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华
摘 要: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语文占据非常大的比重。而朗读或背诵名篇经典、名家大作看似耗时长、略显笨拙,实则是学生理解名篇最好的途径。本文通过阐述经典诵读在对于学生学好初中语文的重要性,分析了经典诵读具体的运用措施,目的是帮助学生感悟、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初中阶段语文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诵读经典;措施
诵读经典看似笨拙,实则巧妙。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无论教师或是学生,会出现对诵读认识片面的现象,他们偏向于认为诵读是死记硬背,强行记忆。而事实上,诵读在潜移默化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的语感,在诵读中,学生也能更好地通过作者所形容的词汇产生共鸣,获得新的知识。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之重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1]。语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传承,融入了所有人的日常生活中,学好语文不仅是自身素质的要求,更是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在新课标改革后的语文教材收纳中华文化之精华,不仅在内容上丰富多彩,在选材上也多是充满中华古今经典文化的课文。而有些名家大作不乏生僻语句,对于初中生而言,难以感知并把握,跟不谈深入理解了,而据了解,有些教师甚至对学生的不理解置之不理,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既不能使学生汲取到教材的精华,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学习古诗文应该先是感知内容,然后过渡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文言文与现代语体有很大的差异,初中生学习古诗文,只有先通过反复的诵读,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之后,再经老师点拨分析,才能进入理性认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所以,学习古诗文先进行经典诵读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的。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且最贴近日常生活的学科,学生应该更多去接触教材,并用之于生活,或交流,或思考。正值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一腔热血无处安放,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会学习社会浅薄之人说的肤浅词汇,跟不用说传承中华民族语言的精华了。为了避免这样的言行举止的产生,教师应当对学生在课堂中所接受的知识加倍重视。在诵读中,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初次接触知识,在背诵中,学生可以深入接触作者的核心思想提高精神境界。这些内容需要自己的揣摩和领悟,将收获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宝藏,才是作为初中教师应该授予学生的内容。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语文的学习中,厚积薄发四个字,应当是基本方针。初中生学习古诗文,就要在诵读上下功夫,要多读,要背诵,甚至是陶渊明式不求甚解式的死记硬背。学生先有丰富的积累,再长期消化吸收,学习古诗文就会事半功倍,学习语文就会轻松愉快。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讀的措施
实践是发展的基础,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诵读,才能夯实自己的语文基础[2],在不断地诵读经典中,也能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方能更好的掌握。经典诵读的第一步,是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对于文章中的注解,要重点把握。经典诵读首先要求学生个人能够大声地朗读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字典,自学生字,然后自主地顺畅地大声朗读。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得明白不过了:“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第二步,强调教师的范读作用。教师通过精心的备课,在课堂之前就将本节课需要重点掌握的或者重难点标记给学生,也是一种快速领悟经典的手段。 例如在《三峡》的学习中作者运用了很多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的名词,如果教师不加以标记,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没有第一印象的正确,学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文字还是很容易出错。例如《三峡》中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阙”字就是一处通假字,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传授新知识的机会,带领学生一句一句、一段一段的细读。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说,也可以帮助学生找准文字感情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命脉。
在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后,教师要严格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诵读起点要低,要求要严,循序渐进,切不可急躁冒进。诵读训练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正音断句,顺畅朗读。起初读慢一些,字音要读准,停顿要划分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楚。这样有助于学生恰当地领悟文章表达的意思。
第三步,深入阅读,静心思考。教材中许多文章手法都是抽象描写,只有大意,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深入阅读,才能帮助学生领悟大意。教师可以在课堂授课时,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以画面或是音乐的手法展示给学生看。抓住初中学生喜好想象的特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反复诵读,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这是一种境界,也是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的东西。而对于文章的脉络整理,也可以借助其他一些阅读方式,例如略读之后诵读,诵读之后默读等,然后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将文章的上限提升,这样学生也能学会思考,渐入佳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经典诵读的运用,不断思考新的方法传授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应当摈弃死记硬背的背诵,学会点播学生,将课堂的主体和主要目标设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文章的解控更应该采取多种方法,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深文章的理解和把控,在经典中不断地完善自身,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经典。
参考文献:
[1]周柳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途径[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11):57-58.
[2]周柳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途径[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1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