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萍
[摘 要] 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被取消的政策背景出发,探讨会计从业资格与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衔接期间中职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同时详细分析产生广西中职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滞后性的原因,对未来中职院校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具备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资格;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中职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6-0036-02
一、政策背景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会计从业资格被列为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2016年12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示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中,会计行业中仅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被列入清单之中,前者为准入类,而后者为评价类。2017年11月,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被正式取消,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成为会计人员执业的“最低准入门槛”。
二、衔接期间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存在形势与环境的客观因素,财税专业培养目标随之发生变化,毕业要求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涉及的就业证书新旧更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提上日程。
(一)形势与环境方面
近些年,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频频发文,财税“就业准入”考试变更、会计准则变更、税率和纳税标准及税收优惠政策变更等使财税教育工作者应接不暇,财税专业的中职生层次和能力远低于高职和本科层次,中职财税专业教育将面临新的环境背景、目标和要求,这些都将体现在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
(二)培养目标方面
全国中职院校财税专业群体整装待发,都在寻求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保留原有的“诚信、合作、敬业等良好职业素养”,维持“胜任各类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涉税业务办理、财务管理岗位及查账、会计咨询等工作岗位”,但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掌握出纳、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等职业岗位业务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加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职财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按国家要求和社会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三)证书导向方面
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属于毕业要求的一部分,鲜有中职院校会将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证书作为毕业要求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实则是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部分融入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中,《初级会计实务》为《会计基础》的提高科目,《经济法基础》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提高科目,取消《初级会计电算化》。从证书导向来看,财会学生未来从业考试门槛不变,但是考试难度提高,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应随之调整。
三、衔接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性分析
财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与企业对接、与市场对接。财会专业的学生应确立怎样的培养目标,相应地建立什么样的培养模式,怎么样获取就业门槛,每个中职院校都有自身见解,其人才培养模式都会尽可能展现与时俱进的一面。然而,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与否,并不能以中职院校主观的意志为转移,广西绝大多数中职院校财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一)师资力量未能达到动态平衡,教师缺乏教改意识
国内发达地区的财税专业已经缩减了招生人数,但是欠发达地区财税专业依然呈现热门全日制学习势头。目前的广西区内职业教育存在师资比过高的问题,优质生源的中职院校更是如此,面对着高数量的中职财税学生,中职财税教师的数量短期内难以平衡,广西的中职财税专业师生比高于国内中职院校师生比。与此同时,广西中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聘请“双师”型教师任课难度较大,“双师”教师任课比例远低于80%,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渠道未能及时拓宽,学校培养自己师资力量的能力有限,教师拥有的理论教学知识不够渊博、拥有的应用实践能力不够突出,教师时常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在闲暇课余时间教师本该承担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实际提出教育模式调整方式、课堂知识以及实践应用的建议,为衔接期间财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合理策略。然而,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参与度低,体现为不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而且主持与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热情度也不高。
(二)相关课程未及时设置,课时设置不合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消后,中职财税专业应立即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许多广西中职院校对这两门课程的认知不足,认为这两门课程有一定难度,不适合在中职层次开设。还有的中职院校认为绝大多数学生会以“3+2”的模式升入高职,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会在高职层次安排,然而,事实证明这样的设置并不合理,从2017年和2018年两个年度中升高的财税学生初级会计技术资格通过率来看,数据十分不理想,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中职和高职学习期间均无法通过考试。有的中职院校财税专业开设了这两门课程,但是因为中职职业教育本身的特性,许多专业课程的实训教学时间比理论教学时间要多或者持平。从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角度来看,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对应的考试内容更侧重于理论的考查,因此许多中职院校会存在困惑,若是纯理论课程,安排的課时应该是多少合适?从已经开设这两门课程的学校来看,更多地倾向于低学分和低课时。每门安排32课时是最为常见的设置,但是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内容较多,32课时显得相形见绌。
(三)课程内容有欠缺,课程体系仍需优化
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中,税收法律制度的内容比较精简,没有提及全部税种和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在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内容相对要精简。在初级会计实务课程中,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内容过于简化,不利于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基础会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仅能作为初级会计资格考试的基础知识点。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技术资格对知识点的考查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这些课程内容存在知识点交叉重复和不同知识点欠缺。这就需要在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时,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经济法基础和税费基础与纳税申报三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将基础会计、初级会计实务和企业分岗位会计三门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体系的内容。广西区内大多数中职财税专业都未能将这些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依然寄希望于中升高模式。
(四)学生自学能力差,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低
近些年随着中职院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加之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从不同途径获取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学习方式。除了上课教材和官方指定教材,大部分学生还会使用APP进行刷题复习,简单方便的复习方式也未能挽救中职学生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超低的事实。以广西中职院校为例,2017年和2018年两个年度的财税专业在校生通过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的人数特别少,造成超低考试通过率的根本原因是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差,更深入一点的原因是中职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自我约束能力差、不会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等。如何在中职财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添加有关考证的元素,提高考证通过率也成为各中职院校思考的问题。到底是引导学生报名国内知名网络辅导课,还是将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设置为网络选修课程,委派选修课教师指导、监督和反馈学生考试前期的复习情况?一切都还在探索。
(五)考证教材开发迟缓,出版定稿周期长
尽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都有专用的考试配套教材,但是近些年许多中职院校为了将教学和考证实施双融合,一门课程同时完成教学和考证知识点分析,利用项目经费或者校级经费自行开发了相应的校本教材。从表面上看,这项措施是针对中职院校财税专业学生与社会考生财会基础的差异性和教学实际需要实施,属于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部分。然而,一本教材从主编作出初稿到定稿、从出版社初审到排版结束,整个周期超过一年,甚至更长。在这个瞬息万变时代,时间最为珍贵,一年的时间会计准则、税收政策甚至考试政策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笔者所在的中职院校为例,2017年1月,学校组织教师编写四本校企合作的考证教材,2017年9月,《基础会计》教材定稿并使用,2019年3月,《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和《初级会计电算化》教材开始使用,预计《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将于2019年9月开始使用。2017年11月,会计从业資格考试取消,就连最初定稿使用的《基础会计》教材都未能在校内进行第一次的实践认证。时至今日,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考试取代从业资格考试已经进入第三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都尚未开始使用。
(六)学生内心认识不足,领导层重视度还需加强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订《会计法》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具备专业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即会计从业资格已经不再作为准入的门槛,未来从事会计工作不再强制要求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法》的修订让一部分学生和领导层产生了错误的意识,掉以轻心地认为财税毕业生的就业不再受到限制。实则企业的用人标准始终有一杆秤,没有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还可以使用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证书作为衡量标准。部分广西中职院校财税专业的学生就认为没有初级会计技术资格证书也不会影响就业,中职阶段不参加考试,升至高职阶段同样处于放弃状态,同时领导层也未能像过去重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般重视会计初级资格考试,没有举办报名考试宣讲、没有在会议上强调、班主任班会上的宣传等。这些看似与人才培养模式无关的内容,都会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只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衔接初级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才可以更好地改革现有的财税人才培养模式,为未来广西中职财税专业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周金莲.应用技术类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与研究[J].纳税,2018(11).
[2]田学功.会计专业实践与理论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8(4).
[3]方连更.会计从业资格取消后的衔接问题研究[J].财会月刊,2018(4).
[4]明光兰.基于职业资格考试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商业会计,2013(8).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