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新型装备管理水平

2019-12-05 08:18
国防 2019年9期
关键词:观念装备部队

梁 芳 孙 霞

内容提要:加强装备管理特别是新型装备管理,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增强部队打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一要更新装备管理观念;二要创新装备管理模式;三要优化装备管理机制;四要造就装备管理人才。

加强装备管理特别是新型装备管理,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建设水平、增强部队打赢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型武器装备不断列装部队,广大官兵对如何立足现有条件,加强新型装备的管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少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与新型装备管理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在新型装备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和管理人才等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力争新的突破,不断提高新型装备管理水平,促进新型装备尽快成建制成系统形成整体保障能力。

一、更新装备管理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的创新,就没有装备管理工作的突破。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更新,装备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对装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勇于冲破过时的、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束缚,更新装备管理观念,努力开创装备管理新局面。

(一)强化管理出战斗力观念

部队装备管理水平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斗力的生成、保持和提高。新型武器装备技术含量高、结构复杂、系统集成度大,对装备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管理出战斗力的观念,切实从思想上提高对装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新型装备管理的立足点放在满足实战需求、提高部队战斗力上,以实战的需求牵引装备的管理;自觉树立围绕“打赢”抓管理的观念,把保障“打赢”作为新型装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改变重过程、轻效果,脱离战斗力要求为管理而管理的现象。

(二)强化科技兴管观念

科技兴管是科技兴装在装备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和运用。随着新型武器装备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装备管理工作越来越呈现出知识化、技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装备管理质量的高低不再仅仅取决于基础设施、设备和维修器材等传统的物质因素,更多地取决于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科技管装意识,把各种先进的科技成果及时运用到新型装备管理中去,以科技上的进步和投入,推动新型装备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努力实现装备管理由分散到集中、由经验到科学、由粗放到集约的转变。

(三)强化质量至上观念

装备管理的目标就是保持和提高武器装备的完好率,使装备处于良好的战(技)术状态。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大量应用于新型武器装备,各元器件构成精密,平时管理不慎,哪怕一个小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和制约整个武器装备系统作战效能的发挥。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把新装备管理的着力点放在提高装备质量上,把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武器装备的管理质量作为衡量管理手段是否科学、管理过程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努力实现由过程管理向质量管理的转变。

二、创新装备管理模式

新型装备管理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和各种技术,具有自身特点规律,只有科学把握这些特点规律,积极探索构建新的管理模式,才能把装备管理的各个环节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实现对新型装备科学高效的管理。

(一)建立网络型的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对管理对象和目标实施有效的控制、高效的指挥。新型装备从列装部队到退出现役,要由各个层次的人员实施动用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封存启封、技术革新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各个过程联系紧密,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装备管理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建立网络型管理模式,把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要素、每一项资源都纳入管理网络之中,消除管理盲点,提高指挥和协调效率,保证装备管理各项活动顺畅高效。

(二)建立交互开放的管理模式

交互开放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新型装备从设计生产到退出现役,由科研单位、生产厂家和部队共同完成。建立交互开放的装备管理模式,就是装备研制单位、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进行有效的、经常的对话和信息交流。装备使用单位及时向科研和生产单位反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需求等信息,科研和生产厂家及时给使用单位以技术和信息支援,提高部队官兵解决技术、保障和管理难题的能力,形成科研、生产、使用等主要管理环节的良性循环。同时,部队还要广泛借鉴地方装备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军民结合的社会化保障路子,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装备管理良好局面。

(三)建立数字化管理的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装备管理数字化模式,为装备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开发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装备管理信息数据库,通过建立纵向贯通、横向相连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决策功能,加强信息分析和质量监控,实现装备全程、动态、集中管理;从装备调配、维修、动用,到退役报废各个环节的决策计划,由计算机自动分析控制和形成,实现管理过程的科学、快速、准确和高效。

三、优化装备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装备管理机制,是装备管理工作健康、高效、顺利运行的保证。

(一)优化装备管理责任机制

依据条令条例和各项管理制度,对装备管理的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层次人员日常管理任务进行分解、目标进行细化、指标进行量化。通过定人员、定目标、定装备,把部队各级各类人员统一纳入装备管理体系之中,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人人管装的良好局面。要明晰各级管理职责,在工作上避免扯皮和内耗,努力建立党委统揽、主官挂帅、分管领导负责、装备部门主抓、机关部门合力、基层官兵全员参与的良好机制。

(二)优化装备管理监督机制

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落实装备管理责任的重要保证。装备管理实践中,既要建立上级对下级基本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也要建立同级之间、下级对上级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形成纵向到边、横向到底、条块结合的监控网,实现上级与下级、领导与群众、机关与部队的双向制约。要灵活运用监督方法,坚持普遍监督与重点监督、例行监督与随机监督、静态监督与动态监督相结合,提高监督的灵活性。顺畅监督反映渠道,使各级之间的监督结果,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到职能部门,确保发现的问题能够真正得到解决,不断提高装备管理质量。

(三)优化装备管理奖惩机制

科学运用教育手段与行政手段,把广大官兵装备管理的责、权、利有机统一起来,建立和完善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充分运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官兵管装爱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在装备管理战线上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注意及时发现和大力宣扬,按照规定给以精神和物质奖励,与其成长进步挂钩,与“双争”相结合。对于违反规章制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或以权代法、违规操作的,要依据相关法规严肃处理,切实维护装备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四、造就装备管理人才

人是装备管理的主体,提高武器装备特别是新型装备的管理水平,必须有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熟悉部队装备管理特点和规律的新型装备管理人才队伍。

(一)科学做好人才建设规划

要根据新型装备对管理人才素质的需求,立足部队实际,科学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促进新型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保障能力,制订人才培训计划,把人才培养重点放在适应新型装备技术保障需求上,形成整体配套、梯次配备的人才结构,使人才培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力争形成一支懂技术、会指挥、善管理的装备指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精操作使用、会维护保养的行家型操作人才队伍,一支懂原理、会检测、会修理的专家型维修人才队伍,切实为提升装备管理水平、促进新型装备尽快形成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加强装备管理人才的培养使用

建立健全以院校为主体、以部队训练机构为依托、以军内外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家为补充的装备人才培训体系,加大人才培训数量和力度,提升装备管理人才培训质量;充分利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试验等有利时机,组织技术骨干进厂跟岗见学,超前抓好新型装备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储备;用好用足现有人才,对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干部骨干进行定岗定位,强化岗位实践的锻炼培养,提高其管装用装的能力素质。

(三)优化人才生长成才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人才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要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大胆选拔使用政治思想基础好、懂指挥、懂装备,专业技术过硬的装备人才,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注意发现和宣扬在装备管理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拔尖人才和技术骨干注意培养保留,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优待、工作上重用,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成长环境。

猜你喜欢
观念装备部队
哪些装备为太空之旅护航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维生素的新观念
俄部队军演
坚持系统观念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观念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