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薇
摘 要: 当前五年制高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太理想,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意识相对淡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迫在眉睫。我校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改革相结合,进行一系列实践研究,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凝练传统文化传承内容,完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多环节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五年制高职 语文教学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为:通过作品鉴赏活动,培育人文情怀。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教研室成员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落实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但受限于教材内容不够系统,传统文化部分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学生普遍对文言文有抵触情绪,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水平与愿望;整合各类资源,形成适合五年制高职学生学情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适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高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不足;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技艺和应用能力欠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存在知行脱节现象。
2.五年制高职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亟待改进
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尽科学合理。
二、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学校语文课改革相结合进行一系列实践研究
1.挖掘并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
(1)深度整合语文教材上已有的教学资源
潜心研究教材,将教材中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进行整合,根据其体现的精神内涵重新分类,并对经典篇目进行详细解读,开设一系列讲座和公开课,形成论文和优秀教学案例集。
中华民族近代形成的民主、科学的人文精神是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为基础的,如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对“克己复礼”进行深入的思考与解读;在《劝学》和《师说》中,古人“勤奋学习”“尊师重道”的思想美德可以使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道德文化。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轨迹中著名的历史人物、事件、文学作品、作家有很多,要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生活的历史时代,理解他们心中的情感:走进苏轼,知道什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走进孟浩然、王维、陶渊明,知道什么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走进李白,知道什么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体会到的情感会累积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现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包含丰富的民情风物和风俗习惯,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与时代特色。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江南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到“阿Q精神”已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詞,并从身边发现“阿Q”的身影。
(2)充分利用校本文化资源
组织教师围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校园文化,开发形成以“国钧文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课程资源。编写《刘国钧故事》(第一辑)、《国钧学子风采录》、校本讲义《成语、名典、故事》和早读讲义《我们的节日》;开发基于“超星泛雅”平台的“经典诵读”网络课程等。利用晨读、班会、德育一刻钟时间,安排语文老师或班主任进班组织诵读、学习和讲解。
(3)适当利用地方文化资源
深入挖掘积极健康的地域特色文化,对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常州文化,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融入“走进家乡”、常州名人、常州三宝、地名文化和家谱文化等,扩充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生根。
2.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方式上有创新
(1)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还要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知识,从而指导实践。例如在教学《庖丁解牛》时,引导学生从解牛的场面入手,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解牛的精彩场面;引导学生梳理庖丁解牛的几个阶段,归纳每阶段的特点,从而把握庖丁的艺术形象。再引导学生分析庖丁取得成功的原因,结合专业学习,查找分析所学专业中高技能型人才的成长历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许多观念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对当代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比较以往的中国文化观念和当代价值观的异同,指导学生在分析中得出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观念。通过建立文化纵向分析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结合有全新的认识。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课时,引导学生将时代背景和现在的社会背景进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文中作者对美国电影、梅兰芳的评价是在当时特定背景下的看法,现在应作具体分析。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就现在的教育模式,教师要进行全面的创新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可以在课前或课后有重点地对学生所擅长的方面进行引导。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部分以落实基本的文化知识为主,采用常规手段教学,优秀的学生可以增加更多关于以往文化知识的补充。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在日常教学中,可利用每周摘抄的推荐阅读书目,达到分层教学的效果;也可利用课前热身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再进行小组合作展示,起到互相带动的作用。
(2)借鉴各类媒体和信息化手段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加以创新
青少年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高职学生的平均年龄正位于这个年龄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逐步融入教学,远程教学和网络课程逐渐兴起,线上教育开始普及。借助学校的“超星泛雅”平台,将“经典诵读”资源上传至平台,并通过网课的形式进行推广和实践,扩大教学范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壁垒,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新的载体走近学生的生活。
(3)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
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将其身上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及传统文化讲座,通过加强宣传,升华为环境的熏陶。同时,把传统节日、传统民俗及民间艺术等方面资源进行整合,根据社会热点事件进行爱国主义和道德专题的教育,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领会、认同及践行。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团活动、社团、非遗大师进校园和国钧讲堂等第二课堂的形式,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校园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营造传统文化育人的大环境。
3.探索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效果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方式
(1)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改革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将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习得成果,以过程性材料进行汇总,综合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的活动态度、参与程度、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活动效果等方面,达到过程性评价的效果。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家乡”“中华古代文化常识竞赛”等,注重活动过程的汇报,将汇报内容、汇报形式、展示效果、活动过程等方面纳入考核范围,并结合小组互评、组长点评、教师总评等形式,形成更完整全面的评价。
(2)注重成果展示汇报的质量及影响力
组织开展一系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报告会、专家讲座、征文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价值观念,并在生活中认真践行,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根据实践的质量和传播的数量,进行立体式评价,将学生在团委、图书馆活动和各类比赛和展示中的成果,纳入语文课传统文化学习的评价当中,重视其成果的质量与影响力。
(3)注重对学生知与行、近期与远期表现的综合评价
立足学生服务社会的角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评价方式的创新探索。首先,积极开展践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由“知”化“行”,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体验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根据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我校的“汉服社”在学校团委的“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已经走出校园,承担部分社会商务礼仪的服务工作。其次,鼓励部分学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内容。我校的优秀实习生陈加扬致力于汉服文化的弘扬,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王蕴安同学在学校的“财富梦”创业一条街上开办茶文化推广中心,并将自己的创业版图扩大到网络经营。将创新创业的事迹与学校创业就业明星的评比活动进行挂钩,更体现传统文化教学的长远意义,形成近期和远期结合的评价方式。
三、不足与努力方向
在已开展的大量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评价方式的改革已有涉及,但还缺乏系统性,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注重收集教学活动参与对象的感受和收获,进一步研究如何相对更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
参考文献:
[1]刘建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是新宇.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3]叶剑威.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4]何中华.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01).
[5]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6]井琪.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前线,2015(7).
[7]于春海,杨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体系构建[J].重庆社会科学,2014(10):67-75..
[8]田广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季羡林.季羡林谈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10]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11]半山.文化遺产如何进校园[J].甘肃教育,2016(11):16.
[12]江明辉.高校通识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契合性研究[J].教学研究,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