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摘 要:汉魏洛阳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及北魏时期的首都。经过考古勘探或发掘,目前已经发现了北魏内城和外郭城内的主干道遗迹,以及宫城、金墉城、南郊礼制建筑、永宁寺等建筑物内外的多条道路遗迹。文章利用考古资料,结合文献对汉魏洛阳城内道路的布局、沿革和道路的形制做了研究。
关键词:汉魏洛阳城;道路;布局;沿革;形制
汉魏洛阳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及北魏时期的首都。东汉至西晋时期,筑有城墙的范围大约为南北九里、东西六里,被称作“九六城”。城内道路纵横分布,《续汉书·百官志》刘昭注引蔡质《汉仪》曰:“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又《元河南志》卷二引陆机《洛阳记》曰:“洛阳城十二门,门有阁,闭中,开左右出入。城内大道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公卿尚书章服从中道,凡人行左右道。左入右出,不得相逢。夹道种槐柳树。”北魏时,以“九六城”为内城,又在其外修建外郭城,外郭城范围为“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1]。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外郭城内有从内城城门延伸出的多条大道。北魏洛阳还修筑了众多较为规整的里坊,坊间也有道路沟通。都城内的这些道路纵横交错,构成城市的道路网络。它们是城市的框架和肌理,在城市的规划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汉魏洛阳城遗址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古勘查和发掘,获得了丰富的考古资料。目前已经对北魏洛阳城内城和外郭城内的主干道做了勘探或发掘。同时还在宫城、金墉城、南郊礼制建筑、永宁寺等建筑遗址的内外发现了许多道路遗迹。这些考古成果为研究汉魏洛阳城道路的布局、沿革和形制提供了重要资料。
1 汉魏洛阳城道路遗址的考古发现
1.1 北魏内城大道
20世纪60年代在北魏洛阳内城里探出八条主干道,四条东西横道,四条南北纵道。
第一条横道为北魏西明门和北魏青阳门之间的道路,东西直行,宽29~36米,全长约2460米。第二条横道为北魏西阳门和北魏东阳门之间的道路,东西直行,在宫城南侧通过,宽约41米,全长约2630米。第三條横道为北魏阊阖门和北魏建春门之间的道路,东西直行,从宫城中部穿过,宽35~51米,全长约2510米。第四条横道由北魏承明门起向东行,通过宫城北侧后路土中断,路土宽17~22米,残长约1410米。此外,在北魏西阳门南的魏晋西明门(汉雍门)以东,探到一段残存约50米的东西向道路,北魏时此门应该已经废用。
第一条南北纵道位于内城的最东部,其北端起自阊阖门和建春门之间的东西道路,往南直行,南端被洛河冲毁已不存,当是通向北魏开阳门。这条道路北宽南窄,宽12~15米,残长约2400米。第二条南北纵道自北魏广莫门向南,其南端也已不存,当是通向北魏平昌门。这条道路并不像其他几条南北大道一样和东西向大道基本垂直,而是呈现出比较大的倾斜度。其在北半段有一处折拐。此道路北宽南窄,宽14~29米,残长4045米。第三条南北纵道是连通北魏宫城正门阊阖门和北魏内城正门宣阳门之间的道路,即铜驼街。这条路宽40~42米,其南端也不存,残长1650米,路土较厚。第四条南北纵道起自北魏大夏门,其南行320米后与承明门内大街交接,后沿西行300米后又往南直行,其南端也不存,最终当通向北魏津阳门。这条道路在某些地段并不是很笔直。该路北宽南窄,宽36~40米,南端一段仅宽10米,南北残长约3620米[3]。
2005年11月至2006年4月,对津阳门内大道的局部做了发掘,这段道路西距北魏洛阳内城西墙约380米,东西宽约42.5米,路土呈青褐色,比较坚硬,路面平整,路土较厚,约0.15米,可见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其时代属于北魏时期,这次发掘没有发现比北魏更早的道路遗迹[4]。
