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在全球化时代,习近平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高度,紧扣时代发展主题,聆听时代发展的号角,顺应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探寻各国协作发展的价值共识,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国际交往观,迎合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美丽世界的深切期盼,打通了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契合点,建构出一条走向美丽世界的理想阶梯和路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树高千丈总有根,长河万里终有源。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演进中,人们不遗余力地探寻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同体社会,这展现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演进的理论进路。习近平指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国强必霸的逻辑不适用,穷兵黩武的道路走不通。”[1]文明交往、共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主线,文化自觉、思想复兴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实践主题。
热爱和平,追求大同,始终是中华民族内在的思想追求。春秋时代,“小康之家”“大同之道”“天下一家”等蕴含着共同体的意蕴,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雏形。《大雅·民劳》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2](413)这表明,人民希望统治者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向往安居幸福的生活乐园。《魏风·硕鼠》曰:“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乐国乐国,爰得我直;乐郊乐郊,谁之永号。”[2](144~145)这反映出人们反对统治者的过度剥削,向往无忧无虑的乐土。《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287)这表现出古代人民对家庭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安康、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彰显出人们对共同体社会的憧憬。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惨遭蹂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深深印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深处,憧憬美好生活的夙愿深深扎根在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在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洪流中,人们从未中断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康有为提出“三统三世之法”,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大同始基之据乱世,大同渐行之升平世,大同成就之太平世”[4](182)。孙中山明确指出:“我们要将来能够治国平天下,便先要恢复民族主义和民族地位。用固有的道德和平做基础,去统一世界,成一个大同之治,这便是我们四万万人的大责任。”[5](253)这些富于思想的论述折射出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崇高期待,反映着人们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为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向往美好社会的期待是共通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倡导建立一个正义、和谐的社会共同体,他强调,“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6](25)。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开辟,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掠夺殖民地,侵占他国领土,瓜分世界资源,给他国人民带来了历史性灾难。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西方哲人对人类命运的理性思考。托马斯·莫尔抨击英国统治者的血腥统治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危害,倡导建立“互通有无、共享共建、自由和谐”的理想世界。康帕内拉呼吁建立充满爱和幸福的共同体(太阳城),每个人都可以从那里取得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的一切东西,“那里既没有悭啬和相互仇视的行为,也没有讼争和欺骗。那里也不会有穷人因过度劳动、富人因游手好闲生活而产生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缺陷。大家同样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不仅保证了公民身体的健康,而且也保证了他们的幸福”[7](95)。文艺复兴之后,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更加重视人的权利和自由。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他宣称,“人生而自由,却处处背负锁链”,他致力于建构正义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成员平等地参与到普遍意志的形成和主权的决定当中,成为自己的主人,获得公民自由。摩尔根提出了自然共同体、氏族共同体、国家共同体的思想范畴,滕尼斯提出了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等概念。西方哲人对共同体的思想论述表现了西方人民对共同体的理论探索,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提供了理论参照。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全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和精神指引,其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致力于“改造世界”和“为人类谋福利”的伟大社会革命,为建立“真正共同体”而砥砺奋进,上下求索。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描绘了“真正共同体”的最高形态——“自由人联合体”,他们明确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53)。马克思的一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马克思晚年探讨了东方社会跨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虚幻共同体”的实践可能性。1881年,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指出,俄国可以在现有历史环境下,借鉴并吸取资产阶级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9](587)。在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强调了不同国家或民族在通往更高阶段社会形态的过程中,要根据本国的历史、时代环境等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发展壮大本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硬实力和软实力,由此,才能彻底摆脱资本主义“虚幻共同体”的异化,走向一个自由、美丽、和谐的“真正共同体”。习近平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提出具有世界历史意蕴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有异曲同工之妙。质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创新和发展,“自由人联合体”亦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愿景和内生根源,二者意蕴相通、遥相呼应。
总之,中西方人民对共同体的思想探索以及对人类解放的理性思考,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构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养分和思想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愿景顺应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思想追求和价值期待,是中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差异融合”的思想结晶和历史飞跃。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主体,习近平在对各种有益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新的国际交往模式,既为世界上那些渴望独立自主发展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崭新的交往方案和价值规约,又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和治理难题提供了智慧原则和精神智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思想深刻、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亮点和核心范畴,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现实与未来四重向度是其理论建构的思想逻辑和叙事图景。
