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军
专家研究表明:一个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 4-5倍,才会形成语文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想培养出高素质语文人才,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拓宽视野,丰富积累,为此,宜兴市新芳小学近几年来尝试建设语文拓展性课程“小学生阅读”。我们从“有书读”“怎样读”“让阅读成为持续”三个维度来展开工作,努力探索“学科 +”建设,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有书读——挖掘书源 多维并联 保证时间 自主选择
学生要进行阅读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充足、可供学生挑选的、合适的图书,有阅读时间的保证,有适合阅读的环境,这样才能带学生走入阅读的世界。为此。我们挖掘书源,多维并联,保证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见下图)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每学期学校都会拿出一定资金来添置新书,如活水般不断充实学校图书资源。结合学校少年宫开展的“绿色书吧”,每星期安排各班学生前往图书馆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由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做好图书的借阅和归还手续。
充分利用班级读书角。学校组织班级开展读书角建设,要求学生自愿带一本或几本图书放至班级读书角,图书数量保证本班至少人手一本。建立班级读书角管理制度,安排好班级小小图书管理员,学校对班级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从编号到登记逐一指导。另外发放借阅登记,保证图书借阅的有序实施,让好书流通起来。
充分利用学校阅览点。学校在学生出入频繁的地点设置学校阅览点,每星期定时跨年级、不分类地更换图书。点旁放上简易的椅子,让学生在课间随意拿起本书,没有硬性的量规定,没有老师的限定要求,闲读书,读闲书,读书闲。
充分利用年级阅览室。学校遵循就近原则,在每个年级中间或旁边开设了年级阅览室,添置舒适的桌椅和沙发,张贴我校推荐书目,摆放适合本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各年级阅览室至少按照书籍数量比学生数量为 1:8的比例放置图书并定期更新和调换书籍。在共同学习借阅制度的基础上,学生凭借手中借书证进行自主阅读和集体借阅。
充分利用家庭小书柜。学校以书香家庭的评比为契机,发动学生和家长在家建立小书柜。语文老师利用家长会和校信通等方式,鼓励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添置书柜中的图书,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并教会孩子适时整理书柜,让家庭小书柜成为孩子阅读的另一片净土。
怎样读——立足课堂 多型尝试 教学相长 读有所得
关于怎样读的实践,我们立足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师层面从研究阅读课型入手,以简单有效的课型模式为研究内容,建立我校阅读课可操作性模式;学生层面从阅读方法入手,遵循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原则,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见下表)
教师“导”
好书推荐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向学生推荐、介绍适合特定年段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做到有针对性,避免学生的盲目选择。上课教师精心设计读物推薦活动,可以是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激起全班探求的浓厚兴趣;可以是学生通过阅读后给大家介绍书中亮点,引起全班阅读上的共鸣;可以是教师或学生利用插图或文字引发悬念,勾起全班学生阅读的欲望……这种课型在低、中、高年级都能运用,只不过读物选择、激趣方法各异而已。
方法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读法的指导,有时可以引导学生把课内阅读时所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的实际,例如边读边思,或勾划圈点,或摘章摘句,或写读书心得。还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书本最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阅读,帮助学生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不管怎样,教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知道拿到书该怎么去读。通过此种类型的课,学生读就有了自己的侧重点。或许涉及面不多,但至少读有所得。结合各年级课外阅读目标,阅读方法指导课的教学各有侧重。通过研究,我们也进一步明确阅读方法指导课其基本流程为“明确书籍类型——讲解阅读方法——学生自主尝试——练习巩固拓展”。
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要求学生在已经阅读的基础上展开,重点汇报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学生可以阐发议论的点有很多,可以说说自己读完的感想,可以说说其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说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和句段,可以说说写法上有没有可以值得借鉴的地方……这样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有利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赏析、得失寸心知的效果。汇报课形式可以有:读读说说,给大家说说自己读过的书;读读评评,评论自己读过书的可取或不赞同之处;想想演演,丰富读的反馈形式,利用肢体、道具等再现所读内容;写写说说,将读书感受变成读后感的形式记录,再和大家进行交流。
学生读
小学生年龄小,对真善美作品的选择往往带有盲目性,为了防止“误食”“偏食”,我们重点从课内延伸、学校推荐和自身兴趣三条途径入手,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图书、如何阅读的方法。
课内延伸法。由课文内容学习去引导学生选读相关联书籍,不仅可以巩固学习内容,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低年级阅读《伊索寓言》,中年级《三国演义》,高年级《西游记》等都可遵循此法。
推荐择书法。根据《课程标准》及上级教育部门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几年来的实践尝试,根据各个年级段制定出我校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通过阅览室张贴、成长手册印刷和校信通、微信公众号发送等多中方式,让学生对照学校推荐表自由选择。
兴趣择书法。一般来说,小学生最喜欢读内容曲折有趣的,教给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插图的对话或故事,绘本也可以;中高年级选择传记类、校园小说等题材进行阅读。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从而培养自己健康积极的阅读观,告别暴力无聊的图书,利用有限的读书时间丰盈自己的童年。
眼读法。顾名思义,读书以眼到为主。对浅显易懂和价值不高的书籍采用浏览法,大致了解主要内容;为达到某个阅读目的,例如,寻求问题答案采用速读法,“一目十行”就是这个效果;对于自己喜欢的句段或揭示中心的深刻句子,采用多读法,在反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美。
动笔法。圈点勾画,给阅读内容做做批注;将名言警句和精彩片段写在卡片上,便于记忆和积累;完成学校的阅读成长手册,记录自己的阅读历程;通过续写、扩写、改写和写读后感等方式,辐射自己的阅读思绪。
