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识、才情与浮士德情结

2019-12-06 06:33田彬华
人民音乐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浮士德李鹏作曲家

日,欣闻李鹏程的文集《两百年来的古典音乐——当浪漫遇见现代》正式出版。全书文章共20篇,开篇先阐明作者针对古典音乐“结构聆听”的观念,其后均为对西方作曲家及作品的论述。涉及范围始于19世纪的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等,至20世纪的施尼特凯、帕特、利盖蒂、谢尔西、布列兹等,历时约两百年,展现了作者宽广的音乐视野和开放包容的聆听态度。这些文章文笔舒畅而又具有专业内涵,作者用心对待每一部作品、每一个表述,将历史意识与现实思考、个人体悟相结合,在带领读者感受音乐美的同时亦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过去两个世纪的经典音乐在他的笔下获得了鲜活的生命。

一、智识:专业工作者的敬业与素养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外国作曲家与作品研究”专业的博士,作者的学术品格和规范在整个文集中得到了保留和体现。文章中所有涉及作品,都建立在严谨细致的专业分析基础上,注重乐谱分析与音响聆听的结合,历史事实与分析,并在引注出处等细节上严谨规范,保证了此书的专业水准。

在众多普及型的音乐文章中,不乏浅尝辄止、东抄西凑的舶来品,而业余爱乐者所撰写的文章,虽有广泛聆听的热情和广博的文化知识,但往往对待作品技术细节却如隔靴搔痒、难以深入。因此,笔者坚持认为,爱乐普及型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应该吃透乐谱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吃透音响中的每一个音符鸣响,同时对于作曲家的历史事实有着清晰的掌握。而李鹏程恰恰舍得在这方面下功夫琢磨,充分体现了其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对于每个作品的基本结构、核心特征、作曲技法等“核心密码”勾勒清晰、论述详略得当,寥寥几笔,就使得读者把握了作品的特质。“作曲家的声音一半体现在音乐音响里,另一半隐藏在乐谱里”(第11页),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在撰写文章时,作者不仅广泛查阅相关中外史学及其它研究资料,而且总是对照乐谱和音响反复聆听分析,深入思考,并未因是为大众撰写文章而对音乐技术细节草草带过。对于其中许多大部头的作品及采用现代技术创作的作品,作者更是花费了不少精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记得2012年的上音博士宿舍,李鹏程突然拍手叫好,吓跑了正在他键盘上散步捣乱的小猫,引来我一探究竟。原来,他正在撰写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的赏析文章,经过分析发现老肖刻意将两个主题的音乐形象在首尾颠倒,从而完成了绝妙的反讽叙事;还有第三乐章中一个刺耳的小号音响斥其中,我们两人对比录音版本和总谱进行讨论,最终一致认为:“最好的是海廷克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版,既中和了噪音效果,又不失旋律的扭曲效果”(p175)。——此一小细节可见作者落笔之严谨。

有趣的是,此书的每篇文章都附有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听到相关音响,还可以看到视频展现部分作品的结构图,这是李鹏程运用音乐可视化软件Variations audio timeliner制作而成。该软件是由印第安纳大学开发,我们在博士学习期间选修陶辛教授的“艺术导赏”课程时了解到这款神奇的软件,李鹏程对此极为感兴趣,随后制作了大量结构图,并在自己的讲座和文章中使用。据笔者了解,这是第一本将可视化软件与文字解说、音频相结合的音乐书籍,给欣赏者以极为直观和清晰的感受,对于理解把握音乐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读者们可能会注意到书中有不少中外文引注,而《爱乐》杂志原则上是不列参考文献的。当年,李鹏程按照杂志要求删去脚注,却自行保留了所有文章的原始注释版本,并向我解释必须坚持这样的学术规范,为文献的可靠性和他人学习研究提供方便。

