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壁残墙,也可以“分享”
——关于巴黎圣母院重建之想

2019-12-05 13:18缪国庆
水上消防 2019年4期
关键词:圣母院分享巴黎圣母院

■ 缪国庆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2019年4月15日下午6时50分,已经搭起脚手架、正在进行维修的巴黎圣母院竟然遭遇大火,滚滚浓烟一时间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在迅速蔓延的火势中,高达90多米的巴黎圣母院标志的尖顶终于轰然坍塌……

这是法国人的至暗时刻。

巴黎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是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全哥特式的教堂,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它矗立在塞纳河畔,位于整个巴黎城的中心。它的地位、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宗教建筑之一,闪烁着法国人民和欧洲文明的智慧。巴黎圣母院是享誉全球的世界文化遗产。

当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教堂前广场发表讲话称,“尽管这场战斗还没有完全获得胜利,但是最坏的情况已经得以避免”,并表示“我们将重建巴黎圣母院”。翌日,马克龙就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事故发表电视讲话,再次表示“要重建巴黎圣母院”,同时给出了一个时间表:5年之内。

马克龙振臂一呼,获得了大多数法国民众的支持。据英国舆观调查公司4月30日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54%的法国人支持原样重建巴黎圣母院,25%支持在重建过程中添加现代建筑元素,另有21%的调查对象没有意见。随后,法国总理爱德华德·菲利普宣布了一项国际性的建筑师竞赛,要求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大教堂19世纪的尖顶;随后,法国国民议会辩论13个小时,就重建巴黎圣母院通过一份议案,加速重建工程中的诸多程序,以确保5年内完成重建。

在这里,我无意去质疑重建巴黎圣母院是否必要,或者重建巴黎圣母院的工期是否过于仓促,而只是想去提出一种几乎不可能实施但却是十分有意义的设想:暂缓重建,让断壁残墙也能“分享”。

在诠释这个暂缓重建的设想之前,首先需要谈及这样一个问题:法国政府为什么要急于重建巴黎圣母院?

法国政府以及民众急于重建巴黎圣母院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法国总统马克龙之所以提出巴黎圣母院“五年重建计划”,不仅是为了安抚法国民众因火灾而受伤的心灵,而且也因为时间上的“必须”,巴黎已经成为2024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这是继1924年巴黎奥运会后,时隔整整100年,巴黎再次举办奥运会,意义非同寻常。从2019年到2024年,正好五年,届时,世界各国奥运代表团将赴法参赛,而世界各地民众也将大量赴法观赛,法国必须把一个新的巴黎圣母院呈现在世人面前。

在诠释这个暂缓重建的设想之前,我们还需要谈及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应该怎样重建巴黎圣母院?

法国文化部长弗兰克·里耶斯特说,有必要讨论是否要按照原来的样子重建圣母院,他表示,巴黎市有能力聚齐所有的按照原来的样子重建圣母院的必要元素。巴黎的设计师们则以创新和环保的设计理念回应了这一呼吁,一个最好的项目名称就叫“轮回”。设计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他们的这个设计被选中,重生的圣母院将定义为“21世纪教会的新面貌”,呈现“人类与自然之间更公平的共生关系”。除此之外,世界各国的设计师们也纷纷以各自的灵感点亮了巴黎圣母院的新塔尖设计方案:一位英国建筑师建议将房顶和塔尖做成水晶玻璃和不锈钢材质的;一位巴西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亮点在于向巴黎圣母院历史悠久的彩色玻璃致敬;一位斯洛伐克设计师提出了一个轻质的尖顶被一束光射向天空的设计,让连接天地的举动来象征巴黎圣母院的重生;当然,还有想打造以后可举办城市农业、园艺和永续农业活动的“温室屋顶”的……

因此,我们可以有一种假设:5年之后,前来参加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世界各地运动员和民众面对了一个已经完成重建的巴黎圣母院。在这种假设中,众多人们无论是面对了一个“重塑哥特时代的精神”的巴黎圣母院,还是面对了一个能够“感受到与古代和现代部分在一起的强大历史联系”的巴黎圣母院,必然都会充满了新奇和惊喜,而对于法国民众来说,也可以因此消散了曾经弥漫在眼前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屋顶上冒出的火焰和烟雾,消弭了曾经深刻在心里的伤痛的记忆。这当然是一种皆大欢喜。

不过,这毕竟是一种假设,这里且不说5年的重建工期是如何紧迫,就说应该重建的,除了巴黎圣母院之外,究竟还有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什么?我同意这样一种说法:“获得和拥有并非是人类存在的全部意义之所在,因为除此之外,失去和伤悲同样是制造出某种社会新秩序产生和构建的基础。”我认为,眼下的仓促,并不是为期5年的重建工期,而是火灾教训的汲取。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类似火灾经验,巴黎圣母院起火可能原因包括:建筑修缮过程中电线短路、现场明火施工不当、现场修缮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现场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或其他现场不规范施工行为等,那么,在探寻建筑使用的原始材质、原始结构形式、原始建造工艺,并尽量采用同样的材料、结构形式和工艺进行修复之前,我们能否先汲取了这次火灾的深刻教训,以免日后重蹈覆辙呢?

因此,我们又可以展开另一种假设:5年之后,前来参加2024年夏季奥运会的世界各国的人们面对的是一次灾难留下的文明的“废墟”,包括它的残墙断壁,包括它的碎砖瓦砾。人们从中感受到的应该是震惊,以及对于全人类宝贵文化遗产遭受损失的痛惜。而在这个现场,可以重现5年前的场景:在巴黎圣母院附近,数百人曾经跪在地上祷告,有人在啜泣,有人眼含泪花,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民众一波一波地来到圣米歇尔广场,点燃蜡烛,哀悼毁坏严重的巴黎圣母院……这种体验所能引起的震惊,无疑会触及最广泛的灵魂,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的损失是世界的损失,巴黎圣母院这场大火的教训也应该是世界的教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损失中寻找“重视”的补偿,从教训中寻找“传承”的认同,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至于抢救世界文化遗产的由头,则完全可以世界遗产公约指南来进行解释,如果一件物品的文化价值可以“真实可信地表达出来”,就可以被视作具有“原真性”,其实,灾后的巴黎圣母院的文化价值同样“真实可信”,同样也是具有其“原真性”的。

如果在这个意义上说得再透彻一点,那就是:断壁残墙,也可以“分享”。因为,巴黎申办2024年夏季奥运的官方口号,正是“为了分享”。

猜你喜欢
圣母院分享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跟踪导练(二)
巴黎圣母院没有消失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画中有话
法“黄背心”痛斥圣母院捐款作秀
孩子,我们慢慢来
用心灵发现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