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山地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9-12-05 02:45范荣尚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20期
关键词:贵州省现状问题

范荣尚

摘要    厘清思路、找准山区特点以及科学谋划是山地农业发展的关键点。本文在阐述贵州山区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贵州山地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地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20-0244-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贵州省山多地少、土地零碎、土壤贫瘠,属于生态脆弱地区[1]。长期以来,贵州省农业生产一直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农业生产产值比较低。因此,结合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机遇,深入研究和探索贵州山区农业发展新思路至关重要。

1    山区概况

贵州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为147.8~2 900.6 m,境内山脉纵横交错,丘陵和山地的面积约占总面积的92.5%[1]。宜耕作田地大多隐藏在山间小盆地。坡度>25°的耕地约占19.85%,<15 cm的耕层约占40.40%,土质不良的面积约占33.20%[2]。贵州山区海拔高度差异大,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样且区域气候差异明显。总体来看,黔东(南)气温高于黔西(北)。此外,受山间地形的影响,各山间盆地有其独特的局部小气候,拥有相应的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农业生产方式。

2    农业生产现状

贵州省农业生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地带性。西部高海拔地区如威宁县、六盘水等地生态脆弱、水资源缺乏,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荞麦以及烤烟等作物。由于干旱少雨,气温相对比较低,该地区农业生产多为一年一熟制。黔中地区以贵阳市为中心,包括安顺以及黔南州所辖的惠水、龙里等地,光照和温度适宜、水资源丰富,是全省重要的粮油产区,农业生产为一年两熟制。黔南(黔西南)河谷地带,包括兴义市以及罗甸、平塘、荔波、独山、三都等县,气候暖和,不仅多产香蕉、柑橘、橙子、芒果等精品水果,还是贵州省冬季、早春蔬菜的主产区,农业生产以一年两熟制为主,部分地区能够达到一年三熟。黔东丘陵区,包括黔东南州和铜仁市辖区,水、热资源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还盛产油茶、中草药、柑橘等,农业生产一年两熟至一年三熟。黔北地区,主要是遵义市辖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茶叶、辣椒等经济作物,其发展速度比较快,农业生产以一年两熟制为主。

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地农业生产情况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低效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高产、高效作物所占比重逐漸增加,种植模式和结构也逐渐优化。坡度15°以下耕地主要改种蔬菜、草本中药材等;15°~25°坡度的耕地主要改种蔬菜、中药材、茶叶、精品水果等;25°以上坡耕旱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引导发展经果林、经济林等。

3    存在的问题

3.1    土地面积零碎

贵州极大部分地区属于山间盆地,地势高低起伏不平,再加上盆地内沟壑纵横交错,使土地极其零碎且不规则,相对平整、集中连片且规模较大的地块所占比例较低。全省33.33 hm2以上坝区共1 725个,共涉及86个县市、854个乡镇、4 700个村。坝区总面积约为32.57万hm2,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18%[3]。此外,受山区自然条件制约,山区耕地整理难度较大,分散的土地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4]。

3.2    农业新技术应用率低

大部分农民文化程度低,对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了解较少。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对新技术存在排斥心理,无法很好地掌握新技术的关键点,导致成效不明显。因此,大部分偏僻山区农业新技术应用率低,传统低效的种植方式普遍存在,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

3.3    高海拔效益较低

低海拔地区多水田,种植结构多样,一年两熟至三熟,经济效益相对较高;高海拔地区,基本上为旱地,土壤贫瘠,种植结构较单一,一年一熟。如海拔较高的威宁县,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因高海拔地区热量相对较低,作物生育期较长,一年一茬收获之后土地闲置,翌年春季再进行播种,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3.4    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很大一部分农业种植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山区、坡地无灌溉设施。农业种植区道路窄,作物灌溉全靠降雨,农业资源和农产品的运输只能通过人力。基础设施欠缺、生产条件局限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也制约了农业发展。

3.5    品牌意识不强

近年来,尽管各级农业部门一直在推行“三品一标”的申报认证和鼓励申报知名品牌,但农业生产者申报品牌的积极性低,各地打造出来的品牌产品也极为有限,未体现出优质、优价,在当地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5]。

3.6    产销信息指导缺乏

首先,很多农业生产区分布在山区、丘陵之中,远离城市及农产品集中流转交易场所,无法及时得到市场供需信息的指引。其次,缺乏市场需求信息平台和专业人员帮助农民预测、分析农产品供需情况,农民按照传统习惯流转农产品,大量农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造成积货廉价,而另一些农产品又因稀缺,价格昂贵且缺少货源。

4    山地农业发展对策

4.1    发展区域特色产品

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的思路,充分利用山区独特的林地及优越的小环境,根据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发展当地特有且优质的产品,并将其发展为标志性产品。进一步将该标志性产品发展成主导产业,使之成为当地农业增收的突破口。

4.2    打造多功能农业

贵州山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民族风俗多样,是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理想之地,应紧紧抓住当地的奇山秀水,围绕民族风俗和历史文化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将其创新为可食、可观赏、可体验、可娱乐且具有文化、艺术色彩的多功能农业;做到一物多用,全方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从多方面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4.3    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指导

部分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民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很少,农民不相信科学农业生产,利用技术的积极性比较低。因此,亟需加强农业技术人员亲临田间地头开展宣传、培训和指导的力度,改变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同时,亟需在边远、农业生产落后、农民思想保守的地区大力开展试验示范,让农民目睹先进技术带来的效果,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尝试新技术,进而提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4    建立健全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当地政府应建立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安排专人负责,随时掌握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预测未来需求情况;与农业技术部门结合调整农业结构主线,引导农民生产,扭转农民无规划、无组织、无依据的种植习惯;此外,要积极拓展农产品需求领域,如食品加工厂以及学校、医院等,做好产销对接,确保供需关系的维系。

4.5    樹立当地特色品牌形象

农业部门和当地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积极推动贵州当地特色农产品申报知名品牌;树立当地特色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推动当地农业的快速发展。

4.6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近些年来,农田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许多困难,但是还有一些地区尚未覆盖到位,特别是一些丘陵、山地农区,农业基础设施不健全,灌溉、运输等不方便。因此,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边远落后农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5    参考文献

[1] 陈默涵,何腾兵,黄会前.贵州地形地貌对土壤类型及分布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5):16.

[2] 周欢,刘洪.贵州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途径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23-24.

[3] 罗亮亮,吴文仙.贵州:用好500亩以上坝区推动农业产业高效发展[EB/OL].(2019-02-28)[2019-05-31].http://www.ddcpc.cn/jj/201902/t20190228_397474.shtml.

[4] 杨惠,何佳.山区农业的特点与发展机遇[J].农业与技术,2015,35(18):255-256.

[5] 黄婧,史琼,欧国武,等.贵州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275-279.

猜你喜欢
贵州省现状问题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贵州法治发展报告(2017)》
贵州省第四届科普作品创作大赛获奖名单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