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居室绿化研究

2019-12-06 19:28张健
神州·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态批评人与自然

摘要:本文在综述现当代绿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等问题,提出在生态批评视野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要“理性”,要合理运用新形式与技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介绍了绿化在居室空间中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阐述了生态批评视野下的生态美学内涵。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垂直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上应注意的四个方面,最终确定苔藓植物为室内植物的最佳选择,进一步综合分析了现当代居室空间中绿化设计中生态美学的理念及方法。

关键词:生态批评;居室绿化;环境危机;人与自然

1.引言

中国的生态批评是在欧美生态批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在今天追求物质过剩的消费社会,人们除了需要意识到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重要性的同时,还应给予更深层次的关怀。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批评中的核心问题,生态整体主义正是针对之前的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出的生态文明时代的新见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它一度成为全世界竞相信仰和膜拜的对象。然而,现实是技术并非万能,它在给予人类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与他者关系的变化。众所周知,合理的生态关系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人类一味地掠夺、榨取自然,最后导致人与自然关系恶化,如此,人类不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人们的精神家园也被破坏,处于身体和精神都流离失所的状态。

2.现当代居室空间绿化历史与现状

盆栽作为植物进入到室内空间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的发明,为室内的绿化创造了实践的基础。许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家中放一些绿色植物,希望能为自己的家中带去自然的感觉,但体积小的盆栽其实对室内环境的改善并不是很大,体积大的植物又会去占用极有限的室内空间,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导致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从根本上来说生态危机更是人性危机,是人们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的危机。现如今,横向绿植的弊端已经日益显现出来,不论是从造型和功能性上,它都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化快速发展,公共绿地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垂直绿化等新的技术在快速发展和应用。

3.生态批评视野下居室空间绿化的发展与应用

垂直绿化将绿色植物大量的引入到室内空间,却占用很小的空间,还可以有赏心悦目的造型,并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而目前,技术在不断发展,植物也慢慢可以不必受限于土壤环境之中。植物墙作为特别的绿化形式,近几年也慢慢随着植物墙在国内技术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公众的认知程度广泛提高。随处可见的盆栽,已然让公众对此产生了“审美疲劳”,希望能有新的绿化形式来替代它们,而植物墙正是很不错的选择。它有着不受空间的限制、效果显著、还可以呈现造型艺术等优点。

3.1生态批评视野下居室绿化的美学内涵

审美活动是人类十分重要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完善了人本身。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待审美对象的态度是摆脱了现实生活中的实用关系,而具有非功利性。生态审美是以狭义的自然事物为审美对象,传统美学将人类的审美判断加之在自然之上,用人的眼光去评判自然的美丑,用审视的目光去看待自然,生态美学家认为这种审美其实并没有逾越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人类定义的美丑在自然界中是没有存在意义的。自然存在的价值并不是为了人类,而是有着自身的合理性。在感受并尊重自然之美的同时,生态审美还更加注重人从感官的全体参与,逐渐过渡到一种沉醉于自然之中的,本真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从而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和解放。

当下原生态逐步消失殆尽,非人化的自然在生态审美的关照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当代室内设计中传统的审美思想束缚着人们,这种审美角度颠覆了传统美学的对称、比例、协调等艺术要求,它已经不仅仅是如画式自然的描写,而是将自然的原生态毫无保留地展现。

3.2居室环境绿化设计植物的选择

由于居室空间的特殊性,它不同于公共室内空间,所以在植物的选择上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1)光照。对于植物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居室空间是一个相对光照不是特别充足的环境,我们在选择时应考虑那些在阴暗的光照条件下也可以存活下来的植物,再者,由于光照的不充分,导致光合作用也会大打折扣,这样也会造成植物的无法存活的状况。必要时,还需要进行人工补充光源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温度。由于居室环境中有空调或者暖气的存在,室内的温度一般都在18~26℃之间,较为适合植物的生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室内环境中存在热对流效应,这将可能造成的室内植物上下受热不均匀,很有可能在植物上方产生热累积现象,因此在选择植物时需注意温度变化给植物带来的影响。

(3)湿度。室内适合人居住的湿度是在40%-70%之间,适合植物生长的湿度则在65%-85%之间,所以一般控制在40~60%之间都两者都较为合适。

(4)空气流通。在居室空间中,空气流通很差极易造成植物产生各种因病虫害导致的问题,不仅会对植物,也很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选择苔藓植物的原因是它的可塑造性特别强,而且它的存活能力、适应性也非常强,甚至是只要有一点阳光和水,它就可以顽强的生存下来,更甚有些品种即便是在没有水分的状态下也可以维持生命,它靠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就足够了。可见它的生命力是非常的顽强的,这种习性对于居室空间环境来说可以说是最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绿化与生活[J].北京:《绿化与生活》编辑部,2001.

[2]于淑玲,杜麗敏.苔藓植物特性和综合应用[J].北方园林,2007(2):69-70.

[3]杨喜生.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山东工业技术杂志社.2016(17).

[4]金胜.室内绿化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5](荷)琳达·斯特格(Steg,Linda).环境心理学导论[D].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张健(1994.3-)男,汉族,山西太原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生态批评人与自然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