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蕊 霍楷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宣传画是社会生活领域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宣传画视觉形式进行分析是为了研究当时宣传画的不同视觉传达形式及社会的视觉审美样式;对宣传画的艺术风格的研究是为了研究当时视觉设计的艺术特点和审美倾向。通过研究,发现新中国的宣传画具有极强的视觉形式和风格特点,为以后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形成了社会广泛认可的认知性、广泛性、艺术性的特点。
【关键词】新中国宣传画;视觉形式;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90-02
一、新中国宣传画的视觉形式分析
(一)图画文字主次对比构图形式
宣传画,顾名思义,就是以绘画为主加之标语和口号组成的画面。图画和文字的关系通常为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其主次关系表现为:首先,画面中通常以图画为主体,占据画面的多数空间,其地位远远大于文字;其次,文字一般放在上、下、左、右四周,有的直接叠压在画面之上,有的在画面上、下方单独留出白色区域单独写字,形式简单,没有灵活多样的文字版式变化关系;再次,文字主要以黑体、宋体及变体为主,画是画,字是字,二者艺术风格较为独立。宣传画中只有图和字的单一组合关系,图文主次鲜明,形式单一;而新中国成立前的月份牌广告中的月历、商标、商品形象和框架等在宣传画中无一出现,从月份牌广告到宣传画艺术形式的过渡,好似经历了完全不同的时代。
(二)突出个体动势力度表现
在以个体形象表现的宣传画中,一些宣传画突出表现民众的激情和斗志,画家采用工农兵特定的造型和动势的形式来处理画面,塑造英雄主义的典型形象。在表现力争上游、反帝斗争、建设祖国等形象时尤为常见,处理人物形象时强化人物的主体造型和倾斜的动势,用以表现冲击的力度感;在构图时,采用倾斜的构图形式,如对角线构图、倾斜线的运用等,强调动感特征;在分割画面比例时,凸显人物的主体比例,下方或背景附着以群众或工农业生产建设的场景,主次对比突出;在视角运用上,有的采用仰视处理,以更好地塑造人物造型的高大之感。
(三)突出群体积极向上、团结奋进
群体类的宣传画形式与个体表现的宣传画形式存在差异,与塑造个人英雄主义不同的是,群体类的宣传画表现了和谐欢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形象,给人一种集体的力量感和凝聚力。群体宣传画中的人物造型特征是以活跃欢快而又各不相同的群体人物为主,面部表情和蔼微笑,造型动势变化丰富。在人物的选景方面,选择以劳作、庆祝、学习、运动及生活一角的群众、孩童、工农兵形象等为主。采用饱满而艳丽的民间色彩,并配以生活情趣和场景等元素,具有喜庆、欢快和民俗色彩等浓重的装饰特点,表现出和谐欢快的氛围。从群体的宣传画来看,具有表现军民同心、和谐一家亲、积极奋进、团结向上的鲜明特征。
(四)畫面情节与说教科普结合
此时宣传画通常选择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场景进行创作,通常是社会中的热门事件和群众关心和关注的事物。画面在平凡的事物中表现一定的情节,在说明一个道理,讲解一个故事,告知一种现象,说明一些问题,因此具有说教性、号召性、引导性和舆论性。在说教的同时,画面的下方或局部用规范的美术字加以点缀,起到说明和点睛的作用,口号性极强,对于当时以工农兵群众为主要对象的受众来说,起到恰到好处的宣传导向作用。
(五)填充装饰点缀结合
在新中国的宣传画中,有一些选题表现吉祥如意、欢庆节日和积极向上的选题时,采用欢快的形象、喜庆的氛围和装饰性的视觉元素加以表现,这时宣传画就表现出了年画和装饰画的特征,传达出一种欢乐、祝福、期待和美好的愿景。通常画面中形式语言具有重复性、节奏感、韵律感;造型元素以填充和装饰的形式出现,主体人物造型彰显整体性的同时形态各异,衬景以丰富的点缀元素如飘带、气球、文字等视觉元素加以填充和渲染,因此,这些宣传画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
二、新中国宣传画的艺术风格
(一)过渡阶段的风格
新中国时期的宣传画,处于旧中国广告风格的继承和新中国广告风格的探索时期。从纵向方面看,民国时期的广告以带有年画、月历和商品三合一的商业月份牌广告为主体,由于实用性强,具有民间吉祥和赏心悦目的特征,因而传遍了千家万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服务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月份牌广告消失了,而月份牌画家转向年画和宣传画的创作,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品常见月份牌技法。从横向方面看,新中国与苏联交好,而在斯大林执政时期,体现军事题材、领袖题材、工业发展题材的表现技法和艺术形式对中国当时的宣传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因而从舶来的角度讲,当时中国的宣传画具有苏联宣传画的风格。综上,新中国宣传画既具有擦笔水彩画技法的含蓄柔美,又具有苏联宣传画油画、广告画和蒙太奇技法的厚重,呈现出纵向新旧过渡和横向东西融合的特点。
(二)视觉表现力强
新中国的宣传画造型结构具有塑造性强、结构特征鲜明、造型动势夸张的特点。这一方面,一改民国时期月份牌尤其是女性月份牌的娇娆婀娜的形象特征,而是吸收了苏联宣传画的强势特征,继承了延安革命时期版画宣传画的表现特点,树立了新生力量积极奋进的精神,创造出一种反映最基层的工农民众生产生活形象的、积极热情奋进的艺术形象,强有力地抓住人们的视觉,从构图的张力、形象的饱满程度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强烈的冲击力和张力。
(三)大众舆论性强
新中国的宣传画是一种反映政治需求和舆论引导的基层大众传播艺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阶层成为国家的主人,舆论传播的宣传画必然反映阶级诉求。因此新中国的宣传画以一种最直观、应和民众心理的形式呈现,即朗朗上口的大众化口号和识别性强的民间与生活绘画的组合,在当时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媒介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宣传画成为舆论宣传的有力工具。宣传画中的绘画部分,大都以大众所熟知的绘画形式广为工农群众所接受,具有科普传播和舆论导向的特点;主题文字一般都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朗朗上口的词句,如会议的重要思想、倡导的精神文明建设等口号,采用规范的黑体或宋体(变体)进行绘制,视觉效果醒目而鲜明,成为引导基层工农群众舆论导向的强有力的行为准则。
