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建华 邓玲玲(峪口禽业)
正常情况下, 我国蛋鸡市场的波动主要受行业周期和季节周期的双重影响,行业周期主要影响供给,季节周期主要影响需求。 特殊时期,也受种源、疫情、饲养成本、相关产业和宏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商品代蛋鸡场自2017 年8月至今26 个月的持续盈利,导致补栏数量呈恢复性增长,致使2019 年1~9 月份全国在产商品代蛋鸡月均存栏(理论值)达到9.87 亿只,较去年同期的8.82 亿只,增加了1.05 亿只,增幅达到11.9%。 但比历年同期平均存栏10.02 亿只, 减少了0.15亿只,同比降幅为1.5%。 由此可见,今年1~3 季度的鲜蛋供给能力,基本接近历年平均水平。
从2010~2018 九年间的各月平均斤蛋盈利水平看, 春节后的2~7月份是蛋鸡行业低谷,8~9 月份为年内盈利高峰。 前九年数据显示,1~9月份历年平均千克蛋盈利只有0.80元/千克,“小年” 的同期平均盈利为0.02 元/千克,“中年” 平均盈利0.78元/千克,“大年”平均盈利1.60 元/千克。
以今年的在产蛋鸡存栏水平,结合鲜蛋市场的季节周期规律,今年1~9 月份正常的月均盈利水平应该在0.8 元/千克左右。 而今年1~9月份的实际表现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月均千克蛋盈利达到了2.14 元/千克,产生了大约1.34 元/千克的超额利润,其中成本下降贡献0.78 元/千克, 价格上涨贡献0.56 元/千克。以“中年”的存栏,实现了远超“大年”的盈利。 据此可以判断,今年我国蛋鸡市场的超常表现, 主要是由其它重要因素影响所致。
非洲猪瘟疫情
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 我国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均有大幅下降, 一是导致豆粕需求减少价格走低,降低了蛋鸡饲料成本;二是使鸡肉替代需求增加,淘汰鸡价格升高,降低了鲜蛋种摊成本; 三是猪肉价格上涨直接拉升了蛋价。 今年1~9月份数据显示,淘汰鸡与猪肉价格、鸡蛋与猪肉价格、 鸡蛋与淘汰鸡价格,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非常高,其相关 系 数 分 别 为 0.936、0.893 和0.939。
肉鸡供应趋紧
在非洲猪瘟大背景下, 对鸡肉的替代需求增加,使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和817 肉鸡供给总体趋紧,导致毛鸡和鸡肉价格上涨, 间接拉升了淘汰鸡和鸡蛋价格。 同时, 由于817 肉杂雏鸡需求增加,使一定数量的鲜蛋转化为817 种蛋, 减少了鲜蛋的有效供给。
蛋鸡产业链效率
因受前期的封关及种鸡换羽影响,造成滑液囊支原体(MS)的发生,导致蛋鸡死淘增加和产蛋下降。 西班牙海兰,父母代种鸡开产晚,种蛋孵化率低,商品代蛋鸡开产晚。 这些都使蛋鸡产业链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自2017 年8 月 至2019 年9月, 实现连续26 个月的持续盈利,打破历史记录。 期间,全国蛋鸡主产区的社会平均千克蛋盈利达到1.90元/千克, 商品代蛋鸡场的资金非常充裕,补栏积极性高,导致今年1~3季度的商雏补栏数量同比大幅增加。
由于非洲猪瘟疫情的存在,导致今年的猪肉、鸡肉、鸡蛋及其它畜禽产品价格明显上涨, 而且短期内难以改变, 今年蛋鸡从业者普遍调高了对后期市场的预期。
从前期商雏补栏数据看,2019年度的全国在产商品蛋鸡月均存栏在10.16 亿只上下,略高于前五年平均存栏,基本属于“中年”存栏水平。随着补栏数量的持续增加, 后期的在产蛋鸡存栏还会上升,到2020 年3 月份以后会突破12 亿只。
影响鲜蛋成本的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美贸易战对豆粕价格的影响在趋于减弱,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已导致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下降, 即使考虑其他畜禽增量影响, 对饲料原料需求总体偏弱。 淘汰鸡价格高也会降低鲜蛋种摊成本, 未来一段时期内蛋鸡养殖成本会处于相对低位。
影响鲜蛋价格的因素
受国内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水平均处于历史低位, 后期猪肉价格即便不再大幅上涨,也会处于相对高位,进而增加对鸡蛋的被动替代需求, 从而拉升蛋价。
2019 年的在产蛋鸡存栏虽然同比有所增长, 但总体处于历年的平均水平。 由于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 增加了对淘汰鸡和鸡蛋的替代需求,拉升了淘汰鸡和鸡蛋的价格,并导致饲料原料需求减少和价格下降。 从今年1~9 月份千克蛋盈利水平看,产生了1.34 元/千克的超额利润,7~9 月份的超额利润为2.42 元/千克, 猪瘟对蛋鸡产业的影响远超预期。
通过对后期鲜蛋供给、 生产成本、替代需求等因素进行评估,并参照我国蛋鸡市场历史规律, 综合判断,2019 年全年的社会平均千克蛋盈利预计在2.4 元/千克左右, 鲜蛋市场呈现“超大年”特征。 2020 年的在产蛋鸡存栏虽然会走高, 鲜蛋供给会增加, 但只要非洲猪瘟疫情没有彻底控制, 明年的鲜蛋市场可能依然会是“大年”,预计全年千克蛋盈利不低于1.4 元/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