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钰倩
【摘 要】京剧讲究“湖广音,中州韵”,中州就是河南部分地区的方言,湖广音就是以武汉话为中心的湖北地区的地方方言,在湖广音的基础上,结合中州韵,吸取尖团字音、部分古音、徽音、吴音等,从而产生了京剧音韵体系,成为了京剧表演的体系规范。关于湖广音的由来,最为人们熟知的说法是相传第一代跟着徽班进京的京剧艺人余三胜、王九龄、谭鑫培等大多来自湖广地区,因此在京剧唱腔中带上了很多自己家乡方言的特色。虽然这种说法存疑,但是京剧中确实借用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地区方言的四声调值作为其语音标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词】湖广音;中州韵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1-0016-02
一、中州韵
在讨论“湖广音”这种说法的由来和对京剧音韵体系的影响之前,首先必须讨论中州韵对京剧形成的影响。实际上,京剧音韵的规范,主要来自于中州韵,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吐字归韵。“十三辙”是明清以来戏曲和曲艺等通俗文学押韵的标准,要做到“字正腔圆”,演唱者必须要掌握“十三辙”,这“十三辙”分别是:1.言前辙,归韵αn,收音n。2.人辰辙,归韵en,收音n。3.江洋辙,归韵αng,收音ng。4.中东辙,归韵0ng,收音ng。5.怀来辙,归韵αⅰ,收音ⅰ。6.灰堆辙,归韵eⅰ,收音ⅰ。7.摇条辙,归韵αo,收音u。8.由求辙,归韵ou,收音u。9.发花辙,归韵α,直喉不收音。10.梭波辙,归韵e或o,不收音。11.捏斜辙,归韵ⅰe,不收音。12.一七辙,归韵ⅰ或淤,不收音。13.姑苏辙,归韵u,不收音。
关于“十三辙”的形成和由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根据罗常培先生的观点,“十三辙”的源头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白云生先生说:“昆曲采用《中原音韵》中的十九韵,其他地方戏曲、说唱艺术,多用十三辙,传说是清代的贾凫西根据中州韵简化的。”[1]
综合这两位的观点,大致可以认为“十三辙”这一规范来自于“中州韵”。
(二)尖团字。京剧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百家之长,其中对京剧影响最大的可以说是昆曲,因此也有“京昆不分家”之说,昆曲来自昆山,属于吴方言地域,而吴方言中严格区分尖团字。不仅仅是吴方言,大部分方言,其中也包括中州(河南)方言也是区分尖团字的,作为元杂剧“四大声腔”之一的昆山腔,为了使之能够广泛流传,戏曲家将其声调改为“中州韵”,也就是当时的两宋官话。
虽然昆曲和中州韵里面都是区分尖团的,但是昆曲得以流传并且影响京剧是在它经过了中州韵的规范之后,所以京剧中尖团字的规范,应该归类于中州韵的影响。
所谓尖团字,是指在广韵音系中“精清从心邪”母字和“见溪群疑晓匣”母字中韵母有[i]和[y]介音的字的统称。“精清从心邪”中韵母有[i]和[y]的,就是尖字,而“见溪群疑晓匣”中韵母带有[i]和[y]的就是团字。例如“心”字,《捉放曹》“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这一句中的“心”就是尖字,普通话中原本为“xin”,在京剧演唱中要念成“sin”。
二、湖广音
(一)四声调值。关于湖广音的由来,最为人们熟知的说法是相传第一代跟着徽班进京的京剧艺人余三胜、王九龄、谭鑫培等大多来自湖广地区,因此在京剧唱腔中带上了很多自己家乡方言的特色。
然而张再峰2011年发表在《中国戏剧》上的文章《中州韵和湖广音》,提出所谓湖广音,其实也是中州韵的一种,因为京剧发展的时代距离中州韵产生的年代已经十分久远,对于中州韵中的调值常有把握不准的地方,而湖广音和中州韵的声调调值十分相近,因此当人们对调值把握不准的时候,会参照湖广音,所以在他看来湖广音只是对中州韵的一种参照和补充。[2]
虽然这两种说法目前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京剧中确实借用了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地区方言的四声调值作为其语音标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京剧中的韵母变化——普通话与武汉方言对比。笔者认为,湖广音对于京剧的影响不止是调值,在很多吐字的处理上,京剧吐字唱腔也带有浓浓的湖北方言特色。
例如,马派《甘露寺》名段中“劝千岁杀字休出口”的“出”字,很明显就带有武汉方言的味道,不是普通话的“chu”,而是武汉方言的“chv”,这种读法在京剧中不是个例,而是一种规范,听起来有点像是把翘舌音“ch”后面的“u”改成了[y]。
有将u转化为[y]的,也有将[y]转化为u的。普通话中读[y]的,有的在武汉方言中读[u],在京剧唱腔里也有体现。武汉方言中很少有[y]这个音,关于这个音的转化,也有在武汉方言中读[ou],例如谭余名段《鱼藏剑》中,主人公伍子胥有一句:“青山绿树常在面前。”里面的这個“绿”字,就是念的“lou”,调值也和武汉方言相类似。在京剧中将这类唱法称为上口字,类似的例子还有《断密涧》中,“可叹三十六员将,东逃西奔各一方。”这里面的这个“六”字,就是武汉地区方言的念法,将iu变成了u,更适合演唱。
京剧唱腔中对入声字的处理,入声发音的变化,入声转化为舒声,转变过程中韵母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捉放曹》“却原来是个无义的冤家”,头一个字“却”的发音就是武汉方言发音“qio”,韵母发生了变化。
和武汉方言非常类似的还有“白”字的读法,比方说《搜孤救孤》“白虎大堂奉了命”,里面的“白”,普通话念“bai”,武汉方言念“be”,发音部位后移,类似于喉音,京剧唱腔在这一点上和武汉方言保持了一致。
余佳2007年发表在《理论月刊》上的文章《对传统京剧音韵体系的简要回顾与美学思考》[3]提道“湖北籍伶人对京剧形成影响非常之大, 因而京剧音韵特别是其中入声字的韵母体系与湖北方言特别相似。”
尽管湖北伶人对京剧有如此深刻的影响,早期的京剧艺人们也没有随心所欲改编京剧,这一点从尖团字的规范中就可以看出,因为武汉方言中已经尖团合流了,但是在京剧唱腔中却严格区分着尖团,这就是京剧唱腔“规整”的一个例证。
笔者认为,京剧是以中州韵为基础,学习和继承了昆腔的一些特点,并且在演唱、表演、实践的过程中融合了大量的湖广方言,最终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京剧音韵体系。
参考文献:
[1]许江英,王文坤.“十三辙”的形成及其对诗韵的影响[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8).
[2]张再峰.中州韵和湖广音[J].中国戏剧,2011.
[3]余佳.对传统京剧音韵体系的简要回顾和美学思考[J].理论月刊,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