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师 赵华明 高 洋
哺乳期乳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多发于初产妇,通常出现在产后3~4 周[1]。该疾病主要是由于产后乳管不通、乳汁淤积以及乳头破裂受到细菌感染等因素所致,不但影响母乳喂养质量,同时也可对产妇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2]。在发病早期及时进行控制至关重要,该疾病起病急、进展快,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败血症或形成脓肿,增加患者痛苦[3]。西医主要采用抗生素加以控制,而中医对于此疾病的治疗有自身的优势。哺乳期乳腺炎在中医中属于“乳痛”,病因为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治疗应以消肿通乳、活血化瘀为主。相关研究显示,与单一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与中医联合治疗效果更为显著[4]。本研究就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与中药外敷联合应用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炎症介质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本溪中医院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2~34 岁,平均(27.45±3.28)岁,病程2~5 d,平均(3.5±1.5)d;试验组患者年龄21~33 岁,平均(26.72±4.36)岁,病程2~6 d,平均(3.8±1.7)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乳房中存在疼痛性肿块,排乳不畅且部分患者出现乳头破裂糜烂;2)伴恶寒、头痛、发热等症状者;3)白细胞计数(WBC)与C 反应蛋白(CRP)显著上升者;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对研究药物过敏者;2)心、脑、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3)糖尿病以及精神疾病者;4)乳痈已化脓者。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乳腺治疗仪按摩乳房。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青霉素联合中药外敷进行治疗,静脉注射800 万单位青霉素,1 次/d;中药外敷:采用本院自拟消肿解毒中药膏进行外敷,主要由乳香、大黄、野菊花、没药、三棱、牡丹皮、天葵子、蒲公英、薄荷、当归、樟脑、赤芍以及冰片等中药材组成,外敷时间为2 h/次,2 次/d。
试验组在中药外敷基上采用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治疗,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组方:皂角刺15 g、白芥子12 g、鹿角片12 g、金银花10 g、瓜蒌皮10 g、牛蒡子10 g、干姜10 g、当归10 g、熟地黄10 g、王不留行10 g、赤芍10 g、柴胡6 g、青皮6 g、麻黄6 g、甘草6 g,上述中药水煎服,2 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 周。
1)临床治疗效果:主要以中医证候改善率为判断依据,中医证候改善率=(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中医证候改善率为60%~90%;有效:中医证候改善率为30%~60%;无效:中医证候改善率在30%以下。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WBC、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相关炎症介质指标水平。3)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体温升高、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等,采用4 级评分方法,评分越高代表病症越严重,计算各证候积分的总和[5]。4)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乳房肿痛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肿块消失时间以及通乳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s)
表2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乳房肿痛消失时间 体温恢复时间 肿块消失 时间 通乳 时间 对照组 40 3.46±1.34 2.75±1.13 4.28±1.13 2.47±0.58试验组 40 2.13±1.27 1.29±1.24 2.25±1.05 1.06±0.41 t 值 4.556 2 5.504 0 8.323 2 12.555 1P 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WBC、CRP、IL-6 以及TNF-α 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WBC(×109/L) CRP(mg/L) 对照组 40 治疗前 13.48±3.06 40.02±11.36 治疗后 9.34±2.32a 13.78±7.47a 试验组 40 治疗前 13.47±3.25 40.05±12.07 治疗后 7.53±2.04ab 9.27±4.23ab 组别 例数 IL-6(pg/ml) TNF-α(μg/L) 对照组 40 治疗前 44.38±1.45 5.08±1.05 治疗后 32.01±3.09a 3.14±1.06a 试验组 40 治疗前 44.25±1.49 5.04±0.87 治疗后 23.31±3.13ab 1.87±0.51ab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0 13.52±4.39 3.15±1.78 试验组 40 13.34±4.24 1.27±0.85t 值 0.187 6.028P 值 >0.05 <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急性乳腺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西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乳管粘连、乳头偏小以及乳头破裂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出现乳汁淤积情况[6];而细菌感染则主要是由于乳头破裂、乳腺保洁不当等因素所致。临床通常采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7],但效果并不理想,且易出现并发症。
中医学认为,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由于乳汁分泌不畅,导致乳络失和,湿浊内阻,久之则形成肿块;外邪入侵、情志不畅等因素致气血瘀阻,乳络不畅形成肿块。因此,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通乳为主。瓜蒌牛蒡汤方中瓜蒌皮具有润肺化痰、利气宽胸功效[8];牛蒡子具有散肿、清热解毒功效;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络功效;金银花则具有消痈散结、清热解毒功效。此外,方中当归能够起到补血、行血之功效;柴胡具有退热、抗病毒作用;赤芍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消瘀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9]。而在阳和汤中,方中肉桂能够活血助阳、散寒止痛;鹿角片则能够起到温阳作用;干姜能够温阳散寒;生甘草则能够清热消毒。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补血、散寒功效。此外,配合自拟中药外敷,方中当归、乳香、薄荷等多种药物均能够起到镇痛、消炎之功效。其具有以下特点:1)在温阳散结基础上配合寒凉药:鹿角消肿散结、温阳通络,配之寒凉药,可防止寒性凝滞,乳痈难以消散;2)着重采用清热解毒药:牛蒡子、金银花、全瓜蒌、生甘草等与蒲公英共同发挥消痈散结、清热解毒效果;3)在通乳药基础上配合回乳药:用漏芦、王不留行、路路通发挥通乳散结功效,配合回乳药麦芽、谷芽,使乳汁分泌暂时减少,缓解产后乳汁不通病症。通乳药及回乳药共同发挥结块消散、乳络通畅功效。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出现高热症状,则可增加柴胡剂量,发挥其解表退热功效。若乳痈形成肿块明显,则可增加赤芍、白芷,用以活血消痈。通过中药外敷方式,能够促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具有起效快、吸收效果好等特点,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CRP 是炎症反应中最具标志性的因子,IL-6 则主要由T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分泌,对于B 细胞、T 细胞增殖与分化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且IL-6 还能够促进CRP 分泌,是炎症介质网络的关键成分[10]。
综上所述,瓜蒌牛蒡汤合阳和汤联合中药外敷能够有效改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患者的临床症状、炎症介质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