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摘 要: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的重要举措。本文讨论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明晰定位家国情怀教育概念和内涵。有情怀的思政课堂一定要转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模式,将能力和情感培养落到实处。培养家国情怀,要理清“家国情怀”核心概念与“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成果的关系;要区别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和现代社会的“家国情怀”的内涵,探讨其中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家国情感素材让课堂更具情怀。
关键词: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教育 思政课教学策略
大学生的四门思政课教学都涉及家国情怀教育,因此,家国情怀教育在大学思政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抓好这一重要的环节,对于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为国为民做实事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就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实践家国情怀教育进行探讨。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家国情怀。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特别提出家国情怀教育呢?说明家国情怀教育在当下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方面,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里的青年是有着深刻的家国情怀的青年。因此,要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完整融入思政课堂。马克思在13岁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为人类而奋斗的伟大志向,并且用一生践行这样的理想;同样是13岁,毛泽东离开家乡,说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周恩来总理十四岁时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可以看到,伟人在年少时就已经体现出他们的家国情怀,带着无比崇高的家国情怀为人类为中国立下不朽的功绩。同样,青少年要带着高尚的家国情怀读书,以后走上社会工作,一个国家才能兴旺发达。
另一方面,社会纷繁复杂,带领迷茫的学生走上正途。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信息充斥着学生的头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非常大,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因此,在这个时候,要引领他们明辨是非,从家国的高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所以,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国教育迫在眉睫。
二、明确家国情怀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1.“家国情怀”核心概念与“家国情怀教育”实践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家国情怀,要求思政课教师将这种家国情怀落实到课堂实践中。
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家国情怀教育,首先必须理清“家国情怀”核心概念与“家國情怀教育”实践成果的关系。笔者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就本质而言,两者在内涵上是一致的。有学者指出:家国情怀教育的内涵是培养个人对于家庭兴旺发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充分认识个人家庭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培养“国治家兴,国乱家衰,国破家亡”的爱国情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目标。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个人都会因为个人成长经历和时代境遇不同而对历史形成不同的认识,但这些认识一定是贴近他社会和生活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稳定,需要通过基础的价值引导,才可以有共同的正确价值取向,如此才能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如何因地制宜?笔者认为,家国历史之间的家乡史内容就是重要的媒介和桥梁。家乡史、区域史贴近学生现实,既是国家史的地域性呈现,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部分可以认识整体,但是要明确部分和整体的互动关系。大学思政课堂教学要加强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从当地的历史入手,大学生对于这些历史既熟悉又陌生。和那些教科书里的人和物相比,曾经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生的人和事情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通感,笔者曾经尝试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在课堂落实以地方史内容为媒介的大学思政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第一,通过身边的历史强化爱国情怀。“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社会是一个大课堂,社会这个大课堂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让学生多参加各类纪念馆、博物馆,参加各类地方文化馆的讲座;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资源是对老前辈进行访谈。对家里、社区、街道、广场的老人们特别是一些老的革命前辈进行访谈活动,让大学生真实地体验革命情怀。大学思政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相互补充,真正让大学生感受鲜活的历史。地方史中有令人自豪的“辉煌曾经”,有些化作今天家乡发展的基石和城市文化的内涵,也有一些只能“逝者如斯夫”,带有物是人非的情感。
第二,通过伤痛史开启教育。如笔者所在的江苏南京,“南京大屠杀”历历在目,当你走进纪念馆,每个雕塑脸上的悲伤,万人坑内残留的骸骨,日军折磨人的工具,来自各方的文献史料,以及时间墙上逝去的生命数字……对于每个肩负祖国和家乡未来建设的大学生来说,负重前行,牢记历史,方能激励自己为国家崛起而读书。
2.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向现代社会的“家国情怀”的转化
笔者重点讨论的是思政课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教育要不忘本来,展望未来。那么本来是什么?未来是什么呢?在这个过程中分清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和现代社会的“家国情怀”。
文化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带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外延性。中国传统文化悠悠几千年,孕育出来的“家国情怀”内涵可以满足现代中国社会的需求。但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古代“家国情怀”与现代社会“家国情怀”。古代中国的“家国情怀”脱胎于封建专制思想,带有一定的封建专制思想。比如,中国古代社会的“君为臣纲”带有明显的封建思想。而现代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给“家国情怀”注入新的内涵,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个人与国家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现代社会的“家国情怀”更注重个人对于家庭兴旺发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充分认识个人家庭与国家发展的互动关系。现代意义的“家国情怀”既保留了古代中国对家和国的情怀,又更新了“家国情怀”的实质内容。
三、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家国情怀教育的情感素材
理论要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大学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家国的情感素材让课堂更具情怀,比如以下一些情感素材:
1.历史故事类
笔者在课堂上尝试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进行案例教学,以落实家国情怀教育。但在落实历史故事服务于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控历史情境的渲染及对故事细节的感染,同时对于历史故事中重点涉及家国情怀感情的情境、对白、情节有所着重,不能平铺直叙。比如古代岳母刺字、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牧羊、南宋文天祥、明末史可法抗清、郑成功收复台湾、近代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故事,等等。大学课堂中的“历史故事”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家国情怀是怎么回事,能很好地解释家国情怀中的历史意义。尤其重要的是“历史故事”对家国情怀教育会发生重要的作用,基于历史史实,“细节”生动富有“道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地位,让学生上讲台演绎这些故事,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进行情景表演,都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故事产生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书家风类
在家国教育这一环节中,要重视一种案例的选择,就是家书。比如《中共元勋家书品读》编入中共元勋的近五十封家书,记录了他们革命和战斗期间的生活,反映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①。在毛泽东写给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信中,期望儿子多读书、多学习,尤其是多学习自然科学知识。他告诫儿子们趁年轻多读书和学习,将来定会大有用处。在周恩来赴法时写给表兄陈式周的信里,他表示自己以事业为重,“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等。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子女的期待,对父母的关心,对家人朋友的思念跃然纸上,虽然身处国家历史变革的洪流中,对家的牵挂却一如既往,一封封家书不仅可以告慰家人,更主要的是可以与家人互相沟通,以便实现家国梦想。课堂上引用这些素材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让课堂有家的温度,有家的讯息,有家的关注。
3.名人古诗词、讲话类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大学思政课课堂家国情怀教育中的名人古诗词、讲话类素材运用是把理论生活化,生活理论化,从小世界走向大世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并且,在思政课教学中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将古诗词和名人讲话与家国情怀教育联合起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诗人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曾被人们誉为家国情怀最好的表达。邓小平同志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他爱的是那样深沉与挚情。
现代意义上的教材更趋于广泛,不仅指教师教授的教科书,还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配套资料及课外资源。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弘扬家国情怀时均可结合教材内容加以应用,巧妙应用情感素材,既可以加深知识学习,又可以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
大学思政课堂中的家国情怀教育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在问题比较与解决中升华家国情怀,营造浓郁的家国氛围,在氛围渲染中培养家国情怀,教育工作者要精心创设情境,在情景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发掘课堂教学中的家国情怀素材,采取多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爱国主义、家国情怀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升华,成为有情怀的思政课堂。
注释:
①唐洲雁,李扬,编著.中共元勋家书品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毛泽东给毛岸英、毛岸青的信(1941年1月31日);周恩来给陈式周的信(1921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