近年在对铜驼街发掘时,发现一段铺地石板路面遗迹。残存的石板路面宽约2.9米,位于40米宽的铜驼街道路的中间略偏西处。石板铺砌整齐,路基结构完整,显然是有较高规格的道路[5]。
近年也对西阳门内大道进行了发掘,解剖发现有上、下两层路土。上层路土宽83.5米,路面有较多东西向的车辙痕迹;下层路土宽35.5米,路面有四条车辙痕迹,该层路土下还发现一些早期夯土和砖砌水槽遗迹。下层道路的年代为北魏时期,上层道路的年代为北朝晚期[6]。
1.2 北魏外郭城大道
外郭城内大道都是内城大道的向外延伸。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勘探出了平昌门和开阳门外的南北大道二条[7]。平昌门外大道残长350余米,方向为磁北4度。其北段较窄,宽23~28米;南段略宽,宽30~38米[8]。1992年对其中的一段做了发掘,这段道路在探沟内宽37.3米,路面基本平整,保存较好。路土分上、下两层,质地坚硬。上层路土为青褐色,较杂乱;下层路土为红褐色,较纯净。路土厚0.2~0.35米。其形成时代约为汉代,使用时代似乎延续到魏晋和北朝时期。路土中还发现有四条南北向的沟槽,它们和道路的使用时期大致相同,当为顺路修建的排水沟槽[9]。勘查到的开阳门外大道南北残长约400米、宽约30米,方向为磁北3度。路土厚0.2~0.6米,为青褐色,较杂乱,质地坚硬[10]。
20世纪80年代又勘探到了九条从内城延伸出的大道。西明门外大道东西直行,穿过外郭城垣,长约3800米。路土宽30~40米,厚0.3~0.4米。路土脏且硬。西阳门外大道东西直行,穿过外郭城垣,长约4000米。路土宽20~25米,穿行西郭城垣处路土宽达50~55米。路土保存厚度0.1~0.3米,质量尚好。阊阖门外大道穿过外郭城垣,其存在折拐,长4200米。路土东段宽28米,西段宽10米,临近外郭城墙处宽40米。路土厚0.3~0.5米,质量尚好。承明门外大道长250米,宽8米,厚0.05~0.2米。大夏门外大道保存较差,断续见有路土。路土宽1.5~20米,厚0.1~0.2米。这条道路向北偏东方向延伸,和广莫门外登邙山的大道汇合成一条大道,然后继续向北延伸。这段道路路土宽5~8米,厚0.1米。广莫门外由于覆盖土层较厚,未能找到古代道路遗迹。建春门外大道宽15~20米,残厚0.03~0.15米。东阳门外大道向东延伸到一处高地,路土折拐北行绕过高地,然后继续向东,穿过外郭城垣。路土宽16~21米,厚0.03~0.15米。青阳门外大道路土宽21~27米,有些地方宽15~18米,厚0.05~0.1米[11]。
1.3 北魏宫城道路
北魏宫城内所做的考古勘探和发掘较多,如今已发现数条道路遗迹:
自宫城南门阊阖门向北有一条宽8米左右的南北向道路,路面已被破坏,道路两侧残存有包砖或包砖沟槽。这条道路为连接宫城正门阊阖门和正殿太极殿的重要轴线[12]。
在二号建筑基址的南、北两侧分别发现一条东西向道路。其中南侧道路在勘查区内东西残长约180米,宽约10米。该道路残存上、下两层路土,时代均不晚于北魏。北侧道路东西残长120米,宽约10米。也发现上、下两层路土,上层路土厚0.1~0.2米,时代约为北魏;下层路土在上层路土下0.15米处,厚0.12~0.25米,时代约为魏晋。在这两条道路的路土下还发现有两条和道路走向大致平行的沟渠,沟渠时代约为魏晋至北魏时期[13]。
在太极殿东侧发现有一条南北向砖铺道路。残长15米,宽约2米。路面为条砖平铺,铺砖残破严重[14]。太极东堂以北有一条宽约3.4米的东西向道路,路面铺砖残损严重,局部用垫土补平,系利用曹魏时期的铺砖道路继续修补沿用。路面下有一条与道路走向一致的砖砌水渠[15]。
此外,在北魏宫城西墙的外侧发现有保存较好的北魏时期的南北向道路遗迹,东西残宽11~15米,路面略呈东高西低的斜坡状。北周在北魏西墙基础上又改建或修筑了宫城西墙,其外侧也发现有同时期的路面遗迹,东西残宽9米,厚0.1~0.2米[16]。