自古以来,我国就极为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世界大同,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憧憬美丽自由的社会共同体。习近平指出:“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10](524~525)早在汉武帝时代,张謇出使西域,开通了古丝绸之路,增强了中国和中亚各国乃至欧洲各国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发展。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路、文明路、友谊路,它是世界各国人民交流的情感纽带。习近平指出:“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10](506)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同属于一个星球,共有一个家园,共享一片蓝天,我们的国家、民族无优劣、高低之分,只有疆域区位、文化特色之异,各国理应尊重文明多样性,交流互鉴,为建设美丽世界共同体贡献智慧方案,形成思想合力。习近平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10](523)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11](60),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结起来,筑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阶梯。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是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最大引擎和交往动力,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理论与实践的向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是跃然于星空的抽象乌托邦,而是生动的客观实践,同时还是人类走向自由世界的行动纲领、价值宣言。构建自由、开放、包容、普惠、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全球共赢发展贡献的智慧方案,其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当下,我们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时代”之中,资本主义依然主导着世界政治的总格局,操控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规则。在全球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中,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肆意搞和平演变、意识形态输出等,试图摧毁社会主义的思想堡垒。但是,“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的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10](523)。在世界历史新阶段,中国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之路,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倡导合作对话,反对强权称霸,抛弃零和思维,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际交往之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扩展世界文明交流的“百花园”,不让“一带一路”成为各国地缘博弈厮杀的“竞技场”或某些国家的“后花园”。在国际事务中,我国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和亲诚惠容的交往理念,积极践行联合国的宗旨和宪章,构建平等交往、相互协作的国际交往新机制,打造合作共赢、平等相待的国际交往新格局,开拓人类和平发展的新高地。无论何时,中国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不断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那些渴望独立自由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选择方案。
从国内与国际的向度看,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极大满足各国人民对安全、生态、利益、外交等方面的普遍诉求。习近平一再强调:“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12]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中国始终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各国文化的差异性,求同存异,管控分歧,寻求共识,“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11](59)的态度同世界各国互学互鉴,不断开拓世界各国平等交往的新范式,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化交流、深入交往,建设普遍安全、互惠互利的责任共同体,深入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在对外交往中,中国一直倡导并身体力行相互尊重、互融互鉴的价值规则,积极培植国际关系的健康环境,夯实各国交流的新土壤,打造更加和平、更加安宁、更加融洽的利益共同体。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气候变暖、南北差距等全球性难题,不断探索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构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共同体。在互联网建设方面,中国积极推动构建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环境,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网络治理体系,构建绿色环保健康的网络空间共同体。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通过推行一系列具有东方智慧的全球战略,必定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交往的价值准则和普遍共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进步,国家如何发展,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繁荣的积极建设者、国际政治秩序的坚决维护者、全球共同发展的思想贡献者、人类共同发展的实际践行者。
从现实与未来的向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当前发展的实际、历史方位、主要矛盾、历史使命等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同利性、共享性发展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基础更加雄厚、道路更加开阔、力量更加深厚、前途更加光明、方向更加清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加急切,对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仍然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集中力量解决生产力不协调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着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总体效益,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交往方式、科学技术向前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推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均衡发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人民群众的重大期盼和现实关切。全力把我国建设成人民满意放心的幸福家园,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精神诉求和现实需要,更好地推动人与社会和谐共进、全面发展。回望当下,金融危机、贫富差距、战乱冲突等问题依旧在世界各地存在,严重影响着各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步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着诸多难关道口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11](58)任何理想的实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翻山越海、爬坡过坎、攻城拔寨是战胜现实困难的必经之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靠简单的零敲碎打,也不能靠“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式的单兵作战,而是需要世界各国协商合作、协同作战,摒弃“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工程。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11](60)
