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政补贴收入的管理策略研究

2019-12-06 06:22李颖
商情 2019年48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国有企业

李颖

【摘要】国有企业财政补贴对于国有企业效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需要重点关注其财政补贴收入的管理工作,以此保证国有企业顺利发展。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国有企业财政补贴收入的内涵,并通过提高企业财政补贴效益、调节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财政资金用途、遵照国家政策调整税务等管理策略,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财政补贴收入 管理策略

前言: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国有企业要想顺应时代的进步实施改革,政府部门就必须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为国有企业的转型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持,从而有助于国有企业提高自身生产效率。另外,国有企业若对财政补贴实施妥善管理,可实现国家利用财政补贴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政治管理的目的,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

一、国有企业财政补贴收入的内涵

财政补贴收入主要是指国有企业直接通过财政部门获取的事业经费。主要包括正常的经费以及专项资金等。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需要加强预算资金的管理。财政补贴收入作为国家预算资金的一部分,国有企业对此应当由主管会计部门制定季度报表计划,并在申请国家财政补时需按照实际情况填写预算经费请拨单上报至财政部门,并且需要对财政补贴收入部分切实做好用款计划,以此落实资金用途,让其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另外,在国有企业确认预计量财政补贴收入时需要结合三张不同的财政实拨方式选择适当的业务流程。它具体包括:(1)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国有企业要想获得财政补贴,需要按照部门预算及实际用途向财政部门直接申请财政补贴,待财政部门审核完毕后利用财政零余额账户下发至申请财政补贴的负责人账户上,并在国有企业实际使用财政资金时确认财政补贴收入;(2)财政授权支付方式,它的流程为国有企业需要按照资金用途的计划表向财政部门申请授权支付用款的额度,待审核通过后,国有企业可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国有企业用款额度,可用于国有企业的正常结算与支付事宜,在这期间需要一个待结算账户用于双方过渡;(3)财政实拨资金方式,它主要是国有企业根据相关部门的资金预算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向财政部门提出拨款申请,此时待审核完成后财政部门可直接将财政资金下发至国企开户银行账户中,所以当国有企業收到收款通知书后可按照上述金额获得财政补贴收入。在这种支付方式背景下,国有企业收到的资金为货币资金,账户内属于实际存入的资金数额[1]。

二、国有企业财政补贴收入的管理策略

(一)提高企业财政补贴效益

财政补贴收入实际上指的是国有企业根据预算计划及经费领报的关系由财政部门获取的经费。作为国有企业需对财政补贴收入进行适当的管理,以此实现财政补贴收入的最大化效益,同时也能促进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国有企业要想提升财政补贴收入效益,就应当注重它与政治关系之间的联系。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比不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更易获取财政补贴,并且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还可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降低企业自身的成本支出,以此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由国家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参与的可控型企业,它往往代表政府的意志表现及利益涉及方向。所以国有企业属于关联企业,它可享受国家相关免税政策。所以,国有企业需要按照国家需求合理管理财政补贴收入,进而提升其使用效益;(2)财政补贴收入可促进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政府财政部门更愿意为大规模的国有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所以国有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以此提高财政补贴收入的实际拨款额度;(3)目前,我国财政补贴发放标准存在不规范性,国有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帮助政府部门科学掌控财政补贴收入现状,以此保证财政补贴收入效益可以达到预期管理效果[2]。

(二)调节企业内部资源配置

国有企业需对财政补贴收入进行适当的管理,从而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般而言,财政部门为国有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是为了实现专门的政治或社会目标而对企业实施补偿的一种方式,它也是调节国有企业生产发展方向及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财政补贴收入实施统一管理,以便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从外部性方面进行论述,外部性主要是指个人或一群人的具体行动或决策对他人效益造成积极或负面影响的状况。而国有企业外部性是指它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未能综合考虑成本等不良后果造成企业经济受损,此时需由主要负责人或行为人承担职责。从国有企业当前资源分布情况来看,资源配置仍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某国有企业在2013年总营收为204.07亿元,但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实际利润却处于亏损状态,这些都造成该企业内部资源被大大浪费,从而加深国有企业成本外部化。所以,企业在配置内部资源时需对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进行规范性考察,避免盲目投资造成财政补贴收入未能发挥出它真正的效用。另外,国有企业还需努力开发创新发展的新动力,利用先进的技术或者借助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帮助国有企业更妥善的对财政补贴收入加以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国有企业在发展阶段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合理规划财政资金用途

国有企业对财政补贴收入进行管理的最主要目的是对其用途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当国有企业获得财政补贴收入时,应当根据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财政补贴收入进行专项使用,切勿将其纳入股东分红内容中,影响财政补贴的管理效果;其次,财政补贴收入管理需按照不同情况实施财务处理,一般对于国家投资科技成果研发工作的补贴,应作为国企资本的积累,而由国家直接补贴的公共财政预算资金可在企业注册后作为国有资本公积用于国家资本的转增;再者,国有企业需设置财务内部处理制度,并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对财政补贴收入的各项权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以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秩序;最后,国有企业需注重会计处理,根据资金用途将企业内部财务分为负债类、损益类、权益类等,以此规范企业财政补贴收入的管理工作。

(四)遵照国家政策调整税务

国有企业在获得财政补贴收入时应当积极影响国家号召对税务进行调整。具体需要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判断自身财政补贴收入是否处于免税范围内。通常在不征税处理规定中符合不征税条件的可在实际核算所得税时从所得额收入中进行减除。若不属于免税资金项目,国有企业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税务上缴,以此为国家税收提供重要助力,这样也能保证国有企业在时代发展期间能够获得国家长期的大力支持,从而促使国有企业走可持续发展路线。

结论: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对财政补贴实施规范性管理时,可有助于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及生产效率,也能帮助国有企业早日达到国家期望,促进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财政补贴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它能增加国有企业的内外竞争,帮助垄断性企业开放市场,也能利用有效的管理避免资源浪费,以此满足当前绿色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1]路春城,吕慧.财政补贴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吗——基于2008—2016年上市公司的门槛效应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9(08):94-103.

[2]卢真,朱俊杰.财政补贴与企业创新产出质量——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9,40(05):35-42+59.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国有企业
高速公路合同计量变更管理策略
浅论肝胆胰外科护理的风险因素与管理策略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医院在职职工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特殊生校园管理策略探析——以福州第十五中学平安校园建设特殊生管理工作为例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