二、才情:文学家般的浪漫细腻

杨燕迪教授曾多次提及自己为《音乐爱好者》等撰寫爱乐文稿经历对自己文笔的打磨。为爱乐者撰写介绍文字,看似简单实则挑战很大。如何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将枯燥的技分析结果进行引人入胜的文字表达,深入浅出且有生花之笔,做到雅俗共赏和通俗易懂,对每一个专业工作者无疑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面对一部作品,音乐专业工作者容易陷于极端技术化、数理化的分析模式,李鹏程清醒地意识到了这种方法的缺陷:“很多分析恨不得将一部音乐作品“碎尸万段”,音乐的美感荡然无存”(第13页)。对此,李鹏程在自己的写作中体现出了他独有的浪漫才情,以对于音乐细节的极端敏感和深入理解,以“拟人化”的语气,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人身阅历、思想感悟、历史沉淀等等均融入到一个个枯燥的技法分析结果之中,渗透至事无巨细的历史陈述,娓娓道来如故事般引人入胜,将技术分析结果和史学事实重构为一个鲜活的个人音乐“叙事”:“加弱音器的小号最后一次奏出上四度动机,冷眼回眸中,尘世的一切已成为飘渺的梦境,随钟声最后的一声敲击而消逝”(第176页),这一句将音乐与作曲家形象、历史语境、聆听感悟等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表达细腻而又具有文学才情。类似的论述在书中比比皆是:“从b小调长途跋涉到B大调,这是李斯特的朝拜历程,也是世间所有升入天堂的浮士德曾走过的路。”(第55页)这种对作曲技法形象而又合理合情的多元糅合解读,才气逼人。细节如此,宏观标题也是精心设计:“每个人都是浮士德”、“孤独的修行者”等标题中也鲜明的体现出作者对于音乐文字表达努力所营造的“代入感”。看似简单的拟人化写法,其内在基础是扎实的音乐分析和深入理解,外在体现是其细腻的笔法和浪漫的文学才情,举重若轻,在智性基础上的进行高层次感性表达,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读者个人“代入感”体验。

文集中大量涉及到作曲家们生平及音乐成长过程,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作者总是能够慧眼独具,在各种历史事实与音乐作品之间纵横开阖,巧妙的将生平历史与音乐作品理解阐释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文学家般的细腻观察及文笔才情。如他论圣桑的创作生平时说:“十月出生的圣桑有着天秤座对和谐理性的美学追求,睿智豁达如他,会欣赏乃至介绍各种新奇的音乐,却绝不会为了跟上时代或太好听众而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第73页)如在论述格里格的创作时:“《抒情小品》第一卷几乎与格里格唯一的女儿同时诞生,不幸的是女儿出生第二年便夭折,乐曲却一直写到66首,从23岁写到51岁,那些时不时冒出的怀旧标题总是透漏出作曲家柔软的内心世界。”(第100页)看似平淡的论述暗含着一种将音乐与生平进行关联的解读方式。

三、浮士德情结:文以载道

对作者来说,音乐的细致分析感悟并不是终点,而仅仅只是起点,拟人化的写法也只是他的一种写作方法和工具。真正动人的是作者善于将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置于更为宏大的各种语境中进行历史定位和哲学考察,与当下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文化勾连,使得一个个音乐作品和音乐家兼具历史感与当下鲜活感。并总是将其置于更大的人类生存语境进行思考,以此表达他进行艺术救赎的理想和渴望——这无疑是画龙点睛之笔,是本书文章能够引发众多人共鸣的关键所在。

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喜欢思考的年轻学者,思想深度甚至超越了他的生理年龄。浏览书中文章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流浪”“死亡”“孤独”“浮士德”“乌托邦”“诗意地栖居”……他以接近90后的年龄,却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符合的独立成熟思考。如《八部“末日经”的启示录》这篇是他集中探讨“死亡”主题的文章,对于这一著名的死亡主题,将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等八篇不同时代的经典作品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风格里,表达者对死亡的感受,展现着每一代人都会有的末日情结”(第139页)。

