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涵
摘 要:近年来,会计被认为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的独特专业,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门与经济有关的学科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对比了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范畴内会计学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应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发现我国会计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对于我国目前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如何借鉴美国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来改善提出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教育;会计教学方法;中美对比;比较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日趋激烈,在这个过程中,会计这项工作对经济市场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快步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对社会影响重要的一门学科,与国外的会计教育成果进行对比,我国的会计教育却跟不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步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本科教育中的会计教学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剖析美国的会计培养模式,并且希望通过学习美国会计教育的优点进行反思,从而帮助我国提高高等教育层次的会计教育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通过比较分析中美本科会计教学在课程内容规划,教育理念和教师教学模式上的不同之处,帮助我们了解美国的会计培养机制,扩展国际视野,借鉴美国会计教育的优点,提高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
1 课程设置
在我国,会计一直都被认为是一个知识琐碎而且应用性极高的学科,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向主要是根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总结我国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经验,研究和推动会计专业的教育改革来负责指导全国高校的会计教育”发展制定的。所以在中国,会计学科被系统地分类为多个分支课程,包含有: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基础、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会计电算化、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在我国的教育观念下,学科分类越详细,单个课程的内容会越具体,从而能让学生的知识学习掌握更具体。但是在这种模式下的课程模式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是学科的专业课是强制确定研修的,所以在细分模式下学生必修的科目变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因为课程分类内容较细,所以不同的课程存在内容设置重复。学生重复学习相同的知识点,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降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在美国,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和中国一样进行系统而又非常全面的划分。在美国,同样也有一个权威组织机构对会计专业教育课程的制定起主要引导作用。AICPA,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学会,也是指导会计学科课程设置的关键组织。1988年2月,AICPA对《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进行修订[1],其中涉及到有关会计学科的150学分规定的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般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会计教育。AICPA特别强调,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一般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权衡。即他们对教学时间分配提出了如下建议:一般教育,60-80学时;企业管理教育,35-50 学时;会计教育,25-40学时[1]。美国注册会计师学会的这种“柔性”选修课程规定,其实换句话说就是“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天赋和学习习惯,要想让不同的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就需要实施美国高校这种“柔性”选课策略。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自由地选择课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能更大效率地获得学习的快乐。在美国,还有一个对学生特别有益处的服务组织,叫做课程安排导师。如果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认知不全或者选课方向迷茫遇到困难,都可以预约课程安排导师来帮助学生选课。课程安排导师根据学生的以往成绩,在一对一咨询的过程中,了解其兴趣爱好,并充分考虑学生的毕业时间等其他特殊需求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安排计划表。通过这些“个性化”服务,学生能够科学而又自由地安排课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学方式
在我国,会计知识的传授模式也是与美国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在我国高校,最小的教学单位是教学课程组。在课程开始之前,课程负责人都会对同一教学小组的授课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和指导,因此,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的老师采用相同的教学资料和方法给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听讲记录为辅,这种单一教学模式着重于传授和吸收知识给学生,从而忽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更不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判断能力和应对难题所需要的决策能力。长此以往,学校很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问题学生,即学生只注重书本浅显的知识和考试分数的取得,而忽略了最最重要的通过学习知识来获得深度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典型错误思想。
在美国,则完全摒弃了中式“传统”教育模式。在美国的课堂上,教学上倡导“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教学方式灵活多样。[2]同时,也要借鉴《中美会计教育改革的比较》所说:“一方面要增加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1]。其实,高等教育与之前的义务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在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年龄和心智发育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性都需要一定的监督和指导,因此义务教育普遍存在填鸭式单项教学模式。通过学校和教师强制性地引导,帮助学生学习。而到了本科教育时期,学生心智发展趋于成熟,过去义务教育的那套“被动学习法”已经不适合了。在这时期,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资源,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正面地对待学习,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课堂上老师则充当着指引者的角色,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不判别对错,但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获得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3 教学应用
在我国,会计专业的教师在完成规定的传授会计知识之后,忽略了后续会计知识应用环节。在《高校会计教学刍议》一文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很普遍的有趣现象:往往强调培养高级会计研究人才,而忽视了對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致使毕业生中那种“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毕业生刚接触财务工作时,连传票都不会做,有的甚至连传票是怎么回事也颇费琢磨[3]。这些现象,不单单是在高校教育中流传,在现实社会中也被狠狠打脸。我国高校对于学生专业应用的培养缺乏重视,一味地追求学生在学校的优异表现,殊不知这种主次不分的情况会误导广大学生让其与现实脱节,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在中国,大学教育中的会计教学非常重视理论知识,也通过系统地划分会计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可以完整甚至重复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但学校也同样忽视了学生本该培养的实务技能和技巧。“企业多数不愿意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会计实务能力低下。相比于刚毕业的高学历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更愿意招聘学历较低但会计实务经验丰富的本科生甚至是技校生” [2]。这个社会现象也反映了高校教育与实际能力培养脱节是一个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美国,是非常重视学生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影响力较大的会计职业团体(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还有公司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定期发表会计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报告,提出新形势下对会计的新要求,各大学根据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实践的需要”。[2]我觉得這是一个对学生大有裨益的先进教育模式。首先,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知识,都是为了将来工作就业或者学业深造打基础做准备。那得到了知识的储备也需要通过实践来运用让其价值得到最大化。其次,脱离了单一理论输出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升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化枯燥为趣味,能够让学生自动学习并参与其中,教学效果大为显著。在美国,有一个很独特的环节,就是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定期和不同学校商学院对应开展公司“开放日一日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邀请一定数量的学生来公司参观,除了介绍工作环境,也会同时开展一些讲座和游戏,让企业员工和在校生进行充分互动交流,在这种方式下,一方面打破了工作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未来工作的向往和追求,学生也在亲自体验的活动过程中了解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招聘条件,也能激励他们在接下来回归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笔者通过比较分析中美本科会计教学在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规划和教师教学模式这三方面的不同,可以让我们对中国会计教育进行反思。第一,会计学科的不同课程应注意在分类的时候避免划分重复的知识点,同时在课程安排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有利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以激发学习兴趣。第二,国内大学应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倡在课堂上“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多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社会实践等新型教学方式授课,不仅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积累,更重要在学习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能力的提高。第三,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教师不仅在会计教学中重视理论知识,同样也重视学生实务操作和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蒋钦,陈振.中美会计教育改革的比较[J].现代企业,2005,(10),68-69.
[2]金爽.中美大学会计教学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3(03),146-147.
[3]周晓静,段云.高校会计教学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