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渊棋
焦虑并不是专属于当下这个时代的词汇,每一代人都有他们不同的焦虑,而每一个年龄段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焦虑。
幼儿有种焦虑,叫入园焦虑,学生有种焦虑,叫知识焦虑,除此之外,还有升迁焦虑、老年焦虑等。生而为人,焦虑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这么写道:“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每个人都趋行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生活中的许多痛苦与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社会必然会存在焦虑。
焦虑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小朋友没有得到想要的糖果,可能是身边年轻有为的朋友和碌碌无为的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也可能是年事已高无法生活自理处在去养老院还是麻烦子女的两难中。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焦虑,因为没有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即使真的有人认为自己生活得一帆风顺,他也会有自己的焦虑。但是大众传媒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的兴起,夸大了这种焦虑。大把大把的公众号大肆宣扬现代人的焦虑,渴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家的共鸣。仿佛找到一批同样焦虑的人,这样的焦虑就能减少几分。殊不知,正是因为这种竭力渴求共鸣的行为,才使原本就必不可免的焦虑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心理。
前些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词:“有框青年”。它形象地勾勒出了向往自由却又被条条框框束缚的年轻人。不少人开始借题发挥,大谈此类词语的出现是不是社会极度焦虑的反映。我承认,现如今的社会是焦虑的,但是焦虑的不仅仅是青年。青年的焦虑源于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幻想。可是除了青年之外,其他人就不焦虑吗?大批自媒体人把无处宣泄的焦虑写成文章,企图通过引起使用手机最频繁的青年一代人的共鸣,来挣取稿费。如他们所愿,青年看到这些文章,如“95后中介年入百万”“我的同龄人套现15亿”等之后,对比自己,又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几篇有关焦虑的推文。原本因为生活产生的一点正常的焦虑,突然被无限放大,仿佛自己已经跟不上时代。殊不知,自己已经掉进了一个设计好的思维陷阱。
正确看待焦虑,不被花里胡哨的推文所迷惑,才是现代人正确的选择。“当一个人不满足于他所拥有的物质时,他也同样不会满足于更多的物质。”古希腊的哲学家伊壁鸠鲁就已经有如此深刻的认识了,为什么几千年后的我们还会因为几篇文章就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對自己产生各种否定?“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建筑师,一个活在世上的生命,不是被外在的东西塑造成什么样,而是自己完成自己,就好像一颗种子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样子。”既然焦虑的存在不可避免,我们何不对自己进行一个清楚的定位,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不要因为网上的几篇文章,就丧失了自我,一再与他人作对比,导致自己过度焦虑。如果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野心,你该做的不是在诸如“如何缓解焦虑”这样的文章中寻找答案,而是通过努力使自己一步步接近梦想。
(指导教师:张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