(四)主题思想性强
对比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广告和新中国的宣传画,能发现二者在思想理念上的差异。民国时期的月份牌以欣赏为主的赏心悦目的形象出现,传统年画、时髦女性等大都满足欣赏功能,附带商品传播功能,插图与商品关系相去甚远,大部分月份牌广告主题思想不明确、不清晰;新中国的宣传画则定位在最基层的工农群众中,描绘的形象以身边的人民大众和紧贴生活的事物为主,主题口号与插图阐述同一个事物,表达同一种思想,传递同一个信息,产生主题思想传递的合力;插图的形象具有号召性、引导性、说服教育性和普及性,口号具有补充说明、画龙点睛的特点。因此,新中国的宣传画采用最质朴的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阐述了主题思想,表达了工农民众的心声。
(五)欣欣向荣的艺术表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从艰难中起步,豪迈地肩负起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重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迅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祖国各地的生产和建设蓬勃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当时的工农业生产建设如火如荼,生活面貌日新月异,工农民众热情似火,激情澎湃。在宣传画中以喜悦、丰收、建设、成就、和谐、欢快等形象为主,人物表情亲切微笑,造型动势活跃欢快,人与人的关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洋溢着和谐气氛,宣传画整体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欣欣向荣的宣传画,受到“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旗帜的影响,画家们以空前的政治热情,“跃进”式地绘制了大量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生产生活宣传画,政治的热情带动了艺术的繁荣,形成了宣传画创作的高峰。
(六)广泛的题材
新中国的宣传画题材都是紧紧围绕这十多年间的国内外发生的政治事件、军事事件、巩固政权、社会主义工农业发展、生产生活、国防建设、维护和平、祖国统一大业、文教卫生等选题,涉及范围非常广泛。1949-1956年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宣传画选题大都集中在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如抗美援朝打击帝国主义侵略、统一台湾、土地改革、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工农业生产等。1956-1966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宣传画题材以加强工农业生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为主,尤其是以国家为主导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客观上推进了“大跃进”发展经济的盲目性,“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时间成为劳动者追捧的生产口号,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客观上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初学习苏联模式的单一路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开始探索一条与苏联模式不同的、更快更好的道路,一改过去唯苏联“老大哥”的前瞻做法,在经济领域发动“大跃进”的同时,在文化领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毛泽东批评了那些否定民族艺术的全盘西化观点,还是要以中国的民族艺术为主,吸收一些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创造为好。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宣传画家们重新审视艺术形式,从“大跃进”期间兴起的“新民歌运动”和“农民壁画运动”中提取富有民间乡土气息的元素。因此,这一期间的宣传画主题、形式和表现手法呈现多样化趋势。
(八)摄影和绘画蒙太奇艺术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宣传画,有一类表现手法是以摄影和蒙太奇为主进行创作的,《上海现代美术史大系》记载:“1951年,‘苏展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官方引进的第一个苏联美术作品展——作为后来一系列中苏美术交流项目的开端,新中国政府首先引进的不是油画、版画这样的‘大画种,而是宣传画、讽刺画这类实用性美术载体”“1951年來华展出的苏联宣传画总计235幅,以20世纪40年代作品为主,主要宣传斯大林领导下的卫国战争、国内建设等内容题材”。这些苏联宣传画正值苏联早期以蒙太奇手法为主创作的年代,为新中国的艺术家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机会。新中国蒙太奇风格的宣传画,学习了苏联蒙太奇风格,但与苏联强势的工业和军事为主的蒙太奇风格不同的是,新中国的蒙太奇宣传画主要表现工农业生产建设和农村新生活,人物表情充满阳光,风格更加温馨和柔和。
参考文献:
[1]霍楷.中西方百年广告设计艺术[M],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
[2]邓丽君.场景与图像——20世纪的中国招贴艺术[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