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北京园林学会的换届之年。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市园林绿化局、市科协、市社团办的关心指导下,北京园林学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扎实做好“四个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首都园林绿化中心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来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根据《北京园林学会章程》规定,年初组织召开换届会员代表大会,主要完成以下工作:一是审议通过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以及新修订的《北京园林学会章程》;二是选举产生八届理事会、监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共选举理事99人(其中常务理事33人)、监事5人;三是选举邓乃平同志为理事长,张启翔、马立强、端木歧3位同志为副理事长,选举揭俊同志为秘书长,李延明同志为监事长,法定代表人由端木歧同志兼任;四是学会业务主管单位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变更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随后,在5月30日召开的第八届第一次团体会员会暨第二次理事会上,增补周剑平同志为学会副理事长,增补林航等11位同志为常务理事,并通过学会各委员会主任建议人选名单。期间,学会理事宋恺同志因同时在两个社会组织任职,经个人申请,辞去我学会理事一职。截至目前,学会共有理事111人(其中常务理事45人)、监事5人,为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术工作历来是学会凝聚和服务广大园林科技工作者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论文征集、专题报告、专业考察、跨专业研讨等方式,努力为园林科技工作者开阔视野、交流思想搭建平台。一是学术论文征集工作圆满收官。以“推进新时代北京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依托学会各专业委员会,面向会员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今年共征集规划设计、工程、养护、生态等专业论文80余篇,其中筛选出24篇优秀论文,将在今年学术分论坛作交流。此外,完成2018年《北京园林》、《2017年学术论文集》、《2009-2016年优秀园林设计作品集》等刊物的编辑出版,供广大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学习和参考。二是知名专家专题报告获会员点赞。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特邀美国、新加坡以及国内知名专家,开展《宿根花卉新品种及其应用》、《新优木本观赏植物及其培育》、《空气凤梨的设计应用》、《面向新时代和新定位的北京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城市森林建植研究——日本宫胁法调研》等专题报告,深受会员欢迎。三是专业考察促进发展成果转化。围绕新优植物品种展示与应用,组织会员参观“2018年花木公司春季新品种展示会”、“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设计、施工、养护3个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会员到广阳谷城市森林、槐房水厂湿地公园、万寿公园等地实地参观,学习城市森林建设、拆违还绿、精细管护等先进经验,促进园林绿化建设各环节的相融互通,合力推动首都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不断提升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结合当前园林绿化工作重点,面向学会会员和十六区园林绿化局业务骨干,开展了一系列专业技术培训。一是开展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规划建设培训会。邀请行业专家结合工作案例,开展《营造近自然城市森林的方法与实践》、《休闲公园设计要点》、《关于“城市森林+”模式与园林建设中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再利用的探讨》、《集雨型绿地设计要点》等专题培训,对当前城市森林、休闲公园应当贯彻落实的新理念、新技术进行了讲解和指导。二是开展城镇绿地精细化管护系列培训。针对城镇园林绿地病虫害防治、树木修剪、特养特护等薄弱环节,重点开展了叶柄小蛾、白粉病、锈病、草履蚧等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培训,常绿树修剪培训,彩叶树应用与养护培训等,授课方式以室内培训为主、实地指导为辅,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继续围绕“靓丽阳台”主题,以“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为抓手,开展科普宣传活动30余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群众满意度达到100%。一是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园艺扮靓家庭活动。以社区驿站为平台,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插花制作、多肉植物组盆、微景观制作等科普体验活动。不仅向参与活动的居民讲解家庭养花常识、需要注意的事项,还免费向大家发放适宜阳台种植的植物材料、基质、种植容器等,引导居民动手扮靓自家阳台。二是面向青少年儿童,开展自然体验活动。组织青少年儿童走进园林科普教育基地,通过辨识植物、了解植物生长特性,引导青少年儿童培养兴趣爱好。采取定向、连续辅导的方式,配合学校建立园林科技小组。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完成科技实验设计、动手实验、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激发青少年对园林绿化知识的浓厚兴趣,也为青少年从小培养科学素养打下基础。三是面向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园艺体验活动。结合传统节日,面向部分市属机关开展花篮、花束、压花制作等园艺体验活动,使机关工作人员在园艺体验中释放压力、愉悦自己,以更加健康的身心、更加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工作中的各种挑战。
充分利用学会专家资源聚集的优势,围绕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重点完成以下工作:一是依托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完成学会专家库建设,共招募规划设计、施工、养护、植物、生态等方面专家110人。下一步还将继续细化专家分类,建立专家履历档案,力争为行业技术咨询、现场指导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二是组织专家到世园会、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现场,就植物选择、栽植、养护等方面内容提供一对一服务,及时纠正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三是受东、西城园林绿化局的委托,面向学会会员开展核心区国庆花坛方案征集工作。随后,组织专家团队对征集方案进行评审。评审出的优秀作品经局部改良后,于国庆期间在东、西城部分公园、重点道路、景观节点处亮相。
