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

2019-12-06 06:26高艳芳
商情 2019年47期
关键词:财务监督财务风险国有企业

高艳芳

【摘要】市场经济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为确保自身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国有企业需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基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财务内部监督现状入手,阐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及不足,然后從制度、人员和机制三方面入手,给出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财务风险

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财务管理关系到国有财产的安全及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约束和控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管理者需积极开展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功能,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规避财务风险,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现状

在市场经济创设的企业竞争环境中,企业经济效益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而经济效益与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联系密切。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内部财务监督可规范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真实全面的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带动国有经济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在国有企业实际经营中,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存在如下不足,需采取加强改进措施。

第一,监督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存在分工不明晰、职责不明确等现象,导致监督制度难以约束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表现出有章不循、循章不严等问题,弱化内部财务监督的管理作用,影响国有企业经济活动及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第二,队伍素养良莠不齐。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对工作人员的素养要求较高,鉴于监督人员的欠缺,部分国有企业在聘用或选拔监督人员时,放宽标准,而某些监督人员的基础理论不扎实、法治理念淡薄、缺乏职业道德,在财务监督管理中弄虚作假,违背会计政策法规,难以发挥内部财务监督的作用。

第三,监督力度待加强。部分国有企业对内部财务监督的重视不足,管理层及职工均未意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将工作重点放在生产经营及岗位工作方面,财务监督力度待加强。

二、加强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建议

(一)制定完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为约束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强化内部财务监督的功能,国有企业需引进财务人员委派制度,由当地财政部门设立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办公室,对所辖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开展统一管理。基于财务人员委派制度,国有企业财务部门的负责人由财政部门委派,其余财务人员则根据企业人才招聘制度,在负责人指导下招聘,招聘人员的信息需交由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办公室审核,通过后方可就职。同时,财务部门的人事管理及薪酬管理,不属于国有企业的管理范畴,由会计管理办公室负责,将财务人员与国有企业隔离,确保财务人员开展规范化、透明化及法治化财务管理工作,提升财务内部监督工作成效。以上海市松江区为例,14家国企的财务负责人定期开展财务工作总结会议,会议中报告收益收缴、财务监管工作成效,并交流工作经验,提出下一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要点,包括财务分析、财务信息化及企业减亏等方面,有效约束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同时,为使分离的财务部门与企业管理有效协同,国有企业管理者需积极开展财务内部监督宣传工作,定期开展财经法规及企业制度的培训,结合企业反面典型案例,引导企业职工知法守法经营,避免违法腐败现象的出现。例如,在2018年东风公司通报十起虚开发票等违法财务案例,国有企业可将其作为宣传案例,给财务人员及干部职工以警示,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二)发展优质内部财务监督队伍

针对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人员良莠不齐现象,需加强队伍建设,发展优质内部财务监督人才,具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在人才引进方面,国有企业需引进财会专业优秀毕业生,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及未来规划,制定财务人才需求目标,为财会专业学生提供业务实习平台,加深毕业生对企业的了解,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及要求,全身心投入于财务工作中。同时,国有企业可在招聘信息中展示人才激励政策及职业发展规划,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

在人才培养方面,国有企业需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结合企业大宗贸易及产业投资特点,为财务人员提供系统化财务知识培训,鼓励财务人员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基金、金融等行业,参与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将财务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融合,提升财务监督专业性。

在人才管理方面,考核评价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需加强财务人员管理,通过分类考评及分层考评,明确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绩效,给予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引导财务人员完善自我,发展素养。其中,分类考评是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分开考核,分层考评是根据不同岗位需求与层次,分层考察财务人员素养,确保各岗位职工满足岗位要求。

(三)优化创新内部财务监督机制

在完善制度及优质队伍的支持下,国有企业需优化创新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规范财务监督工作流程,协调制度、人员及工作,确保内部财务监督的有效落实。国有企业需从自身发展现状入手,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人员有章可循,约束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在会计管理办公室委派负责人的指导下,整合财务内部监督与企业财务核算、全面预算管理及国有资产监管等工作,将内部财务监督工作纳入财务部门日常工作中,确保财务部门及各部门按照全面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与经营活动,实现透明化财务监管,规避财务风险的出现。针对企业大型财务活动或涉及金额较大的支出,国有企业需组织领导班子开展会议,通过集体决策分析活动及支出的可行性。

同时,国有企业可实施民主监督决策制度,向企业职工公开财务状况,引导职工参与到财务内部监督工作中。就此,可将传统的时候监督审查,转变为日常预防性检查,扩充财务内部监督的范围、提升深度,强化监督效果。以上海松江区为例,国资国有企业将全面预算为发展目标,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并全面监督企业的预算、资金、参股及国有资产状况,全面公开预算信息,财务监管工作成效显著。

三、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存在制度不完善、队伍良莠不齐及监督力度薄弱等不足,需采取措施改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国有企业需制定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发展优质内部财务监督队伍、优化创新内部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洪艳.国有企业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监督探究[J].管理观察,2018(28):15-16.

[2]张茜英.新环境下的国企财务监督模式创新策略[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7):187.

猜你喜欢
财务监督财务风险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浅论如何加强军队财务监督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