记得他在撰写时,曾严肃地和我探讨关于“死亡”的人生命题,论及那无处可逃的孤独感导致的绝望和对死亡的正视(而虚长一轮的我虽然经历过汶川大地震那生死时刻,却过了数年后才体会到那种无助绝望的世纪孤独)。

而在这些人生思考中,作者对“浮士德”情有独钟,这几乎是一个貫穿全书的内在主题。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一位朋友讲述的德国作曲家阿德里安·莱维屈恩的一生》是他案头长期摆放研读的书籍,曾与笔者多次谈论该书乃至人物形象。他在文集中多篇文章直接大段论述或者以此论述音乐及音乐家。一方面,他将一些作曲家的生平与浮士德直接关联,如他认为“李斯特是个典型的浮士德式的人物”(第44页),他讨论施尼特凯的音乐与浮士德之间的关系,并认为:“施尼特凯本人的一生就是浮士德博士的缩影”(第202页)。另一方面在具体的音乐分析论述中,也常常使用这一人物来进行理解阐释,如对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的分析完全以浮士德作为整体理解线索和细节描述,如整体“李斯特的《b小调钢琴奏鸣曲》可以被视为浮士德抗拒魔鬼的诱惑,在爱恨交织中归于崇高获得救赎的缩影”(第48页),而在细节分析中如:”浮士德开始一点点探索,在分裂模进和调性进展中,越来越肆无忌惮,在魔鬼的诱导下放纵着压抑已久的各种欲望“(第52页)。

他认为浮士德对于人性欲望中罪恶与善良的挣扎、救赎,不仅触及众多作曲家灵魂,将其作为自己作品的灵感来源,而且也与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克制之间的矛盾有着深层次的瓜葛:”我们在听这种疯癫音响时会听到自己内心的暴君,而从中所产生的压迫感和释放感,实际皆来自灵魂中丑恶与非理性的一面”(第170页)。浮士德这一处于魔鬼引诱和内心坚守冲突的复杂人物,似乎完全契合了当下物欲横流与精神荒芜之间的矛盾冲突,可能是众多有思想的现代人之共同处境写照。

“恐惧,或是冷漠,都无异于自我灵魂的末日。留存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尝试一次对人间的奉献,坚持一生对美好的追求,你便会有足够的信仰面对一切未知”(第140页)或许,书中这句话是他内心中真正的座右铭。这种思考体悟悄无声息的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的感悟统统都融入到作曲家和作品的描述中。生命的体悟与作曲家、作品内容深深的纠结在一起,其中又饱含着作者对于人性善恶的深入思考、对于艺术救赎的渴望和期待……这样的论述在书中比比皆是,“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学的理想境界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可能这本书中有些文字还有些许稚嫩、思考略有少年强作愁的嫌疑,但是总体而言,作者对于“用文字如何来表达音乐?”这样一个极为艰难的课题做出了自己的探索和回答。(本书所属“新耳朵音乐丛书”都在探索和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多元化范例,反映了爱乐者的痴迷与博学、专业学者的严谨与探索)。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本书的论述风格显然受到了保罗·亨利·朗格经典著作《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的大文化风格阐述的范式影响;而从我国音乐学研究的范式而言,则似乎是对于润洋先生所提出“音乐学分析”的一种实践。当然,书中对于许多无标题“纯音乐”的文化解读阐释、将作曲家的生平语境与作品内容解读进行关联等等所涉及的音乐美学及方法论问题,显然已经超越了本文所论述之范围,值得进一步探讨。而作者在智性光辉和感性恣肆间游刃有余,为我们展示了一位年轻而又成熟的音乐学者之思考和感悟。

田彬华    西南科技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浮士德李鹏作曲家
小小作曲家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浮士德》(书影)
作为赌注的浮士德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电影《浮士德》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cute pandas
该不该用“云仓”?
“赌”还是不“赌”?
无人机配送,看上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