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冬(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食品安全监管, 深入养殖业领域已经毫无悬念。“耐药性”防控,成为养殖业生产管理的重要问题和紧迫问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 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明确加强抗菌药物应用和耐药控制体系建设,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 建立健全养殖领域抗菌药物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监测面覆盖不同领域、不同养殖方式、不同品种的养殖场(户)和有代表性的动物源性食品流通市场。 建立医疗与养殖领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络的联通机制,国家成立遏制细菌耐药咨询专家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员会由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中医学)、兽医学(兽药)、微生物学、药学、生物制药、卫生管理、环境保护、流通管理、流行病学、生物统计、经济学、教育、传媒、信息化建设等专家组成, 对抗菌药物管理与耐药控制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 这标志着国家从法律高度把食品安全和医疗安全推向了新的高度,也意味控制“耐药性”成为一个体系。
2017 年6 月22 日,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 (2017-2020年)》, 推进兽用抗生素物减量化使用,实施“退出行动”,推动促生长抗菌药物逐步退出。 2019 年4 月20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工作方案(2018-2021 年)》, 确定了各地2018 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养殖场数量, 明确了养殖端减抗和限抗的时间表, 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 年全部退出,通过饲料添加剂的“擦边球”使用药物的渠道截流。抗菌方向的药品与添加剂使用得到更加严厉的管理, 控制耐药性迫在眉睫。
2019 年3 月16 日,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在京召开全国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表示, 全国各地学校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 把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 主要负责领导要亲自督查; 要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校长负责制,园长负责制。中小学、 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 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 做好陪餐记录, 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条件的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家长陪餐制度,健全相应工作机制, 对陪餐家长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反馈;学校食堂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这意味着肉、蛋、奶等养殖业产品将面临更加严厉的药残监控,违法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药政如此严苛, 疫病一定客观存在,如何用药,如何在有限的药物中选择药物,如何降低“耐药性”,逆向思维和顺势思维,合理结合,将会有效减少药物使用、降低“耐药性”。本文从以下几个方向做以论述。
限制和禁止使用药物是明确的, 违背是要付出代价的并必须强制停止行为的。 这是行业通则,对大家是公平的。
既然堵住了乱用药的路, 那么“少用药,不用药”的通道自然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就能打开。 生物的遗传规律与生长发育规律、 消长规律也为养殖业提供着强大的理论支持, 生物繁衍的主流靠自然、 靠健康。
集约化养殖有两个面, 一个面是改变了环境, 可以让动物规避一些不适的自然条件, 发挥更好的遗传生产潜力;一个面是创造了应激,例如冷、热、噪声、光照、免疫、换料应激等等, 让动物不适而损伤免疫力,导致发病,引发用药。
标准化的养殖理念和模式,核心要义是为动物创造舒适的条件以利于动物的高产和稳产,例如恒温、恒湿、空气新鲜、安静、营养充足、生物安全等, 这就产生了湿帘、 热风炉、加湿器、喷雾设备、水净化设备、灭鼠灭虫、饲料加工等。
正道, 让科技上位, 让道德上位,让管理和规则上位。 管理,就是减少用药、减少“耐药性”的大根本。
无数的案例证明, 管理是养殖业发展的真正保障。 药物使用是因为管理存在漏洞, 疫情的发生大多数是管理不善惹的祸。
大家都知道防控传染病必须控制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可是能做到的有多少,能天天做到的有多少, 中国是养殖业大国, 小规模大群体的局面虽然在逐步改变,但是,大量的散养户、小规模场粗放管理大量存在, 依然是制约我国疫病防控水平的重要因素。
从能量的分配看营养分流的基本路径。 据 《鸡的营养》 (Nutrition of the chicken)资料研究,以1.5 千克重量的蛋鸡为例, 摄入290 千卡的能量,按照三个渠道分流:
生长:5 千卡,占1.724%;生长热增耗1 千卡,占0.345%
维持:120 千卡,占41.379%;生长热增耗70 千卡,占24.138%
产蛋:70 千卡, 占24.138%;生长热增耗24 千卡,占8.276%
