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个小组的饮食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6.4±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1.7)mmol/L、总胆固醇(4.5±1.6)mmol/L、三酰甘油(2.3±0.6)mmol/L,对照组(7.9±1.8)mmol/L、(7.7±1.8)mmol/L、(5.9±1.9)mmol/L、(3.4±1.1)mmol/L,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研究组计划控制饮食97.5%、按时定量进食95.0%、准确估量食物92.5%,对照组63.5%、72.5%、65.0%,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饮食依从性。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饮食依从性
糖尿病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病理基础主要为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如今,针对糖尿病的治疗已然成为全球氛围内的一项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然而,就糖尿病治疗而言仍旧没有研制出特效药物,通过胰岛素等药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是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手段[1]。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期间,为保证治疗效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常规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其中应用护理干预收获了显著效果,现将研究内容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制建立的糖尿病診断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分成两个小组,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31~74岁,平均年龄(53.6±7.1)岁;病程范围6个月~14年,平均病程(6.8±1.9)年。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32~75岁,平均年龄(53.1±6.8)岁;病程范围1~13年,平均病程(7.1±1.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可进行组间研究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即通过组织讲座、集体授课、观看视频录像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有效认知,并向患者传授血糖监测、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血糖控制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同对照组,护理干预手段主要包括:
(1)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其患者阐明合理饮食对血糖控制的重要影响,应当遵循少食多餐、量够即停的饮食原则,养成科学良好的生活作息,尽可能少食或不食油炸、熏烤等刺激性食物,禁食烟酒,严格控制脂肪、胆固醇摄入量。
(2)心理护理。糖尿病因为治疗周期漫长,大部分患者在长期治疗期间极易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进一步丧失对治疗的信心,依从性也大打折扣。针对该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治疗心态。
(3)引导遵医行为。糖尿病患者因为多为中老年人,记忆力下降,难以坚持按时用药,再加上对糖尿病认识不足,难以全面系统掌握饮食疗法及功能锻炼。因此,患者的血糖往往会出现波动情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病情,提高对患者的有效关注,引导患者家长参与到护理干预中来,加大对患者的监管力度,引导遵医行为。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80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比较两个小组的血糖、血脂情况及饮食依从性(计划控制饮食、按时定量进食、准确估量食物)。
1.4 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各项观察指标开展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统计结果P<0.05,则具有统计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80例患者血糖、血脂情况比较
研究组空腹血糖(6.4±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1.7)mmol/L、总胆固醇(4.5±1.6)mmol/L、三酰甘油(2.3±0.6)mmol/L,对照组(7.9±1.8)mmol/L、(7.7±1.8)mmol/L、(5.9±1.9)mmol/L、(3.4±1.1)mmol/L,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见表1。
2.2 两组80例患者饮食依从性比较
研究组计划控制饮食97.5%、按时定量进食95.0%、准确估量食物92.5%,对照组63.5%、72.5%、65.0%,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倘若患者血糖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则患者极易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诸如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等,对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带来极大威胁[2]。对于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饮食控制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其有着与药物治疗同等的重要性。然而因为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不足,缺乏对饮食疗法的有效重视,使得自身血糖时常会出现波动情况;再加上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大部分患者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如此同样会影响患者的预后,产生心理、饮食、血糖相互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依从性调节至关重要[3]。本次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即为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引导遵医行为等干预手段,让患者及其家属形成良好的遵医行为,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方案,减少血糖升高危险因素,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并在患者家属的协助下,对患者开展有效监督,以此确保患者血糖始终维持在合理范围,防止或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组空腹血糖(6.4±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2±1.7)mmol/L、总胆固醇(4.5±1.6)mmol/L、三酰甘油(2.3±0.6)mmol/L,对照组(7.9±1.8)mmol/L、(7.7±1.8)mmol/L、(5.9±1.9)mmol/L、(3.4±1.1)mmol/L,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研究组计划控制饮食97.5%、按时定量进食95.0%、准确估量食物92.5%,对照组63.5%、72.5%、65.0%,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与石岩[5] 潘金梦[6] 研究报道内容具有统一性。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药物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可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爱平.分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4(88):192+196.
[2]赵秋利,侯赛宁,梁艳,等.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依从性测评量表的开发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学杂志,2017,32(17):102-105.
[3]彭翠翠,李德勤,曹竹如,等.饮食护理对慢性肾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影响观察[J].名医,2018,63(08):138-138.
[4]邓冬娣.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4(01):167-168.
[5]石岩.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86+288.
[6]潘金梦.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08):45-46.
作者简介
熊欢(1990-),女,江西省樟树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南昌理工学院医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