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历史和人类进步的基本趋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引领全球朝着开放、普惠、均衡、共赢方向发展的世界情怀和国际担当。在世界历史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新型世界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建设性方略,是中国为治理“世界之乱”调制的一味良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世界发展、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推动人类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饱受列强欺凌的几代中国人的强烈夙愿。中国共产党历经百般磨炼,一路披荆斩棘,爬坡过坎,带领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伟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为人类和平与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为了一己私利的政党集团,而是怀揣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担负着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是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谋福祉的世界性政党。脱离世界历史的文明大道,我们将陷入自我封闭的孤岛。历史证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能重蹈闭门造车的旧路、封闭僵化的老路、改旗易帜的邪路,更不能退回到坐井观天的“洞穴”里夜郎自大。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格局,继续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伟业,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质的飞跃。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着力解决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质量极好、标准极高的公共产品。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构建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共同体,破除“修昔底德陷阱”的思想藩篱、“金德尔伯格陷阱”的思维错位、“强国必霸”的虚假逻辑,不断提高我国驾驭国际风险的能力,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世界文明发展锦上添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全新的历史机遇。
十月革命一声“惊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历史景象,一时之间,社会主义遍地开花,形势一片大好。20世纪90年代前后,在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下,苏联发生“颜色革命”,社会主义大厦顷刻间被夷为平地。苏联解体以后,一方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新自由主义等“西化思想”沉渣泛起;另一方面,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发展社会主义,成功规避世界金融危机的危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独好,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社会撕裂、政党倾轧、金融危机形成鲜明对比。中国道路的成功,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真理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生命力和科学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开放战略,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填补国家之间的发展思想鸿沟,不断消除贫困落后和社会不公,打造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消除西方大国的认识误区,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和思想传播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扩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局面,不断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不断根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残垣,着力构建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密网,使世界的每一个场所、每一个国家都变成自由平等交往的共同体。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定会结出安乐祥和的硕果,到那时,世界各国将实现真正的自由交往、全面发展。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3]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才能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构建开放包容、共享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满足各国人民的共同夙愿。兼相爱,利相交。中国始终坚持民主、平等、正义的国际法准则,强烈反对霸权主义、殖民主义、恐怖主义,坚决同损害我国利益的霸权行为做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坚持人类公平正义,为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面对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的现实问题,我国担负起建设美丽世界的历史责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4],实现了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一树挡不住寒风,独木构不成森林。习近平指出:“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10](42)中国始终提倡多边主义贸易原则,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投资贸易自由化,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好地凝聚各国的共同思想,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为世界经济“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1]。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数字经济、虚拟网络、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人类生活的关联度、紧密度越来越强,世界交往的频繁度极大增强。各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已经紧密地交织在一个共同体中,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过程中的物化和异化现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自我否定性因素阻碍着“自我”和“他者”的共同发展,这导致各国人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出现思想错位。资本主义丝毫没有改变其剥削压榨的邪恶本性,不仅在物质上试图侵略发展中国家,而且在精神上企图征服他国人民,最大限度攫取超额剩余价值,企图让他国人民臣服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的“工具理性”统治,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控制下的“单向度的人”。霸权逻辑的道路不会长久,赢者通吃的思维不是发展之道,国强必霸的悖论必然会被丢弃。世界历史发展始终是以和平发展为轴心的,偶然性的战乱阻挡不了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人类文明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的,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常言道,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下,人类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全球金融赤字、南北发展不平衡、地区性人口贫困等现实问题亟待处理,仅靠一国之力很难解决人类的发展困境。加之人类尚未实现全面自由发展,当下,唯有各国携手合作才能找到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1](58)世界各国只有抛开文化壁垒、文明冲突、文化纰缪的思想芥蒂,攻坚克难,战胜生态恶化、人口失业、贫富差距等发展难题,着力解决人类发展困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及世界的全面繁荣昌盛。中国以积极的姿态领航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正在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着力开创世界各国平等交往、自由交流的新格局。我们相信,世界历史必将迎来新的光明前景,人类解放必将迎来新的美好明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成为现实,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理想也会越来越快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