由此可见,所有的营养分配,都遵循相对重要渠道流向的原则。 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都有相应的路径。 例如:骨骼、牙齿、蛋壳,这些地方是沉积钙磷的地方;蛋黄、肌肉、大脑,这些则需要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所有的抵抗力因素, 都遵循相对重要渠道流向的原则。
抗体也是蛋白质,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 营养良好才能保障抗体的生成。 环境良好才能保障抗体的生成。
防御呼吸道病、肠道病、生殖系统疫病, 需要不同组织器官的抵抗力因素支持,比如:抗体、激素、酸类。
热应激状态下,能量、所有的营养、抗体等抵抗力因素,是会因为用于抵抗热应激而发生强烈的分流。由于喘息、不安等因素增加,采食量下降,用于产蛋、生长、抵抗疾病的营养和抗体等严重不足, 就表现产蛋下降、体重下降、死淘增加。
消除应激是维持营养和抵抗力因素按照正常状态分流的管理基础。 营养分流正常,蛋鸡就能维持高产;抵抗力因素分流正常,蛋鸡就能防御疫病侵袭,维持健康。
从动物本身的生长、 繁殖、维持、 活动等基本需求的角度审视生产管理,营养、免疫、环境控制就是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构建营养、免疫、环境控制体系,是优化管理的依据。
表1 抗微生物药物分类与配伍结果
简单看一下“耐药性”的定义和发生机理。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 系指微生物、 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
耐药性根据其发生原因可分为获得耐药性和天然耐药性。 自然界中的病原体, 如细菌的某一株也可存在天然耐药性。 长期和大量应用抗生素,多数的敏感菌株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 目前认为后一种方式是产生耐药菌的主要原因。
耐药性的机理主要有: 产生灭活酶让药物不易与细菌体内的核蛋白体结合、 改变细菌胞浆膜通透性使药物不易渗透至细菌体内、 细菌体内靶位结构的改变使药物不易与之结合。
耐药性, 除了天然的耐药性之外,还是人为使用药物造成的,长期使用、 大量使用药物会增加耐药性发生的概率。
为了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常使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增强抗菌药物的效果。 例如抗微生物药物分类与配伍结果见表1。
这是解决耐药性的技术方案。因为抗生素和化学抗菌药得到限制, 所以这些方案也相应的失去了应用的市场。 那么,在必须使用药物时,为了减少“耐药性”,如何办? 可以考虑如下方案:
例如白头翁散、穿参止痢散等,甚至黄连、 苦参单用即可产生一定的抗菌效果。
在治疗复杂疾病和具有耐药性的病例中,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具备抗菌功能的中药、 具备提升免疫力的中药、 具有改善肝肾功能和消化功能的中药、 具备调节机体代谢机能的中药,均可酌情使用。
溶菌酶是一种能够溶解细菌细胞壁的活性蛋白质, 是针对动物的非特异性因子研发的产品, 无残留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以溶菌酶替代饲用和保健用抗生素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据研究,溶菌酶可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具有明确的作用。 据研究,溶菌酶可激活血小板的功能, 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分解脓液,修复创伤组织,增强局部防卫功能,利于炎症康复,对防治呼吸道、肠道、生殖道炎症具有积极的作用。 用液体发酵溶菌酶做蛋鸡、 肉鸡无抗开口产品,预防鸡白痢、提高健雏率,并可以用来提升奶牛的产品质量。 溶菌酶还因为可以杀灭有害菌而用于调整肠道菌群, 利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 限抗、禁抗,让溶菌酶的应用有了更广阔的前景。
例如在治疗病毒病时, 使用清瘟败毒散、荆防解毒散、芪贞增免颗粒等是可以增强抗菌药物的效果的方案。
例如乳酸菌, 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肠道pH 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 对于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拮抗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乳酸菌能促进细胞在病毒感染状态下产生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来清除自由基, 并减少自由基所引起的氧化损伤, 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抗菌和抗病毒是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没有病毒病,细菌病一般比较容易控制并且不容易发生。 有了病毒病,极容易感染细菌病并很难治愈。 细菌病的发生也会诱发病毒病的发作。
据河南农业大学杨明凡博士研究, 传统中药和发酵中药均能增强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 使抗体水平能够迅速提高, 从而对鸡群起到保护作用, 但是发酵中药的增免效果要远高于传统中药, 而且发酵中药的添加比例只有传统中药的1/4,增免效果就比传统中药效果好,这样使用剂量大大减少, 降低使用成本。
试验组鸡新城疫HI 抗体效价(nlog2)(X±S)Table 1 The HI antibody titers of ND in different groups
中药发酵技术在新形势下获得较快发展, 减少抗药性、 增强抵抗力、促进发育、提高产量、改善畜禽产品质量等, 成为中药发酵研究的重点。
“耐药性”,因用药而起,也应该以减少用药而减少。 必要的用药或许不可完全避免, 则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方式来解决, 而不是大量用药,更不是长期用药。
积极探索前沿科技与成熟科技, 积极研究能促进畜禽免疫力提升、消化力提升、繁殖力提升的产品解决方案, 是在严苛的食品安全形势下,降低“耐药性”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