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谦 刘竞达
[摘要]科技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多角度剖析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探查新形势下沈阳科技服务业发展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利于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存在问题;对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929054
1引言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智力密集性、服务广泛性、产业附加值大、极具创新性等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在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拉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21科技服务业规模初现
我国的科技服务业起步较晚,但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2016年,有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6891个,研究与开发机构3611个,高技术企业30798个,主营业务收入153796亿元。 2016年,R&D人员全时当量39万人年,共计1567675亿元的R&D经费内部支出,1140698億元的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2017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176061亿元,比2016年有19294亿元的增长,增长百分比为123%,较2016年有17个百分点的增速提高。2016年,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1628881件,其中发明专利302136件,占1855%。
22集中于创新资源密集区
我国的科技服务业发展主要集中于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如北京、上海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且远远超过我国的其他地区。其次如苏州、青岛、广州、杭州、天津等人才较为集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服务业也具有较高的发展水平,且随着相应新政策的不断推出,显示出更大的发展潜力。截至目前,发展最为落后的还属西部地区。[1]
23由集聚向多点分布发展
从整体的角度看,集聚发展态势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中得以显现,受区域间各差异因素的作用,也正向多点特色化发展。如南京、宁波、东莞等城市结合自身特点,依靠利于本地行业发展的政策,将科技服务业发展推上特色化道路。
3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新形势
经过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沈阳市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特色日趋明显,呈现新的发展形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31科技体系建设成果显著
企业投入中科技投入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主营业务与产品所具有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2017年第一季度,沈阳市的规模以上企业中有229家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中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48%,比2016年同一时期有208%的增长。2016年,沈阳市科技活动人员数达到100281人,R&D经费内部支出共计1389462万元。截至2014年,沈阳市科技成果奖励总数达到357个,其中国家级7个,省级140个,市级210个。研究机构和大学有很强的实力和巨大的贡献,生产与研究结合度高,科技推广与服务形式越来越多元,且与科技中介和技术服务形成了多管齐下的局面。
32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十二五”以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持续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自2015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文件。由市场发展而带来的需求,可以成为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沈阳市科技经费支出逐年增加,科技交流日益活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33空间分布具有集聚发展优势
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集聚区域分布现状,沈阳市制定了发展规划,建设和推动了一系列科技服务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集聚可以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3]沈阳市的各大集聚区在创造规模效益、树立优势品牌、深化交流合作和拉动其他地区发展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企业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科技服务业可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增加值、降低能耗以及提高综合竞争力,可以为制造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强大推力。[4]传统与骨干的制造企业如何转型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寻找新的增长点,继续担负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是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进一步的全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也将成为沈阳向高端科技城市迈进的重要引擎。
42需要发展科技技术中介服务业市场
科技技术中介服务业是促进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的重要纽带。沈阳市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首先,一些科技服务机构具有强烈的政府色彩,并没有真正融入市场。大多数科技服务组织依靠政府指导,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存在不公平竞争。[5]其次,私立机构数量少,缺乏核心竞争力。
43缺乏综合型高端人才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科技服务业对精通专业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有着强烈的需求。沈阳市科技服务业人才短缺,整体素质不高。人才培养、引进和鼓励政策不到位,缺少相应的资格评估和退出机制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6]
5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对策
51加强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建设
应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独立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加强支持沈阳市的科技服务机构,推动合格科技技术服务机构注册成为独立法人企业,并自主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承担研发设计服务。大力发展与科技服务链条关系密切的服务企业,推动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52加强科技服务形式与转型升级建设
重点关注服务于创新、生产、创业,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的科技服务业的新型服务形式,推动科技服务业的集成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促进“互联网+”、制造业等科技服务业关系密切的产业间的融合,并通过转型升级探索新的互助互补的发展模式。
53加强科技服务业集群建设
参考和借鉴示范性集聚区的发展经验与教训,扎根本区域优势与特色,推进高水平、具有特色的集聚区的建设。建立完善集群合理评价体系和激励与奖励机制,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和服务环境,形成优化集聚区互动的良性机制。
5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从科技服务业发展需要出发,充分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作用,避免紧缺专业和跨学科专业设置的不足,加快设计、检验测试、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关键领域各岗位,多渠道引进高水平的综合管理人才和具有较强业务开发能力及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 2013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王任远,来尧静,姚山季科技服务业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3(7):115-118
[3]谢臻,卜伟科技服务业集聚、地区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以北京市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18(6):108-118
[4]张术茂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4):81-84
[5]宋谦,王静关于加快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特区经济,2015(9):121-122
[6]王吉发,敖海燕,陈航辽宁省发展科技服务业的优劣势分析[J].中国市场,2015(38):235-237
[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WFGD2017006)。
[作者简介]宋谦(1978—),男,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战略管理;刘竞达(1986—),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就读于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战略管理与决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