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文旅生态色达绽放西部

2019-12-05 01:27廖俸
当代县域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格萨尔生态文化

本刊记者 廖俸

“发展县域经济,要找准自身优势、做好转化文章。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优势明显,文旅资源丰富,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侧重发展生态经济和文旅经济,强化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功能。”2019年7月12日,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四川甘孜州历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甘孜州委书记刘成鸣多次表示,全州将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色达县正是践行生态理念,围绕“生态改善、群众脱贫”两条主线,实现了“看得见水、看得见树、看得见草、看得见动物”的目标,从全省183个县(市、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的最后一名,一跃成为全省藏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第一名。

泥朵镇泥拉坝湿地

绿色让色达草原美起来

色达位于甘孜州东北部,是四川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中的生态脆弱区。属青藏高原的高寒生态脆弱区,三江源发源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县城海拔3893米,全县平均海拔4127米,其高海拔大陆季风高原型气候,长冬无夏,适应该气候生长的植物稀少单一,鼠害、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现象严重,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改变现状,结合甘孜州委提出北部区域经济发展“底部突围,奋力追赶”的要求,色达县全力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高度,坚持高寒色达也要天蓝、地绿、水清。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纳入“七大战略”同步推进实施。

县委、县政府攻坚克难,邀请林业专家前来为色达县量身定制绿化方案,用科技的力量推进色达生态脆弱区的恢复保护。与省草原研究院合作,建立县院合作机制,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来促进色达生态脆弱区的发展。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采取“防风林带体系化,灌草结合多样化,生态治理产业化,治鼠控鼠相结合”的复合模式进行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用高标准、可复制性等原则,打造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示范样板。

色达深入推进“山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近年来,累计投资5.5亿元狠抓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实施“三化”草地治理74.65万亩,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10000亩;实施森林抚育12300亩、封山育林10000亩,栽植云杉、青杨、旱柳、金露梅等144万株;实施草原禁牧627万亩、草畜平衡603万亩,新建饲草基地26.5万亩,在国道317、548等主干道实施植树种花180公里;投资7753.5万元,实施果根塘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新建人工湿地7345亩,草原沙化、板结化、鼠害化等生态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非遗传承培训会

色达县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授牌仪式现场

农技专家指导植树

色达曾是产黄金的地方,“色达”在藏语是“马头金”的意思,过去的色达,以矿产业和森林砍伐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而今的色达,坚持走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坚决不开采、坚决不砍伐。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后,色达县更是瞄准省委提出要建设一批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这个方向,全力以赴建设成为一个草原湿地生态屏障的重点县,并以此为抓手促进色达县域经济的发展,让色达变得越来越美。

非遗让色达文化活起来

色达被誉为“放归心灵的金色牧场”川西北高原明珠,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格萨尔藏剧之乡”。格萨尔王遗迹遍布境内,被世人称为格萨尔王最后的部落——瓦须·色达。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这片美丽的草原就像一个巨大的聚宝盆汇集和吸纳了外来的康巴文化、安多文化、嘉绒文化优秀成果,用他们的努力和智慧,在游牧文化、部落文化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创造出厚重的格萨尔文化,形成格萨尔藏剧、石刻、唐卡、说唱、伏藏、建筑等系列文化产品,是格萨尔文化传承、保护和发展长河中的一朵奇葩。色达也是格萨尔文化底蕴最深厚、人才最多、研究成果最丰富、群众基础最好的县份之一。

截至目前,色达拥有格萨尔藏戏、格萨尔彩绘石刻、藏族牛羊毛编制技艺等4项国家级、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非遗”传承人44名,培养藏戏文化28人,彩绘石刻54人,牛毛绒编织200余人。以非遗文化传承人塔洛为领头羊的格萨尔藏戏,不仅走遍了四川、青海、甘肃和西藏所有讲藏语的地方,还远赴波兰、日本、美国等地演出,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色达县还将非遗与群众文化相结合,让非遗进校园,在县城中小学开设格萨尔藏戏、格萨尔说唱艺术、格萨尔弹唱等兴趣班。

新村聚居点

色达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通过非遗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变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非遗文化创新产品今年5月已登上舞台。以藏族唐卡、藏族格萨尔彩绘石刻、色达藏戏、安多服饰等色达非遗为元素,进行传习、活化及创新设计而成的服装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批量产品有望在今年底面市。

扶贫让色达穷帽摘下来

色达县属国家艰苦边远六类地区,是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四川省4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发生率高达32.55%。色达抓住精准脱贫“牛鼻子”,大力实施生态惠民工程,在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中,把生态脆弱区治理项目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下足“绣花功”,让农牧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实现增收。

仅川西北脆弱区综合治理项目初步测算,就产生约77499个劳务用工,增加地方劳务收入约929.98万元。成立4个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组织340户贫困群众参与生态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扶贫,完成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2.3万亩,户均增收2.19万元,公益性岗位515人,实现生态增绿、牧民增收双赢。

近三年,色达累计投资26.1亿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409个,累计投资6.79亿元实施异地扶贫搬迁、藏区新居、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等住户4076户。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74个村2418户10059人脱贫摘帽,今年末将实现色达全县整体脱贫。

生态让色达百姓富起来

筑牢生态本底,色达强化发挥自身优势,保护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全域旅游,擦亮高原生态畜牧业的“金”字招牌,成立牦牛养殖合作社11个,新建青稞基地5000亩、农业蔬菜基地1000亩,实施畜牧业振兴计划和农业增效计划,加快发展生态中药藏药业。

按照生态发展产业思路,构建上色达以生态畜牧业、生态中药藏药业为主、生态文化旅游业为辅;中色达以生态文化旅游业、生态畜牧业为主,商贸业为辅;下色达以生态种植(养殖)业、生态文化旅游业齐头并进的格局。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生态线、文化线,发展全域旅游,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81.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8.16亿元。色达正成为许多游客“今生一定要去”的全域旅游目的地之一。

甘孜州委常委、色达县委书记何飚表示,通过几年的努力,交通事业的大发展,由川青交界的交通末梢已变成了川青交界地区的区域交通节点。色达正在实现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蒙昧走向文明,从乱象丛生走向法治有序,从生态恶化走向生态恢复,正在从贫穷走向全面小康。

猜你喜欢
格萨尔生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论黑格尔的史诗观——以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为例
时代呼唤,使命担当——史诗《格萨尔》科恩曼英译本的语境阐释与翻译倾向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谁远谁近?