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流转,守护相传

2019-12-08 05:38:12陳彥如
收藏·拍卖 2019年11期
关键词:热议藏品艺术品

近期海内外有两条新闻值得关注:一条是重庆大学博物馆被疑赝品事件引发举国刷屏,持续高热的舆情让多年积疴的“国宝帮”再度浮出水面;另一条是美国丹佛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焦天龙一句“博物馆是否能够变卖藏品”引发业界热议,而今秋纽约艺术周上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拍场巨头都推出了博物馆藏品专场。

两条新闻引发热议的背后,与近年来的“文博热”有直接的关系。经过博物馆教育的中国大众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意识:最好的艺术品,其归宿一定是博物馆;最好的藏品,其归宿一定是博物馆。经过博物馆认证的“国宝”之所以谓之“国”,代表了对当前社会一整套的文化规则——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法律等进行系统的评判。推动知识的社会公共化,人人都有获得知识成本最低的渠道。是人类文明前进一大步的那一步。

所以新闻的前者,博物馆和高校都是社会公共文化的神圣高地,两者同时被入侵,已经深深伤害了大众对文化高地的仰望与尊重的感情;而新闻的后者,也等于刷新了大众的三观,原来在美国,即使是国家级博物馆,为了释放博物馆馆藏压力,与其让文物不见天日,不如售卖部分去征集更适合博物馆自身收藏体系的藏品,让艺术品流通形成良性循环。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全球不可忽略的收藏大国。尽管拍卖这套市场体系来自于西方,但是收藏市场的普众性再无他国可以类比。尤其这些年的经济环境就是在印证“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的老话,投资文物、艺术品、珍稀真品的回报率,远远把股票、房地产、贵金属抛在了后面。收藏也不再是私人藏家独大的领域,分担通货膨胀风险和投资收益,包括合理避税,甚至在良性运作中反哺企业,都给企业留出了后续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加入了收藏的行列……曾经的私人藏家们在几度浮沉之后,懂得如何解决困局,架构生态产业链型投资板块,在顶层设计上为企业谋一个更多元未来……中国收藏在当下已经进阶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有时会想,确实是这个时代选择了企业进入收藏。以企业的力量介入收藏并推动艺术的发展,实质上企业也可以承担一份社会职责。企业与艺术关系的发展,绝对不再是一种简单交换资源的模式,而一定是朝双方的共享、互动、彼此参与的方向发展。企业和艺术的合作会更多地跨界,形成多元合作。经历了新旧交替的接班之后,新一代企业家们开始重视收藏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他们清楚作为先进性企业还要担负一份更高远的社会责任——为人类文明留存共同的财富。

俗话说“流水不腐”,通过收藏,只要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拥有坚实的知识系统,让文物在正常流通渠道里流转,不失一种良性循环的路径。既然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不管是私人收藏、企业收藏还是博物馆收藏,只要都是艺术生态链上的守护力量,相互接棒,人类文明便得以薪火相传。

猜你喜欢
热议藏品艺术品
抱朴斋藏品
李杰森藏品
谭礼藏品
艺术品鉴,2021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11期)2020-12-28 01:36:14
《艺术品鉴》常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5期)2020-07-27 02:43:16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14
艺术品鉴,2020年征订中……
艺术品鉴(2020年1期)2020-01-19 06:00:38
罗妍妍藏品欣赏
宝藏(2017年11期)2018-01-03 06:46:09
明星离婚事件引发热议数月
岷峨诗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9
老区,在各地两会上成为热议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