通过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完善日常工作制度等方式,不断提高学会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完成党建工作小组成员调整。今年是学会换届之年。在完成理事会换届之后,学会党建工作小组成员随即进行了调整。调整后,学会党建工作小组共5人,其中,邓乃平理事长为党建工作小组组长,马立强副理事长为副组长,监事长李延明、秘书长揭俊、常务理事朱志红3位同志为组员。二是完成学会秘书处人员招聘。学会换届后,秘书处人员进行了调整,新招聘3名工作人员,其中1人为专职工作人员,另外2人为返聘人员。三是完善学会管理制度。重点对学会财务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并依据此制度,进一步规范、细化了学会报销流程。四是重新整理个人会员档案。针对学会个人会员档案信息不详实等问题,学会秘书处专门拟发通知,对个人会员档案进行重新登记,新登记后的个人会员档案将作为未来会费收缴、为会员提供服务的主要依据。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北京园林学会将在市园林绿化局、市科协和市社团办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庆70周年这一条主线,以园林绿化中心工作为重点,不断繁荣行业学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扎实做好四个服务,努力推动首都园林绿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发挥学会优势,以举办一届高质量的学术论坛活动为契机,为广大园林科技工作者提供专业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一是广泛征集学术论文。面向学会会员、十六区园林绿化局以及相关单位,广泛开展学术论文征集活动。鼓励园林科技工作者认真钻研业务,及时总结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园林绿化行业的科技水平。二是开展学术专题报告会。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以专题报告会的形式,介绍当前行业发展的最新资讯以及会员较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拓宽会员的专业视野。三是组织开展专业考察。组织部分会员到广西世博会、北京世园会等地进行专业考察,向国内外园林同行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精湛的施工技术。四是做好会刊编辑出版工作。继续做好《2018年论文集》、2019年《北京园林》等刊物的编辑与出版工作,供广大会员交流、学习使用。
进一步整合园林绿化科普资源,以扩大服务范围、加强专业技术普及为切入点,面向十六区和部分市属机关深入开展园林绿化科普活动。一是组建科普工作团队。组织成立由学会秘书处、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园林科普志愿者、园林专家、区园林绿化局等方面人员构成的园林科普工作团队,发挥各自专长,落实科普需求调研、物资准备、科普场地、科普体验人员、专业技术和智力支持等相关工作,为科普活动提供组织保障。二是送科普服务下基层。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十六区在专业技术普及、社区靓丽阳台知识讲座、校园科普小课堂等方面的需求,为每个区定制不同的科普服务方案,力争园林科普活动精准覆盖十六区。三是面向部分市属机关开展园艺体验活动。结合市级机关搬迁工作,主动联系,靠前服务,深入开展送科普进机关活动。通过开展主题插花、多肉植物微景观营造、居家植物养护知识讲座等多种园艺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机关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使其释放压力,以轻松、健康的心态迎接新环境和新挑战。
以服务行业、提升能力为原则,主动对接政府转移职能,努力发挥园林学会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一是做好人才评价试点工作。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的指导下,结合北京市园林绿化市场的实际需求,联合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共同开展园林绿化项目负责人、绿化工、施工现场专业管理人员人才评价工作,包括教材编写、题库建设、线下培训、线上考试场地落实以及参考人员初审等。二是组织申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根据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国科发奖〔2017〕196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京科发[2010]538号)等文件精神,拟将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园林学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园林优秀设计评选活动,向市科委奖励办申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若申请成功,该活动将由学会独立开展。三是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配合市局相关业务处室,继续开展规划、设计、植物修剪、病虫害防治以及相关行业标准、规程等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园林绿化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打铁还须自身硬。切实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努力提升为会员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基础调研。密切联系会员,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会员所思所想,使学会工作紧紧围绕会员需求开展,切实提升学会精准服务水平。二是大力发展会员。依托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大力发展以个人会员为主的会员队伍。通过完善会籍管理制度,加强对会员的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学会公信力、行业影响力和会员凝聚力。三是提升学会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公众号、增设会员管理模块、加强学会信息动态管理等方式,逐步提升学会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