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火乍
苏茜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个风光无限的女老总,住好房,开好车,亲友结婚时给红包也总是大手笔。她的阔绰,引来无数人羡慕,也给父母脸上添了光,她更帮着亲友们赚了不少钱。遗憾的是,正当她事业如日中天时,却意外触电身亡。父母不忍心把女儿推进熔炉火化,于是连夜把女儿遗体运回老家,治丧、土葬。
白发人送黑发人,苏茜让年迈的父母承受着人间大苦。可三个月后的一天,警方却突然登门带走她的父母、弟弟。众人这才知道,苏茜意外死亡背后,竟藏着惊天秘密……
1990年春天,苏茜出生在苏北一户普通人家。父母在县城开了家小餐馆,所以,餐馆的油烟,客人酒后的闹腾,这些成了她最亲密的伙伴。可她长得好,又讨人喜欢,常年在餐馆帮着点餐、端菜、盛饭和倒酒,每一波客人看到这么可爱又能干的小姑娘,都喜欢逗她玩。
这一来二去,倒练就了她一副遇人说人话,见鬼讲鬼语的好口才,一张巧嘴,能应付四面八方客人提出的要求:上菜太慢,不要了;这瓶酒开了没喝,退吧;我们都没吃你家几碗饭,多给点折扣……
如此种种,只要她小嘴甜甜地撒娇,客人都会干干脆脆结账,零头都不要了,说留给小丫头买糖吃。实在不行,她脸上就挂上恰到好处的为难和委屈,黑溜溜的大眼睛里再蓄满水,客人保准心软。
有这么一个得力小帮手,父母高兴,亲朋友好友也时常夸她:长大后一定了不得。要命的是,她学习成绩也优秀,学校各项文艺活动永远少不了她的身影。同学喜欢和她玩,老师愿意把好事先给她。大家都在心里预言:此女并非池中之物,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等到苏茜上大学时,不管在人际交往、思维眼界还是行事的周全与成熟上,都远超同龄人。班干部这个层级的职位,已经满足不了她,她更感兴趣的是院学生会、校学生会,甚至,早早就去企业里锻炼。同学们还是个大孩子懵懵懂懂时,她已经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同学们都坚信,苏茜毕业后的人生发展,将会达到他们多数同学到不了的高度,人家玩的层次跟他们不一样。苏茜自己也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就像一个高中生,突然闯入了小学课堂,不屑与小孩玩。
对她的未来,父母有信心,亲友有信心,熟悉她的人,都有信心。她自己,也豪气冲天,自命不凡。
2011年6月,苏茜大学毕业了,接下来的几年,所有人对她的预言,很可能一一应验。她的工作很顺利,大学刚毕业,就当上了总经理秘书,不靠美色,靠真才实学。两年后,她到分公司负责人事、行政等综合管理工作。多数同学还只是专员,就连主管都没几个,她就已经是分公司后勤一把手,差距不是一般大。
可苏茜渐渐烦躁了,职位看着风光,收入却不理想。而且,总在处理杂事,也没有太大的决定权,她觉得不过瘾。以她的能耐,不该成为企业里的黄脸婆。她要当老板,实实在在叱咤风云,做大事,赚大钱。
2013年底,她不顾公司领导挽留,辞职开了家中介公司,专门与银行、小贷公司,以及一些私人老板合作,赚取贷款客户的介绍费。比如,客户要抵押房子贷款两百万,苏茜能从中收取3%的介绍费,就是六万块。
客户当然可以直接找银行,可银行手续复杂,周期太长。假如客户两天内急用钱,银行根本没办法做到,只能找中介,苏茜最快能三个小时让客户拿到钱。当然,客户越急,费用越高。至于那些借一万块到手只有七千,每月利息高到离谱的项目,也不乏找上门的客户。因为这些做生意的客户若拿到钱,可能就挺过了难关。没钱,就一定会死。所以,再高的利息,都会有客户要,为的是破釜沉舟拼一把。
有时候,苏茜也会觉得,赚这份钱良心上有些不安。可周瑜打黄盖的事,如果客户接受不了,完全可以不要,没人逼着。这样一想,她就释然了。这个来钱快的行业,给苏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短短两年时间,才26岁的她,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苏总了。在二线省会买了房,开着一辆宝马车。父母很自豪,苏茜的几个表兄弟姐妹结婚,她给的红包,经常是一群人的总和。
苏茜对外宣称,她开着一家投资公司。但没人知道她具体投资什么项目,只能乱猜。
硬币有两面,大山分南北。苏茜风光的背后,正在隐藏着巨大危机。
这几年她是赚了不少钱,可花销更大。为了维护与合作伙伴的良好关系,她时常请客吃饭、外出游玩。眼看花钱的速度太快,加上看到合作方的那些老板轻轻松松就能赚大钱,她在心底琢磨开了:既然人家行,为什么我不行?我能力又不差,就是缺资本而已嘛!
别人欢天喜地吃肉,她不想再可怜巴巴坐在远处喝汤了,要融资,赚大钱,成为真正的大老板。她是这样考虑的:她和不少放贷的公司老板认识,关系也不错,他们的运作方式她都熟悉,在预防风险上,只要手底下养着一支强力催收队伍,放款前再做好预防,就不会有多大问题。
在这一点上,她还是有把握的。难点在融资,她这样一家小小的中介公司,没办法公开募股集资,更不可能吸引到財团风投。她想弄钱,只能从亲朋好友,以及一些客户身上做文章。大不了求稳,她先与其他公司合作,借助他人的渠道试水,之后看情况寻求发展。
苏茜的亲朋友好友中,不乏想让她带着一起发财的人。她自己都不够赚,就没答应,总说等有了稳妥的投资项目,一定首先考虑自家人。话说七分,留有余地,这次总算派上用场。
她把目标亲友拜访了一圈,说有个好项目,没告诉别人,优先照顾自家人。不多,三五万就可以投,保证收益,哪怕亏了,她也能兜底。稳赚不赔的生意,加上还是“优先照顾的自家人”,钱很快就流进了苏茜的账户。
筹了八十来万,她再添一点,凑成一百万整,找了三条个人放贷渠道,只做短期高收益的,月利1毛。三个月后,连本带利拿回一百三十万,纯赚三十万。她给出资的亲友三分利,再给合作渠道让利三分,剩下的,全归自己腰包。尝到甜头,亲友们加大资金量,连亲友的亲友都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