘老师搬去北京生活之前,把许多钢琴曲谱送给了我,留作纪念。

记得我刚来学校的时候,钢琴系学生不是很多,但每年冬天的专业考试都会在没有暖气、好似冰窖的旧音乐厅持续3-5天。刘老师秉持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每个学生的所有曲目都完整听完,其他老师在他以身作则的感召下,都提前备好小毛毯和暖水袋以防止手脚被冻僵,实在冷了就站起来跺跺脚、哈哈气,然后坐下继续进行考试。没有一个人抱怨,更没有一个人无故缺席。刘老师对工作严谨、负责的态度也带动了系里其他教师。

刘老师学识宽泛,是我们学习、工作中的“活词典”,但凡在专业上有疑问与疑惑的地方,我们都会请教刘老师,他不用查资料便能立刻解析。记得曾经有一次我对于作品中所出现的中文注释名称“蒲朗克”、“普兰克”、“弗兰克”三个相似名称所困扰,我想知道这究竟是因翻译不同导致姓名不一,还是原本就是三位不同的作曲家?我询问刘老师,他马上就回答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刘老师说前两个名称指的是同一位作曲家,而“弗兰克”指的是另外一位作曲家。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又再次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发现:“蒲朗克”和“普兰克”指的确实是同一位地道的法国作曲家,而“弗兰克”指的是一位比利时作曲家,他留学法国,晚年加入法国籍,成为法籍作曲家。

20世纪80年代,外国专家频繁来西音交流,只要有外国专家举行讲座和大师课时,刘老师总是早早地来到钢琴系南401教室,他会提前准备好讲课所要涉及到的曲谱,在上课的时候仔细地听、认真地记。对于有些翻译不清的学术专业用语,刘老师会准确到位地进行讲解,甚至有时候在师生强烈要求下,刘老师索性直接充当翻译人员。这再次显示出刘老师宽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外语能力!

对于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即使工作再繁忙,刘老师也会认真审阅每一篇论文。除了钢琴系的论文答辩外,刘老师还要参加音教系的论文答辩,两个系的论文加起来10-20篇,刘老师都会逐字逐句进行审读与修改。他还推荐我参加音教系的论文评审,教学相长使我慎独地完成了一次次评审答辩的工作。这对我自身音乐学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态度的审慎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刘老师对于我的培养和帮助。

尽管工作繁忙,但只要有钢琴音乐会,总能看到刘老师的身影,尤其是学生音乐会,只要师生邀请他,他都会到场聆听,并且音乐会结束之后认真地给其专业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这使得我们都受益匪浅。

作为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学科带头者、建设者,他用极高的专业素养为后辈做出了坚实的榜样;同时他亦用最专业的态度征服每一个人的心。

2.豁达、爽朗、随和的长者

记得在刘老师家,钢琴系的老师们有过多次的聚会。还记得有一年的“三八”妇女节,女老师们一起吆喝刘老师请客,他立马乐呵呵答应了,为了减轻老两口的负担,系里在校的几位老师每人带一样菜肴,而刘老师则准备好家庭西式自助餐招待我们,水果沙拉、蔬菜沙拉、面包香肠等等,甚是丰盛。更不一样地便是在饭后,刘老师和老伴冯钟慧老师准备了各种智力小游戏,有“你比划,我来猜”、“击鼓传花”等,最有意思的一个游戏便是在一块白手帕上放满了各种零星小物件,大约有30多种,全体凝视一分钟之后收起东西,大家都要尽可能回忆手帕上罗列的东西并写下来,最后谁记得又多又准确,谁就获胜,获胜的人还有奖励。除此之外,还有智力测验和数学题测试。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在愉悦轻松的时光中,又充满着无限的智慧与乐趣。

记得系里组织过春游和秋游活动,师生共同参加,有一次春游,全系老师下河、爬山、骑马、游泳……,刘老师也真脱了鞋下河,学生们一起起哄给刘老师起外号,不知道谁叫了一声“标哥”,我对学生们说你们真是没大没小,谁知刘老师乐呵呵高兴地说:“叫吧叫吧,我喜欢这个称呼。”结果,“标哥”的称号流传了很长时间。作为一个长者,童心未泯、平易近人的生活态度实属难得。

和刘老师共同相处的二十年间,度过了太多美好的时光,经历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回忆过去就好像这一切都发生在昨天,在刘老师身边的二十年是我漫漫人生之旅中所获得的珍贵财富。直至今天,我所做的一切工作中都存留着刘老师榜样的身影,正是他精益求精的专业素养、高尚纯净的人生品格引领着我不断追求,引领着我始终如一,坚定不渝!

猜你喜欢
刘畅刘老师钢琴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纸钢琴
春来啦
钢琴
珍视自我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