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 高艳玲 许安兵 沈秋贤
[摘 要]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新形势下,中央8部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专门针对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作出重要部署。高职院校通过精品志愿服务项目和品牌活动争取资源,探索“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职业社工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热情高、来源广、肯奉献的人力资源优势。探索从职业社工角度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体系构建,解决当前高校志愿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形成借鉴推广。
[关 键 词] 改革视阕;社工理念;高校;志愿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180-02
2016年6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等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这是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专门针对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措施为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提供了空间,创造了机会。
目前中国高校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体系化建设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志愿者队伍构成相对单一,流失率高;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不健全;志愿服务多以活动为导向,项目缺乏创新性;能力不强以及发展环境待优化。如何破解考验各方的智慧。
一、国内高校志愿服务与职业社会工作的关系
(一)国内志愿服务开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在不谋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具有社会性、志愿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征。
我国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出现自己的志愿活动和志愿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最早的志愿者产生在社区服务的层次上,并逐步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90年代初期,在共青团系统中形成了另外一支志愿者队伍并产生了全国性志愿者组织,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在中国最为活跃、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是这两支志愿者队伍,都有自己的组织体系,都与一定的政府组织联系在一起。
(二)职业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服务方式
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它是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理论与模式。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遵循“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等专业伦理,强调和服务对象地位的平等使服务对象能够自立自强。从服务方式看,社会工作主要是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福利行政等专业方法进行服务型助人。从服务功能看,国际流行的社会工作更多侧重于福利性、服务性功能。
(三)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与职业社会工作的关系
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与志愿者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是相通的,两者都强调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强调道德的内化作用,也都强调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借鉴社会工作理念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仅能使志愿服务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同时,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又能促进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如建立高校與社工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常态化合作机制,可以充分发挥职业社工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热情高、来源广、肯奉献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的研究。
二、课题探索社工介入志愿服务的主要过程
课题所研究的厦门某高校近几年加强对青年志愿服务指导,积极走出校外有针对性地在助学和大型社会活动等重点领域开展志愿服务:与学校所在地中心小学对接青少年宫助学项目;参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善行100”系列大型公益助学劝募行动;为世界同安联谊大会、厦门(同安)国际朱子文化节、南洋文化节、北辰山闽王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等等,受到政府的信任和对接单位的认可。
三、课题研究的论证结果及研究成果
(一)社工服务理念与高校志愿服务理念的结合
在探索“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机制过程中证实,职业社工“助人自助”“平等”“尊重”“接纳”等专业伦理服务理念与志愿者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理念相通且可以互相借鉴,不存在不相融合情况。特别是社工“助人自助”理念可以引发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效果更多的思考。
(二)优化高校志愿服务队伍结构,提升服务质量
传统高校志愿者队伍主要以共青团员、学生干部和有意愿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师生为主体,虽然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但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难以长期维系,队伍构成相对单一,流失率高。通过与社会上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的对接,一方面,充分发挥了职业社工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职业社工人员(社工师)的介入能够在志愿前期培训、过程专业指导及后期认证总结上给予有力的支撑,对提升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结构、服务质量、保障和认证上给予极大的帮助。
(三)形成实际成果,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1.形成“海浪”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校团委“海”系列重点建设项目,在常态化开展优质志愿服务项目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基础,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
2.获各级表彰认可。多次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爱心团队”称号;获福建省大学生生态梦想基金;高校学生社团“省级嘉年华”百优社团前五十强、铜奖;获得2019年厦门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等等。
3.具有示范和可推广性。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一定的地域性特征,该学校探索的“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模式可以复制,具有示范性和可推广性。
四、课题研究及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保证活动安全是首要前提
志愿服务必须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必须严格审查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出行审批程序,严抓组织纪律安全,明确小组分工,注重志愿服务前后的过程管控,从意识和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才能让参与的师生志愿者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二)完善队伍建设提升组织能力
志愿者意识、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活动服务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在高校层面要继续最大程度地动员和推进共青团员、学生干部、师生注册成为志愿者,提高活动吸引力,扩大覆盖面,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做好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培训、热情维系和获得感满足等工作;另一方面,建立高效与社工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的常态化合作机制,寻求招募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及职业社工,通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完善队伍结构,帮助民办高校师生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发挥多方优势共同提升活动组织水平。
(三)引入专业方式提供优质服务
如何突破当前高校志愿服务质量的瓶颈问题,职业社工的专业方法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在志愿服务实践过程前后,以职业社工思维整合学校、政府和社区等领域的资源,引入职业社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专业方法,加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细化、专业化,对实现“志愿精神”的提升、志愿服务方法的科学化、评估的规范化以及保障的常态化,创造助人自助的新形式具有促进作用。
(四)争取优质资源强化供需对接
资源、资金不足制约着民办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发展。深化改革形势下,国家出台系列利好政策,高校志愿服务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支持,要积极走出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充分了解相关文件精神及政策,积极争取与所在区域政府、各类慈善机构、周边学校、社区及事业单位机构组织对接联系,承接公共服务项目,得到优质项目常态化的参与机会,获取相应的外购服务经费、慈善资金、活动赞助、社会捐赠等,充分保证志愿服务队伍能够正常运转。
(五)结合实际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有些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义务活动类别上,未结合自身优势形成品牌,导致活动过于单调,吸引力不足。建议结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模式,认真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和资源获取情况,在志愿服务涉及的助学、扶贫、助残、大型社会活动等众多领域里面有针对性开展可行性项目,逐渐形成自身的特色品牌项目,形成品牌效应。
(六)推进机制,寻求社会系统支持
学校在推动志愿者协会登记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大学生志愿者在初期招募热情高、来源广、肯奉献,但目前民办高校志愿服务认证评价机制不够健全,所以如何吸引和留住优秀志愿者也是民办高校的一大难题。要依托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借鉴职业社工认证,在志愿服务记录、信用评价体系、就业应试、社会认可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相信可以极大地推动更多群体参与志愿服务行列。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高校动员和组织青年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社会资源、传递社会关爱、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是新形势下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新形势下,我们将进一步从深化改革的层面,以职业社工思维整合社会资源,完善高校志愿服务注册、培训和激励机制,树立精品项目品牌效应,探索“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协作机制,创造助人自助的新形式,形成志愿服务工作合力,突破民办高校志愿服务的发展瓶颈,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覆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8部门关于印发《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的通知[Z].文明办〔2016〕10号.
[2]杨军.志愿者活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突破口[J].教育学术月刊,2011(10).
[3]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學,2012.
[4]兰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6(9).
[5]郝运,王屾.浅析当代美国大学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J].外国教育研究,2010(4).
[6]彭华民.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7]龚万达.国外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8]任朋辉.大学生志愿服务利益补偿及其常态化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学周刊,2015(35).
[9]民政部社会工作司.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