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新形势下,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学习贯彻和“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深化培育工作,亟需建强一支理论素养高、宣讲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基层理论骨干队伍。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习主席多次强调“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对于每名官兵来讲,学好科学理论,当好兵就有前提、做好人就有基础、走好路就有保证。对于基层理论骨干来讲,加强理论武装是第一位的要求,提高理论素养是第一位的任务,用党的理论武装官兵、培育官兵是第一位的职责。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举措。这既是首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培训的根本任务。加强基层理论骨干培养也是大抓长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政治举措、具体举措。作为基层理论骨干,只有提升政治站位,保持常学常新、持之以恒的政治热情,才能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持续兴起“读习主席的书、听习主席的话、做习主席的好战士”热潮。
二是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政治要求。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的创新理论是时代最强音,只有走进官兵、掌握群众,才能潜移默化淬炼对党忠诚的思想纯度,不断强化理论认同和思想追随,使忠诚、拥戴、维护和捍卫核心根植头脑、融入血脉。作为基层理论骨干,要有高度的理论自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切实把学习成效落到看齐追随的笃行上、理想信念的坚定上、许党报国的担当上,坚决听习主席指挥、对习主席负责、让习主席放心。
三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应有之义。重视学习、重视理论武装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无论是党史还是军史,都贯穿着一个关键词“学习”。革命战争时期,那时的战士基本没有文化,干部有文化的也不多,能识几个字的就算知识分子了,所以连队学文化很难找到教员,像刘少奇、陈毅、彭雪枫等,都亲自培训教员。学习,既是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所在。作为基层理论骨干,更应立起鲜明态度、强化前列意识,把学习作为信仰和追求,在不断学习中铸牢军魂、永葆本色,当好红色传人、做好时代新人。
四是提升基层理论骨干水平的现实需要。当前,基层理论骨干虽然走在基层部队理论学习的前列,但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与新的形势任务、官兵所期所盼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在宣讲传播、解疑释惑、转化运用等方面还有不足。只有加强培训,使其找到金钥匙、学出真经来,才能达到理论素养高、宣讲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的标准,切实发挥好理论骨干作用。
加强基层理论骨干培训,既要找准弄清方向目标,还要掌握方法路径这个“桥”和“船”。
一要把握重点学。对基层理论骨干来说,提高能力素质最核心的是提高科学理论素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既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发展新论断,也有对我党我军历史经验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基层理论骨干培训主要的任务是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两个灌输”,在原原本本阅读原文原著、深刻理解把握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重走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确保在认识上有新升华、在理解上有新收获、在把握精髓要义上有新境界,为理论宣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要精准精细学。基层理论骨干身处基层,是传播真理的“一线宣传员”、解疑释惑的“贴心小教员”、岗位践行的“身边示范员”、上通下达的“信息反馈员”,责任重要,要求很高,任务光荣。当好一名称职的基层理论骨干,既靠科学理论奠基,还靠广博知识积淀,更靠实践锤炼提升。这就要求按照“干什么就要学什么、缺什么就要补什么”的要求,针对性、精细化地学习完善、充实强化,力求学精学深学透,切实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要注重经常学。学习教育要点亮长明灯。基层理论骨干培训,不只是上几次课就“到点收工”“关门打烊”,重要的功夫还是在课下、在经常。毛主席在延安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讲话时曾说:“学习可以想法子解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木匠师傅钉一个钉子到木头上,这就是向木头‘挤’,木头让了步。”毛主席是实行这种精神的模范,他的读书时间完全是挤出来的。当前,部队任务重是事实,但只要下定决心,总能留出时间学习,而且往往越肯“挤”时间,用来学习的时间就越多,也越能学得进去;反之,光阴就会白白浪费掉,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要带着问题学。知疑才能解惑。只有脑子里装着问题,想解决问题,想把问题解决好,才会主动地去学,也一定能学好。我们要学习古代先贤的好学善学精神:要么不学,一旦学习,不学到解决自己的疑惑就不能放弃;要么不问,一旦发问,不问到廓清自己的思路就不能放弃;要么不思,一旦思考,不思到自己有所收获就不能放弃;要么不辨,一旦分辨,不辨到让自己明白透彻就不能放弃;要么不行,一旦践行,不行到坚定笃实的地步就不能放弃。作为基层理论骨干,既要自己多打几个问号,还要注意收集和梳理官兵学习教育中遇到的疑虑困惑,问专家教授、问单位领导、问典型标杆、问身边骨干,通过多问、会问、追问,开启心扉、豁然贯通。
学风正,事业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学风问题,始终把学风建设作为一项关乎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任务来抓。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保持如饥似渴的刻苦学风、学以致用的务实作风。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基层理论骨干作为武装基层官兵头脑的第一“接口”,更要以优良学风改进工作作风,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牢记使命责任,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一要真诚信仰。信得真才能学得深、行得笃。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作为基层理论骨干,必须以真诚信仰为前提,自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科学真理来追求、作为政治信念来坚守,从内心深处焕发学习的旺盛热情,做到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用真理之光点燃生命之火。
二要改进改造。学习的目的在于改进改造,这是端正良好学风的根本所在。学习不能用记笔记来应付差事,也不能用点名答到走过场,更不能用留“痕”留“迹”过门槛,而是通过学习收获真知、加强改进改造。作为基层理论骨干,理论武装也要贯彻自我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把基层官兵摆进去、把个人职责摆进去、把强军事业摆进去,增强改的意识、强化改的自觉、加大改的力度,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三要务实前行。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学习要取得成效也必须立足于实、用力于实,坚决防止空对空、两张皮。虽然当前青年官兵学历层次高,但不意味着理论素养上去了,不知怎么学、不懂怎么用的问题仍带有一定普遍性,理论武装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迫切需要一批熟悉自己所思所想所需所惑、善于用战士语言讲活道理的理论骨干,为他们及时解疑释惑、处处示范引导。这都需要理论骨干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官兵工作学习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理论困惑、思想扣子,用普通话、大实话、家常话来做好党的理论的翻译工作,切实把远的拉近、把虚的讲实,把抽象的讲具体、把深奥的讲生动,让官兵入脑入心,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