朗读法。学生可以将书中优美或深刻的句段,通过自己的感悟渗透,用朗读的方式呈现,就对自己的所读内容进行了一次再加工。
交流法。给大家讲解书中的内容和特点,交流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问题和所得,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只言片语,
展示法。通过读后感和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展示,把自己阅读成果概括化、形象化,真正做到读后有收获。
让阅读成为持续——梯状阅读区别对待创新形式滋养底蕴
我们始终认为课外阅读需要一贯相承,不能把低、中、高年级的阅读分开或割裂来看。由此我们创立“梯状阅读”模式,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区别于各个年级段课外阅读的层次要求,从宏观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阅读模式。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将低梯级定为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中梯级为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高梯级定为对课外文本的深入阅读。这个梯级阅读模式呈螺旋状提升,高梯级必须以低梯级为基础,但同时又兼纳低梯级,似无形的梯架循序渐进,让孩子能领略到一路的书香。
低年级亲子阅读。我们通过亲子阅读让低年级孩子提高识字量,为孩子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孩子的学习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每年在低年级通过问卷调查——启动仪式——推荐阅读——坚持阅读——评价表彰等程序,以教师讲座辅导、家长交流活动和学生口语交际等形式加以辅助并线进行,以学生“阅读存折”的方式激励学生坚持阅读,以学校开展的讲故事等活动形式促进学生阅读,以“小书童”“小书王”“小书圣”和“书香家庭”的评选进行对亲子阅读的评价。低年级阅读兴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为中高年级的阅读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年级方法指导。中年级学生迫切需要学会基本阅读方法来提高阅读效果,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主要采用课内渗透和课外延伸的方式来实现。教师将上述表中阅读方法渗透到日常的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中年级以积累摘抄为主线,设计出我校初级的阅读笔记,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问题的产生和学生的需要,逐渐将基础版做了升级,演变成现在的阅读成长手册,增加了序言、读书名言、推荐书目、读书计划、读书成果和阅读荣誉,将整个阅读摘抄纳入系统化,让学生如行为成长手册般支持阅读可持续成长。
高年级深度阅读。高年级学生在已养成的阅读兴趣和掌握基本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要向读书量和读书深度进发。学校主要从“深入阅读”入手进行研究。“深入阅读”又称“七彩阅读”,在阅读的书籍中插入七种颜色的纸,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完成摘抄积累、赏析感悟、发表真情、好书推荐等一系列思考实践过程,一定比例的彩纸粘贴起来置于目录之前,俨然成为了一本书配套的七彩小书,跟随图书漂流的脚步,陪伴更多同学分享、完善和积累。(见下图)
“梯状阅读”,让读书走进孩子们的学习、生活,让孩子们展示了自己的读书成果。通过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阅读实践体验活动,不但提升了全体师生的内涵,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滋养了师生的文化底蕴。
收获成果
学生
阅读量明显提高。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以 2017上半年低年级亲子阅读为例,从下表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量上远远超出了规定的字数。(见附表)
阅读习惯初步养成。我们以全校 2013年与 2017年学生课外阅读阅读状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以上的学生由原来的 17%上升到了74.58%,阅读时间有了保证。据统计学生在 2016学年第二学期 4个月的时间里,个人阅读册数达 20本的学生达6.25%,达 10册以上的有 42.5%,最少的学生也达到了学期内看书 5本以上。学生看书的面更广了,原来很多孩子的阅读以卡通漫画类为主,经过引导已经有很多孩子将目光关注到了阅读经典故事及各类有益的图书上来。
阅读能力得到增强。研究初期,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拿到了一本书,没翻几页便换一本,有的文章学生并不是不喜欢,只是他还没看到自己喜欢的情节就已舍弃了。自从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后,学生基本上学会了用浏览、品读等方法来找自己喜欢的篇章来读,不至于一本一本地换,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在 2017年4月份问卷中,关于学生阅读方法掌握的數量也在递增,从原来的 38.33%上升到了 50.42%。学生阅读能力自评得到提高的比例也从 30%上升到了55%。
阅读成果逐步显示。在校内举行的各类比赛中出现了一批读书小明星、讲故事能手和写作小能手,他们通过阅读获得一定成绩,建立了学习上的信心。学生写作文时词语匮乏单调的现象有了适当改观,每年学校都刊出一本以学生读后感为主题的《小浪花拾贝》,经常有文章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不断的积累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承办的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家长
通过学校的倡议和学生的行动,阅读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同,赢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原来家长们担心读课外书会影响孩子学习的观念也在改变,从开始的不赞同,转变为支持、重视孩子阅读,转变率上升幅度达45.42%。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个个自觉为孩子建立起了家庭图书柜,从支持读到一起读,也在慢慢加入阅读的行列。
教师
为了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需要率先垂范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每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教育名著,和学生一起看学生爱看的书。除了阅读吸收,老师们还积极摘录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利用青年教师研修班为每个老师购买图书,利用“师说讲堂”进行读书交流,激发全校教师爱读书、乐读书的热情,激励教师多读书、多思考,真正做学思并行的幸福教师。在自身阅读和学校环境熏陶下,我校现有11位宜兴市级以上骨干教师。
我校秉承“为每一个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对语文课外阅读进行“学科 +”的实践和探索,重视经典文化的传承,引领经典活动的开展,编订和完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为重视阅读可持续的发展,设计了六年一贯制的《学生阅读成长手册》;重视和我校校园文化特色相结合,提炼出了以“上 .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向着学生大语文观素质培养的宏观计划,向着积淀校园文化的内在动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江苏省宜兴市新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