除考古发掘之外,20世纪60年代初在宫城内还勘查发现了其他几条道路遗迹:阊阖门遗址以北有一条东西向道路;太极殿遗址以北也有一条东西向道路;内城阊阖门和建春门之间的大道穿过宫城有一条东西向道路。在“”形隔墙以西有一条南北向道路。宫城最北部的夯土台基上也发现有一条宽约6米的南北向的道路[17]。
1.4 金墉城、南郊礼制建筑、永宁寺、内城东北隅建筑道路
20世纪60年代初在金墉城勘探出多條道路遗迹。最北端的甲城内有顺城路。通往南门和西门各有一条纵道和横道,宽6米左右。东北角有一条南北向的道路直达北墙,宽约10米。乙城南部发现的路土最多,横道和纵道交错而行,有一定的间距,但其深浅不一,宽约5米。丙城南部也发现很多路土,主要有两条南北向道路:一条在东墙内,宽约10米、残长100多米;另一条连接南、北门,宽约5米,保存比较完整[18]。
考古工作者对包括灵台、明堂、辟雍、太学在内的南郊礼制建筑都进行了发掘,在它们的院落内和周围也发现了一些道路遗迹。灵台遗址发现有一条可能是连通灵台中心建筑和南墙中门的南北向道路,路土宽1.5~2米[19]。明堂遗址发现有一条可能是由明堂中心建筑通往南门的道路遗迹,这条道路由略泛青的红褐色土夹杂碎石片铺成[20]。在辟雍遗址南阙的正中,发现有一条连接辟雍中心殿址和南阙的道路遗迹,现存路土残长21米、东西宽2~6.3米,厚约0.1米[21]。在太学遗址内外发现有六条路土,其内部有两条为分别贯穿院落南北和东西的道路,不过破坏都很严重,只在局部有遗存,南北向道路宽约4.5米,厚0.1~0.2米;东西向道路宽2.5~3米。紧邻东墙内侧还有一条南北向道路,北窄南宽,宽2.5~6米,厚0.2~0.7米,这条道路时代较早,被南墙打破。在太学院落以西,还有两条南北向道路和一条东西向道路交织在一起,它们比院落内道路宽很多,紧邻西墙外的一条南北向道路最宽处约33米,其他两条道路宽12~20米[22]。
在永宁寺内外也发现数条道路遗迹。南门基址内外均有路土发现,其遭破坏严重,完整宽度不明,厚0.04米,色黑且脏,质地坚硬。西门外发现一条东西向道路,宽约16米,厚0.15米,此道路向西延伸和津阳门内大道连接。在东墙外9米处残留有一段东西向路土,残宽7.8米,厚0.2米,此道路应该是贯穿东门的道路。寺院围墙外均有和围墙方向平行的道路,南墙外有一条东西向道路。西墙外36米处有一条宽40余米的道路,即为津阳门内大道。东墙外36米处有一条南北向渠道淤土,淤土的东面有一条南北向道路,宽11米,此道路应为永宁寺和太尉府之间的坊间道路。北墙外也有路土发现[23]。
20世纪60年代初在北魏内城东北隅探得两组建筑,其中南侧建筑内发现两条东西向道路,各宽5~9米,残长15米左右。在东墙下还发现一条南北向早期路土,宽约27米,残长160余米[24]。
2 汉魏洛阳城道路遗址的考古研究
2.1 道路的整体布局形态和沿革
2.1.1 道路的整体布局形态
北魏洛阳城发现有内城道路、外郭城道路、院落内部道路等各种不同的道路遗迹。内城里的大道和其向外延伸的外郭城内大道最为宽广,它们是城市的主干道,构成城市布局的大框架。这些主干道在《洛阳伽蓝记》中被称作“御道”。它们在都城中分布均匀,布局合理。除主干道之外,还有一些相对较窄的道路来沟通各处,如考古发现的太学遗址西侧的三条道路和永宁寺遗址围墙周围的几条道路,它们连通周围的其他建筑物或者御道。北魏洛阳城还修筑了众多相对规整的里坊,里坊之间也有道路连通。这些道路和主干道共同构成洛阳城内纵横交错的密集道路网络。郭城内的主干道还穿过郭门向外延伸,形成更大范围的道路网络。
2.1.2 道路的沿革
根据考古资料分析,汉魏洛阳城发现的道路遗迹的年代基本都为北魏时期。北魏内城基本都沿用前代的城门,而且和魏晋时期一样都是单一宫[25]。因此,魏晋时期城内主干道的框架当和北魏时期大致相同,北魏内城基本延续了魏晋时期的主干道。最大的不同在于北魏时期放弃了魏晋时期的西明门(汉雍门),在其北建西阳门,西阳门和东墙上的东阳门相对,其间形成一条穿过宫城南面的东西贯通的大道。这条大道的开通使都城的交通状况更为便利,同时也对城市的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再往前推,由于东汉时期是南北二宫制,因此其城内主干道的布局形态和魏晋时期有较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